內容簡介

許多曾經朝氣蓬勃、富於創新的組織在取得成功后,會蛻變為自命不凡的官僚機構,使得組織中滋生出許多「病毒」,侵蝕着組織肌體並導致其衰退。為何總是等到病入膏肓的時候才尋找症結呢?有何良方讓組織跳過衰退期,直接跨入下一個成長周期,實現永續發展嗎?享譽全球的組織轉型大師科林德為你提供了全面指南和工具,來幫助你實現這一跨越過程。

你的組織正在高速發展,你也許正沾沾自喜,但你看到組織中的隱患了嗎?在組織繁華的外表背后,可能已滋生了慵懶、傲慢的陋習,這是衰敗的苗頭。你可能已經覺察到組織中的問題,很想遏制這種不良趨勢,卻苦於無從下手。何不嘗試全球著名的組織轉型大師科林德提供的全面解決方案及全套工具呢?

作者於2005年撰寫本書期間,新聞里充斥著形形色色的故事:福特和通用汽車公司變賣財產,工會會員大量流失,天主教堂遇到層出不窮的問題,公立學校受到「不務正業」的批評,德國工業無法抵御來自低工資國家的競爭,布什政府陷入丑聞怪圈,還有不計其數的其他根基深厚的機構也深陷困境。一開始蒸蒸日上,隨後盛極而衰,最終歸於滅亡,似乎每個人都認為組織經歷這樣一種生命周期規律是理所當然的。羅馬帝國、蘇聯、英國的汽車工業、數字設備公司、安然以及安達信只是代表機構生命周期的一小部分例子,大多數人相信這一周期是企業的本質所在,正如經典物理學中的牛頓萬有引力定律一樣。

作者在書中逐一回憶了自己以雇員、經理、董事以及志願者等身份工作過的機構,試圖透過一些表面的征候來探尋企業周期背後的機制。有些例子令作者驚詫不已:一些組織擁有知識、思想、技術以及人才,如果機會把握得當,這些要素本可以使它們成為業界楚翹;但是它們卻徒然與機會失之交臂。於是作者意識到,機會往往是在一個組織似乎登峰造極而不是身陷困境的時候十肖然溜走的。

本書是基於實踐經驗的管理學著作。它力圖做到簡明易懂,避免動輒引經據典,其主旨在於為企業管理者、政客、志願者、學生以及那些關注其組織前途的人們提供某些啟示。本書並不否定當代的管理學理論,但其主線構建於實踐經驗的基礎之上,也就是那些對於作者來說行之有效的東西。

本書包含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分析了傳統企業生命周期的發生機制,特別是組織為什麽會在自認為很成功的時候停滯不前並走向衰落。

在第二部分,你將找到為創新和增長(第二周期)的新平台所做的設計方案。這一平台構建於四大支柱之上,每個支柱各占一個章節:意義、伙伴關系、合作關系及領導方式。

在第三部分,作者請你觀看作者的工具箱:這里面有七種工具,作者用它們對某個組織進行診斷,為之奠定新的基礎,然後將其推進到第二周期,即持續創新和增長階段。

在第四部分,作者用三個組織的鮮活事例闡述本書的重點,在作者看來,這些組織還沒有認識到進入第二周期的必要性,因此經歷著嚴重的衰退。在書的末尾,作者把這些事例做了更深入的比較:如果成熟的組織能夠並且願意跳出其傳統的生命周期,進而啟動一個嶄新的第二周期,我們將如何受益於更快速的成長和繁榮。

為了啟發大家思考,作者在書末以附錄的形式介紹了有關組織轉型的典型案例:20世紀90年代,處境艱難的助聽器廠商奧迪康公司(Oticon)重獲新生,並躋身於業界領袖行列。這個故事告訴了作者組織衰落的原因以及跨入第二周期的方法。希望它也能對你有所啟發。

拉爾斯•科林德(Lars Kolind),享譽全球的公司轉型大師,數學家和商業領袖,奧胡斯商學院領導力客座教授。曾任奧迪康公司首席執行官,在其任職的10年間,幫助這家步履維艱的助聽器生產商扭虧為盈,並最終成為全球助聽器市場的領導者。該過程被全球許多著名商學院用作經典教學案例。1996年獲得「丹麥年度風雲人物」獎。目前擔任多家公司的獨立董事或名譽董事長,長期活躍在風險投資界。在戰略、知識管理、創新和組織轉型等諸多領域發表了大量的文章和講演。應邀擔任多家大型組織的高級顧問。與他人共同發起了三個國家級公益性組織,旨在幫助丹麥向知識型社會轉型。讀者可以從下列網站上得到更多的信息和工具。
 

目錄

第1章 第一周期:成功緣何成為失敗之母
思維方式決定了生命周期
奧迪康是怎樣變聾的
三個改變生命周期的要素
第一周期變成死亡周期
第2章 第二周期:一個新的范式
下坡路
垂直職能型組織結構不能支持創新
為什麽組織需要向知識型轉化
知識爆炸
一次性成本決定單位成本
創新是根本
一個新的范式:通力合作的組織
第3章 意義
關注意義而不是活動
意義適用於所有類型的組織
意義是關鍵
試金石:假如組織不復存在,結果會如何
進行訃告測驗
意義必須滲透到業務的每個角落
意義及心智模式
為什麽意義對創造第二周期很重要
第4章 伙伴關系
對手還是伙伴
兩種不同的心智模式
八個棘手的問題
人人都要開動腦筋,不僅是管理層
一種新型的關系
工作場所:障礙還是橋梁
盡可能做到共同擁有
真正的考驗:避免雇佣/解雇的模式
首先是意義,其次是伙伴關系
獨立還是互助
躋身世界一流之列
一個新的心智模式
買賣關系還是雙贏關系
企業社會責任
與對手合作嗎
意義為重
第5章 從等級關系到合作關系
看看一個「標准的」組織
為穩定還是為變化而設計
測驗你的態度
為什麽要合作
你能做到
第6章 領導方式
第一周期管理
基於價值還是基於權力
每個組織都有價值體系
事關重大的價值
中層管理者的作用
第二周期平台
第7章 工具箱
看看我的個人工具箱
突破周期指數
心智模式制圖儀
價值識別過程
價值、准則和義務
達成共識的速成程序
知識型人員管理
創新動力加油站
改變過程的工具
第8章 三個實際案例研究
三個陷入困境的重量級組織
方法
案例中的組織
初等教育體系
工會
美國汽車工業
結論
第9章 結論
附錄 奧迪康是如何踏入第二周期的
我是如何進入奧迪康公司的
誤入歧途
錯誤不在我們
峰回路轉
一項新戰略的誕生
居安思危
絕處求生
想他人之不敢想
新奧迪康漸具雛形
美夢成真
資金
好戲連台
困難重重
「多焦」牌:首次商業突破
「通心粉」式管理
IS0認證的混亂
迎接數字化時代
成為市場領導者之後
 

老子有雲: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意思是雖然靠一時之勇力可以戰勝他人,但若要真正立於不敗之地,必須戰勝自己。縱觀世事滄桑,大到一個帝國的興亡,小到一個企業的盛衰,真正的敵人往往不是對手,而是自身。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自然的生命體必然要經歷一個由盛至衰的過程,產品也同樣如此,我們稱之為生命周期。但是,作為一個圍繞一定的目標而聚合起來的組織,至少在理論上是可以實現永續發展的。人們永遠需要食物,因此一個餐飲企業本可以永遠存在下去;人們永遠需要交通,因此一個汽車廠商有理由持續發展。然而,在殘酷的現實中,那些輝煌一時的組織緣何沉舟側畔、折戟沉沙了呢?還有更多步履蹣跚者回生無望。

《第二周期》試圖探索出一條組織自新的道路。它給那些似乎有理由沾沾自喜而實際上在畫地為牢的組織當頭棒喝,告誡它們提防成功很可能會變成失敗之母。幸運的是,病樹前頭萬木春,作者又為那些有願望和勇氣超越自我的組織指出了革故鼎新的方向。

一個達觀的智者的確應該捫心自忖:倘若我死了,有多少人會發自內心地懷念我呢?有誰曾想過為自己的組織撰寫一份悼詞?依作者看來,它恰恰能反映這個組織存在的意義。假使一個企業消亡時,消費者無動於衷,員工暗自稱快,社區歡呼雀躍,那麽它還有生存的理由嗎?所以,一個組織的意義至關重要,而且它的意義應該而且也只能體現於其他相關者能在多大程度上得益於它的存在。

在瞬息萬變的時代,在向知識經濟轉型的時代,在競爭全球化的時代,傳統的工業型組織結構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等級森嚴、自上而下、文山會海式的決策模式無異於自殘甚至自戕。作者提出了「通心粉」式的結構,在20世紀末產生的扁平化的組織再造模式的基礎上又前進了一步。它既打破了傳統的條條框框,又具備責任明晰的組織要義。

中國的組織,無論是事業制的還是企業制的,多數尚且處於粗放式經營的階段,它們面臨的困境與本書中所描述的那些成熟組織的會有所不同,因此似乎沒有必要精細化到作者所描述的理想化模式。但是姜太公呂尚有言:先謀後事者昌,先事後謀者亡。如果一開始或在上升階段便能做到居安思危,深謀遠慮,我們就有望實現加速發展。尤其是對於那些依靠繼承的壟斷或者機會主義的妄為而得以生存的組織來說,倘若不能及時實現轉型,在這樣的一個時代,它們的基業無異於立足累卵之上。

作者以第一人稱貫穿了全書,沒有繁復冗長的數據和圖表,而是集中講述個人的經歷和見解。許多故事蜿蜒曲折,栩栩如生,其中許多真知灼見著實耐人尋味。

劉寶成 馬玉群
於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