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在《非理性繁榮》(第二版)中,羅伯特‧希勒教授對2000年第一版的內容進行了適時的修正和更新,重新闡述了市場波動這一給他帶來國際聲譽的主題。希勒在第二版中開闢了一個新的領域,他以一種更加清晰和徹底的方式向我們展示了那些可能動搖經濟運行和嚴重影響人們生活的市場泡沫的產生和破滅。

在第一版中,希勒教授成功地預言了股市的下跌,而在本書中,他將研究擴展到了目前炙手可熱的房地產市場,用了一章的篇幅來論述美國國內和國際房價的歷史走勢。

在本書中,希勒通過大量的證據來說明,如果20世紀90年代末的股市,目前房地產市場的繁榮中隱含著大量的泡沫,並且最終房價可能在未來的幾年中開始下跌。他認為,2000年股市泡沫破滅之後,許多投資者將資金投向房地產市場,這使得美國乃至世界各地的房地產價格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因此,非理性繁榮非沒有消失,只是在另一個市場中再次出現。

在第一版的基礎上,希勒教授描述了金融市場波動的心理根源,並且著力列舉和論述了自由市場經濟中,資本市場所固有的不穩定性。比如,艾倫‧格林斯潘著名的“非理性繁榮”演說給人們帶來的影響。

他認為,最終擺脫這種困境的途徑在于社會制度的改進,比如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增加保險品種以保障人們的收入和住房,以及更加分散化的投資選擇。就像該書的第一版一樣,《非理性繁榮》的第二版一定會吸引更多的人閱讀和討論。
 

目錄

第1章 股市價格水平的歷史回顧
市盈率
其他高市盈率的時期
利率
對非理性繁榮的憂慮
第2章 房地產市場的歷史回顧
住房價格的長期走勢
實際住房價格長期上升趨勢的缺失
實際住房價格沒有強勁的迅速上升趨勢的原因
當時和現在的非理性繁榮
研究途徑
第一篇 結構因素
第3章 誘發因素︰市場經濟的疾速發展、互聯網以及其他事件
促進市場泡沫產生的12個因素
市場經濟的疾速發展與業主社會
政治和文化的變遷促進了商業的成功
新的信息技術
支持性貨幣政策與格林斯潘對策
生育高峰及其對市場的顯著影響
媒體對財經新聞的大量報道
分析師愈益樂觀的預測
固定繳費養老金計劃的推廣
共同基金的增長
通貨膨脹回落及貨幣幻覺的影響
交易額的增加︰貼現經紀人、當天交易者及24小時交易
賭博機會的增加
小結
第4章 放大機制︰自然形成的蓬齊過程
投資者信心的變化
對投資者信心的反思
關于預期的例證
對投資者期望和情緒的反思
公眾對市場的關注
投資性泡沫的反饋環理論
投資者對反饋和泡沫的理解
作為反饋模式和投機性泡沫的蓬齊騙局
欺騙、操縱和善意的謊言
自然形成的蓬齊過程所引起的投機性泡沫
證券市場與房地產市場中的反饋與交叉反饋
當今的非理性繁榮和反饋環
第二篇 文化因素
第5章 新聞媒體
媒體在股市變化中發揮的鋪墊作用
媒體討論的形成
對市場前景的報道
……
第6章 新時代的經濟思想
第7章 新時代與全球泡沫
第三篇 心理因素
第8章 股市的心理定位
第9章 從眾行為和思想傳染
第四篇 理性繁榮的嘗試
第10章 有效市場、隨機游走和泡沫
第11章 投資者學習和忘卻
第五篇 采取行動
第12章 自由市場中的投機風險
參考文獻
索引
 

《非理性繁榮》的第一版,正如我在該版序言中所說的,研究的是在新千年之際幾乎遍及世界的股市繁榮現象。但是一些讀者卻告訴我,該書涉及的主題更廣。他們是正確的︰實際上,該書研究的是投機性市場的行為、人類的易犯錯誤性以及資本主義體系的不穩定性。

在我寫作本書第一版的過程中,股票市場的繁榮勢不可當,標準普爾500指數在1995—1999年分別上漲了34%、20%、31%、26%和20%,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世界上的很多國家。股票指數持續大幅上漲了這麼多年,不可能僅僅是一個偶然事件。股市繁榮被普遍認為是一個新經濟時代來臨的先兆,然而本書第一版卻從一個截然不同的角度重新審視了這場大牛市。

2000年3月,本書第一版上市的時候,我正在休假,並準備為推廣新書而開始一個漫長的十國之行。那時,誰也不會知道就在2000年3月,牛市到達了它的最高點。通過和眾多投資者的交流和討論,我修改了第一版,形成了現在的第二版。

至今我仍然記憶猶新,在2000年的推廣新書之旅中,我所見識到的投資者所犯下的種種認知錯誤。記得在一次電台談話節目中,一個女性投資者告訴我,我的觀點是錯誤的,她認為股市走強趨勢明顯,並且也必將繼續走強。她那激動的聲音促使我去思考究竟是什麼因素導致她如此情緒化。記得有一個男子參加了兩次新書座談會,每次都坐在後面,看上去焦慮不安。他為什麼兩次參加座談會,又是什麼使他如此焦躁?還記得我曾向機構投資者發表過一次演講,表達了我對股市存在泡沫的看法,一家大型機構的投資經理表示他完全同意我的觀點,但在實際工作中卻難以遵從我的建議。他相信我的觀點最終既不會被他的客戶也不會被他的同行所采納,他不會僅僅根據一個與眾不同的觀點來改變資產組合,盡管他自己也認同這個觀點。我記得最清楚的還是人們在听我演講的過程中表現出的興奮,但他們告訴我並不完全相信我的觀點。顯然,對于股市人們一旦達成共識,就難以撼動。

2000年之後,大牛市突然終結了,美國股市和世界上許多其他市場一樣,從2000年的高點大幅下跌。標準普爾500指數于2003年3月見底,幾乎下跌了一半(扣除物價上漲因素),而這也導致了投資者心態的改變。

在2000年末,股票市場開始大幅下跌,高科技股下跌超過50%,那時我曾經和一對夫婦共進早餐,那位妻子告訴我她負責家庭的投資理財,在20世紀90年代她曾經是個投資天才,但現在自信心蕩然無存。她坦承自己對股市的認識簡直是一個幻想、一場夢。

股市下跌給一些投資者帶來了深刻的心理變化,但是人們長期以來形成的對股票的狂熱要比想象更持久,在很大程度上,這種狂熱還未消退。與2000年極度高估的股價相比,股市下跌還不到位,而且大多數投資者尚未徹底擺正心態。

股票市場尚未到達歷史低點︰股票的市盈率(在我寫作本書的時候),根據我的定義,仍有20多倍,遠高于歷史平均水平。此外,房地產市場也存在泡沫,房價的中位數相當于人均收入的10倍或更高。非理性繁榮依然存在于我們身邊。

從一個更廣的角度來看,這本書從2000年第一版開始,就試圖理解人類思想的變化,而正是人類的行為最終推動著金融市場的運行。本書所研究的是投機心理、強化投機心理的反饋機制、波及數百萬人甚至上億人的從眾行為以及這種行為對經濟和生活的影響。盡管本書的初衷是分析當前的經濟事件,但實際上,它已擴展到人類的錯誤判斷如何相互傳染這一問題上,由于過度自信、對細節缺乏關注、對他人的判斷過分依賴,即使是最聰明的人也不例外。

理性人的假設就像阿爾多‧帕拉采斯基(Aldo Palazzeschi)在1911年的超現實主義小說中的主人公“煙人”(man of smoke)一樣,這個完全由煙霧構成、實際上什麼都不是的家伙,卻依靠集體想象成為一個公眾人物和權威人士。除非人們轉變觀念,認識到“煙人”並不是真實的存在,他才能完全消失。帕拉采斯基小說中發生的故事具有相當的現實性︰毫無根據的信念體系、虛幻的一絲暗示,都可能引發相當一段時間的非理性繁榮,並最終對整個世界經濟產生不利影響。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