隸書起初孕育於戰國時期,湖北雲夢睡虎地出土的秦簡和四川青川縣出土的木牘上的文字,已把篆書化繁為簡,圓轉減少,方折漸多,結體方扁雜糅,用筆已有波勢出現。發展到了西漢,文字的結體進一步變圓為方,用筆的回環漸少,方筆、勾挑、波磔已有出現,隸書筆法已基本成熟。到了東漢後期,即桓帝和靈帝時期,官府提倡刻石來紀敘祀典、工役等,民間也風行立碑,使隸書大量應用上石,劉勰《文心雕龍》記述:「後漢以來,碑碣雲起。」在靈帝設立的鴻都門學內,附有書法一科,以為提倡,使隸書更為昌盛。隸書在這一時期充分成熟,其體勢、造型和布局純熟完美,在筆畫氣勢上豐滿流暢,極富藝術感染力,完成了隸書既質朴端庄又清新婉麗的風格。
由於漢隸風格眾多,名碑迭出,前輩學者,多有分類,或宏或微,或詳或略,各抒己見,各有其理。朱彝尊在《西岳華山廟碑跋》中把漢隸分為三類:方整、流麗、奇古。康有為則分為八類:駿爽、疏宕、高渾、豐茂、華艷、虛和、凝整、秀韻(《廣藝舟雙楫》)。而《曹全碑》屬於秀韻流麗類。
《曹全碑》全稱《漢邰陽令曹全碑》,立於漢靈帝中平二年(公元185年)。隸書,碑陽二十行,每行四十五字。另有碑陰多行。曹全字景完,故又稱《曹景完碑》。明萬歷初年,在邰陽(今陝西合陽縣)莘里村出土。初出土時,由於久藏地下,未經摹拓,又無風雨侵蝕,筆畫完好,只缺一「因」字。清康熙年間斷裂,但毀損不大,至今保存完好,筆畫很少殘缺。1956年存入西安碑林。
漢碑大多是規整的,而《曹全碑》顯得特別秀美典雅、清俊飄逸,像華茂春松,又如行雲流水,在漢碑中獨樹一幟。點畫圓勁,多取篆勢,偶用方筆,柔中有剛,獨具變化。體勢既端庄又飄逸,點畫疏密有致,正所謂疏可走馬,密不容針。橫畫的橫勢極力舒展,宛如嫦娥長袖善舞;豎畫極短,筆短意長,長畫使其風神逸宕,短畫使其意趣綿密。更有點畫斷離不連,但形疏氣密,簡靜蕭散。楊守敬在《平碑記》中評日:「前人多稱其分法之佳,至以之比《韓敕》、《婁壽》,恐非其倫。嘗以質之孺初,孺初日:『分書之有《曹全》,猶真、行之有趙、董。』可謂知言。」清孫承澤《庚子消夏記》評雲:「字法道秀逸致,翩翩與《禮器碑》前後輝映,漢石中之至寶也。」《曹全碑》的轉折多用折筆、翻絞,提按和使轉的動作鮮明,豎畫又多懸針,透露出楷承隸變的信息。清方朔在《枕經堂金石書畫題跋》中認為《曹全碑》「上接《石鼓》,旁通章草,下開魏、齊、周、隋及歐、褚諸家楷法,實為千古書家一大關鍵。不解篆籀者,不能學此書;不善真草者,亦不能學此書也」。《曹全碑》的章法字距大干行距,橫密縱疏,結體則左右拓展取橫勢,其字形多扁、方,也有隨字取縱勢成長方形的,自然隨意,顯得古雅而和暢。
《曹全碑》以秀美勝,初學者要追求其高雅的氣質,秀中見雅,秀而不媚,避免纖弱一格。其筆畫要神完氣足,如其長畫,直中有曲,舒展飄逸,行筆要萬毫齊鋪,節節換鋒,筆筆送到盡處,既圓潤流暢,又沉著勁挺,切忌浮滑柔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