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形式美學的展開︰大學中國畫藝術形式與技巧的專業訓練系統

國畫形式美學的展開︰大學中國畫藝術形式與技巧的專業訓練系統
定價:510
NT $ 444
  • 作者:陳振濂
  • 出版社:西泠印社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8-0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807353031
  • ISBN13:9787807353034
  • 裝訂:平裝 / 293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中國畫教學理論研究,始終難以避免一個兩難的尷尬處境︰一方面,我們有全國八大美術學院的中國畫系,有些美術學院的辦學歷史至少有80年之久,至于各種藝術學院,或師範大學藝術院系的中國畫系科,更是各展所長、群芳爭艷,這是指“教”的培養體制方面;另一方面,則是每年畢業的本科生、研究生中,不乏出類拔萃的佼佼者。有些五六十年以前美院的畢業生,現在已是畫壇大師、泰斗級人物。既有人才的輩出,當然也可以代表“學”的成功率或曰效果方面的成績。既如此,則當代中國畫教學本身,好像應該不存在什麼疑問,有“教”有“學”,還有什麼可贅言的?

但如果從科學的立場上看︰我們對當代中國畫教學的現狀又非常不滿意。它也有幾個同樣重要的指標︰比如,大量的大學中國畫教學活動過程,其實質是畫家個人繪畫技術經驗傳授的過程。不但是關于“學術”的中國畫學、畫史、畫論這些純理論的課目,越是專業程度高的美院中國畫系,反而越不重視,即使是單純的技法、臨摹、創作等實踐類課程,在教育過程中也是憑個人經驗而為之——個人經驗當然有它合理的構成要素,但在大學的授課過程中,只考慮教師個人個性化技法經驗而忽視作為通用性的“基礎性技法規則”,這顯然是太接近于職業技術學院或專業畫院師徒授受的類型,而缺乏作為大學應有的風範與綜合能力培養的教學目標。其實,真正的大學層面的中國畫教學,即使是技法的教學,也必須以“學科”理論作為前導,按規範、原則、原理講解與示範,而不是以個人理解或個性技法經驗簡單傳授為基準。由是,真正的中國畫教學在大學層面被確立,應該以一整套具有教育學意義(它包括教學思想、課程大綱、教材與教學法、教師教案、教學效果測評體系等內容)的有形體系來體現。但在目前,僅僅以名畫家來充任教師,忽視或輕視教師的教育學知識的培養與運用的現實情況下,這一整套規則的確立有著特殊的困難。
 

目錄

上 篇
 序 論——當代中國畫專業教學改革新思路及具體展開諸問題
 問題的提出
第一章 近現代中國畫教學“非體系化”“非學科化”現象的五個原因
第一節 美術教育近代化的“時間”的特殊涵義
第二節 美術教育近代化的學術準備不足問題
第三節 美術教育近代化的“模式定位”效應
第四節 美術教育近代化的人才結構偏側
第五節 美術教育近代化的藝術創作強勢、教育弱勢的固有觀念的副作用
第二章 當代中國畫教學新模式的構建
第一節 作為基點的“符號”概念與其涵義︰與“寫生”平行的另一角度的詮釋
  第二節 中國畫形式、技巧構成中的“單詞”“語法”“句型”的所指︰”符號”基點上的分析與邏輯力量
第三節 教育學視角與教學程序設定——局部技法元素的系統化展開
第三章 中國畫理論教學對創作技法教學的強有力支撐
第一節 中國畫史學部分
第二節 中國畫美學部分
第三節 中外繪畫與美術比較部分
第四節 中國畫學科研究部分
中篇 中國畫本科技法教學訓練程序
第四章 “勾”——單一技法的組織訓練單元之一
單元一
單元二
單元三
單元四
第五章 “皴”——單一技法的組織訓練單元之二
單元五
單元六
單元七
單元八
第六章 “點”——單一技法的組織訓練單元之三
 第七章 “染”——單一技法的組織訓練單元之四
下篇 “教學的”中國畫——中國畫形式語言探索的若干問題
 第八章 關于傳統的勾皴點染技法的定位問題
 第九章 關于構圖(章法)訓練與形式美問題
 第十章 關于中國畫造型能力與寫實問題
 第十一章 關于中國畫中畫種分類與繪畫形式語言對比理解諸問題
 第十二章 關于歷代經典畫作中畫家個人風格把握之問題
代結語 “教學的”中國畫與“創作的”中國畫
附錄 關于中國畫學科建設諸問題——全國首屆“中國畫學”暨中國畫發展戰略研討會學術總結
後記
 

中國畫教學理論研究,始終難以避免一個兩難的尷尬處境︰一方面,我們有全國八大美術學院的中國畫系,有些美術學院的辦學歷史至少有80年之久,至于各種藝術學院,或師範大學藝術院系的中國畫系科,更是各展所長、群芳爭艷,這是指“教”的培養體制方面;另一方面,則是每年畢業的本科生、研究生中,不乏出類拔萃的佼佼者。有些五六十年以前美院的畢業生,現在已是畫壇大師、泰斗級人物。既有人才的輩出,當然也可以代表“學”的成功率或日效果方面的成績。既如此,則當代中國畫教學本身,好像應該不存在什麼疑問,有“教”有“學”,還有什麼可贅言的?

但如果從科學的立場上看︰我們對當代中國畫教學的現狀又非常不滿意。它也有幾個同樣重要的指標︰比如,大量的大學中國畫教學活動過程,其實質是畫家個人繪畫技術經驗傳授的過程。不但是關于“學術”的中國畫學、畫史、畫論這些純理論的課目,越是專業程度高的美院中國畫系,反而越不重視,即使是單純的技法、臨摹、創作等實踐類課程,在教育過程中也是憑個人經驗而為之——個人經驗當然有它合理的構成要素,但在大學的授課過程中,只考慮教師個人個性化技法經驗而忽視作為通用性的“基礎性技法規則”,這顯然是太接近于職業技術學院或專業畫院師徒授受的類型,而缺乏作為大學應有的風範與綜合能力培養的教學目標。其實,真正的大學層面的中國畫教學,即使是技法的教學,也必須以“學科”理論作為前導,按規範、原則、原理講解與示範,而不是以個人理解或個性技法經驗簡單傳授為基準。由是,真正的中國畫教學在大學層面被確立,應該以一整套具有教育學意義(它包括教學思想、課程大綱、教材與教學法、教師教案、教學效果測評體系等內容)的有形體系來體現。但在目前,僅僅以名畫家來充任教師,忽視或輕視教師的教育學知識的培養與運用的現實情況下,這一整套規則的確立有著特殊的困難。坦率地說︰我認為許多專業美術院校太像畫院或職業技術學院而不太像完整意義上的“大學”,這首先與院校的教師大都是以畫家充任有關。畫家的思維當然不同于教師的思維,這一沿續了近80年的傳統做法,已經明確地、但不無遺憾地為當今美術(藝術)院校的教學思路定好了位。

將中國畫教學狀態與文學、語言學、歷史、哲學等學科的教學對比,我們會痛切地感受到其間的巨大落差。比如我們在臨摹一幅古代名畫時,或是基本不作分析而讓學生囫圇吞棗地自已去“悟”,或是有一些分析但全憑教師個人即興,而不去考慮分析也有一定的程序與規則或因果關系,需要嚴謹的邏輯力量的支撐。我曾經開玩笑說︰我們的中國畫教學,用外語教學來做比,是只有全篇文章卻沒有(或極少真正具備)“單詞”、“詞組”、“句型”、“語法”等等的邏輯分解。那麼,即使不與語言學、文學等先進學科相比,只與美術範圍內的繪畫自身相比,也還是處于非常落後的層面,比如與西洋傳來的油畫、版畫等相比︰西方繪畫經過幾個世紀的科學化進程,在訓練學生的寫實能力、造型能力、表現能力方面,已經形成了一整套從“素描”定位、“寫生”應用、“速寫”活用、乃至以“人體寫生”來體察體驗,再配之以“解剖”、“透視”諸課程予以規範的教學體系。中國的近代美術教育正是在全盤引進、吸取、應用了這一教學體系,才開始邁向中國美術的現代化進程的。但相比之下,中國畫教學卻並未因這一形勢而有所作為。要麼是簡單搬用西洋畫的教學程序,而呈現出一種“驢頭不對馬嘴”的張冠李戴處境,要麼是大倡“國粹主義”,堅決拒絕西方模式,結果又回到了完全古典的、缺乏思辯能力的古代師徒授受的舊模式中去,沉迷不能自拔,從而喪失了現代教學應有的邏輯品質。換言之,由于當代中國畫的教師、教育家們自身缺乏從抽象的學科意識到具體的教學手段的研究熱情,于是我們要麼讓中國畫的學生去畫素描石膏像((伏爾泰》而不問它與中國畫之間有什麼必然的邏輯關系;要麼讓學生們去臨摹一張郭熙《早春圖》而不作嚴密的有體系的技法分析與因果關系講解,更不展開從推理、演繹、分析、歸納、類型化到重新整合的全過程。在我看來,前者是放棄中國畫的特色而在事實上向西方投降,不無“洋奴隸”之嫌;而後者又懶惰地屈從于古代模式而沒有當代人的時代思考,難逃“笨子孫”之譏。我們為什麼會落到這般境地,正是因為我們只會借用西方人思考或古代人思考的現成內容,卻從來沒有學會自己思考。自己沒有,當然只能求助古人或洋人了。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