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由元末著名醫家滑壽編纂,成書于1364年。1卷,19篇。全書首先記載了樞要玄言、左右手配髒腑部位、五髒平脈、四時平脈、《內經》三部脈法、呼吸沉浮定五髒脈、因指下輕重以定五髒、三部所主等脈法基礎︰其次又從浮、沉、遲,數、滑、澀六脈提綱,舉、按、尋持脈之要,察脈上下、來去、至止六字之別,脈貴有神等論述持脈手法;再次從脈陰陽類成,兼見脈類、諸脈宜忌類、驗諸死證類、死絕脈類、五髒動止脈、婦人脈法、小兒脈法等論述臨證脈類;最後介紹脈象統會16種脈象以及歌訣。
本書篇幅短小,要言不煩,貼切臨床,是一部流傳很廣且頗有影響的脈學著作,在中醫診斷學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至今對臨床仍有很強的指導價值,可供各科臨床醫生參考,也可供中醫院校師生習閱。
本次整理以明刻《明醫指掌》附刻《診家樞要》本為底本,參照其他刻本以及《素問》、《脈經》、《景岳全書》等重新整理,書前撰有導讀,便于讀者學習。
李時珍和他編撰的《本草綱目》在世界範圍內享有盛譽。他的《瀕湖脈學》也是我國中醫脈學史上一部重要著作,成書于1564年。1卷。本書廣泛吸取《素問》、《難經》、張仲景《傷寒論》及王叔和《脈經》等傳統名著的精華,采擷當時頗有見樹醫家的獨到見解,並結合自己的臨證體會,編成此書。本書闡述了27種脈象的脈體形態。相類脈的鑒別、主病等,特別是李氏把27種脈象歌訣化,文字簡短,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具有易學易記的特點,成後世脈學傳播的主流。至今仍是備受中醫工作者喜愛的入門讀物。書後附有的《四言舉要》實際上是李言聞依據南宋名醫崔嘉言的三傳弟子張道中《西原脈訣》刪補更名而成。《四言舉要》在明清廣泛傳播,對明清脈學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本次整理以明刻本為底本,參照其他多種清刻本以及《素問》、《難經》、《脈經》、《診家樞要》、《四診心法》等書重新整理。書前撰有導讀,方便讀者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