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作者在復旦大學師從駱玉明先生攻讀博士學位的論文基礎上充實而成的,是一部專門研究南北朝時期所出現的《宋書》、《南齊書》、《梁書》和《陳書》四部史書中所體現的文學現象的學術專著。
本書實際研討的關於南朝四史與南朝文學這關系的問題,有幾個特點:
其一,四史均是官修「正史」,均作於其所記載的朝代傾覆未久的年代,能夠代表一個朝代對前一朝代歷史的官方立場,反映我們所說的社會「主導意識形態」對文學的態度。同時,四史前後相餃,其文學觀的變化也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地方。
其二,四史雖大體是由後人為前代作史,但實際上其作者均曾在前一朝代生活過;也就是說,他們所記述的時代對於他們而言,既是「歷史」,也是「當代」,他們所記述的事件對於他們而言其實是很親切的。如《宋書》作於南齊,而作者沈約曾仕於宋; 《南齊書》作於梁,而作者蕭子顯為南齊宗室;《梁書》、《陳書》雖說至唐初才編定,其寫作則始於陳,主要作者姚察於梁、陳二代均有豐富的生活經歷。
其三,四史的作者均是當時著名文士,曾積極參與他們所記述的「文學史」上的活動,甚至是其中的重要人物。這雖不能保證他們的記述與評判一定「正確」,但他們對史實的了解畢竟是最為直接的。再者,「官史」的撰作固然免不了會受到諸多牽制,但作為文學之士,史家仍然會表現出自己的文學趣味。因此,四史與文學的關系要比一般史書更為密切。
由以上幾個特點來看,通過南朝四史達成我們在前面所提出的目標,即解析正統史學與文學的關系是特別合適的。
目錄
序
引言
第一章 南朝四史概述
第一節 南朝四史產生的社會背景
第二節 南朝四史的作者及成書簡況
第三節 南朝四史的特點
第二章 南朝四史中的文學成相(一)
第一節 史傳人物的文學定位
第二節 史傳人物的文學賞會
第三節 史傳人物的詩歌選錄
第四節 史傳人物的文集記載
第三章 南朝四史中的文學成相(二)
第一節 「文學的自覺」芻議
第二節 史傳人物由武趨文的形象轉變
第三節 史傳「文義一文章一文學」的概念變化
第四節 《文學傳》人物的選擇與轉變
第四章 南朝四史的人物刻畫
第一節 史傳人物外貌描寫的繼承與創新
第二節 史傳人物學藝修養的體現與表述
第五章 南朝四史史臣的文學觀
第一節 文德觀
第二節 麗辭
第三節 新變
第六章 南朝四史之史論
第一節 總結性
第二節 駢儷色彩
第三節 抒情色彩
第四節 理性與史識
附錄
北地傅氏與傅亮
《宋書謝晦傳》小議
宋文帝論
論南朝社會風氣與詩歌娛樂功能的發揮
參考書目
后記
引言
第一章 南朝四史概述
第一節 南朝四史產生的社會背景
第二節 南朝四史的作者及成書簡況
第三節 南朝四史的特點
第二章 南朝四史中的文學成相(一)
第一節 史傳人物的文學定位
第二節 史傳人物的文學賞會
第三節 史傳人物的詩歌選錄
第四節 史傳人物的文集記載
第三章 南朝四史中的文學成相(二)
第一節 「文學的自覺」芻議
第二節 史傳人物由武趨文的形象轉變
第三節 史傳「文義一文章一文學」的概念變化
第四節 《文學傳》人物的選擇與轉變
第四章 南朝四史的人物刻畫
第一節 史傳人物外貌描寫的繼承與創新
第二節 史傳人物學藝修養的體現與表述
第五章 南朝四史史臣的文學觀
第一節 文德觀
第二節 麗辭
第三節 新變
第六章 南朝四史之史論
第一節 總結性
第二節 駢儷色彩
第三節 抒情色彩
第四節 理性與史識
附錄
北地傅氏與傅亮
《宋書謝晦傳》小議
宋文帝論
論南朝社會風氣與詩歌娛樂功能的發揮
參考書目
后記
序
我有好多年在學校里教中國古代文學史的課程,經常感覺到不太清楚的一樁事情就是: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或者說我們認為是那種樣子的文學史的面貌,究竟是怎樣形成的?
當然,首先是有很多人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場所從事書面或口頭的文學創作,但那都是單獨發生的事件,即使是多人參與的文學活動,如帝王招聚的宴游,每有文士賦詩唱和以助成風雅,也只是規模較大而已。那麽,眾多散在的創作所得之成果,是經何種力量、由何種途徑,或被淘汰,或被存留?而寫作者即我們所稱的「作家」、「詩人」,又經過什麽樣的過程,或湮沒無聞,或流芳後世?優秀不優秀固然很重要,但並非總是決定性的因素,因為就連「優秀」的標准也會因時代及其他條件的變化而發生程度不等的差異。王道士打開敦煌藏經石窟純粹是一個偶然事件,我們卻由此知道竟有那麽多的優秀的創作倘非僥幸就將永遠朽碎於塵土。
對歷史大概可以作這樣一種粗略的描述:在過去的時問里實際發生的一切活動,這是一種歷史,我們暫且叫它「歷史A」,它一旦過去就不能重復和再次進入;由「歷史A」所產生的文獻——從文學史的角度來說,就是被記錄和得以流傳的作品,以及關於作家活動的記載和評議,也是一種歷史,這可以叫作「歷史B」;後人根據「歷史B」試圖對「歷史A」進行一種具有價值判斷意義的、歸納性的描述,又是一種歷史,這可以叫作「歷史C」。這三者不可能等同。從「歷史A」到「歷史B」,有某種選擇機制在發生作用;而具有哲學意味的「歷史C」更離不開描述者當下的立場,這包括觀察方法和價值准則、利益需求,等等。所謂「歷史」的面目其實從來都不是穩定不變的,從文學史來說,它總是處在被反復描述、也就是一再被「重寫」的過程中。最初很受重視的東西,在後人看來或許沒有多大價值;反之,過去被輕忽、甚至已經被淘汰的東西,在後人看來可能非常值得珍視,這樣的例子多得很。
我們已經習慣了依據現存的作品——尤其是在漫長的年代里被經典化了的名作——來想象和描繪一種文學史的面貌。但想要深刻地理解中國文學的發展演變過程,這是遠遠不夠的,各種或明或晦的因素怎樣影響每一時期文學面貌的形成,也許更值得關注。舉例來說,《詩經》作為中國文學的源頭,它的若干特點直接影響了後世文學的發展進程。孔子曾以「溫柔敦厚」四字概括《詩經》的精神氣質,這是說得相當准確的。倘若將《詩經》中屬於歌謠性質的《國風》與產生年代相去不甚遠的《舊約》中的《雅歌》和古印度史詩《羅摩衍那》相比,會發現一個顯得很特殊的現象:《國風》中雖有不少情歌,但它寫女性的美,至多也就是到「膚若凝脂」這樣的程度,它非常謹慎地回避具有性特征的描寫。而《雅歌》和《羅摩衍那》卻完全不是如此。從普遍的情形來說,性總是歌謠的一個興奮點,而《國風》何以如此優雅?這大概只有放在周代文化系統中來解釋。其實我們不知道和現存的《國風》詩篇同時產生而未能流傳的作品是什麽樣的,但《詩經》是如今這個面貌,無疑有一種歷史機制在起作用。
┅┅
當然,首先是有很多人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場所從事書面或口頭的文學創作,但那都是單獨發生的事件,即使是多人參與的文學活動,如帝王招聚的宴游,每有文士賦詩唱和以助成風雅,也只是規模較大而已。那麽,眾多散在的創作所得之成果,是經何種力量、由何種途徑,或被淘汰,或被存留?而寫作者即我們所稱的「作家」、「詩人」,又經過什麽樣的過程,或湮沒無聞,或流芳後世?優秀不優秀固然很重要,但並非總是決定性的因素,因為就連「優秀」的標准也會因時代及其他條件的變化而發生程度不等的差異。王道士打開敦煌藏經石窟純粹是一個偶然事件,我們卻由此知道竟有那麽多的優秀的創作倘非僥幸就將永遠朽碎於塵土。
對歷史大概可以作這樣一種粗略的描述:在過去的時問里實際發生的一切活動,這是一種歷史,我們暫且叫它「歷史A」,它一旦過去就不能重復和再次進入;由「歷史A」所產生的文獻——從文學史的角度來說,就是被記錄和得以流傳的作品,以及關於作家活動的記載和評議,也是一種歷史,這可以叫作「歷史B」;後人根據「歷史B」試圖對「歷史A」進行一種具有價值判斷意義的、歸納性的描述,又是一種歷史,這可以叫作「歷史C」。這三者不可能等同。從「歷史A」到「歷史B」,有某種選擇機制在發生作用;而具有哲學意味的「歷史C」更離不開描述者當下的立場,這包括觀察方法和價值准則、利益需求,等等。所謂「歷史」的面目其實從來都不是穩定不變的,從文學史來說,它總是處在被反復描述、也就是一再被「重寫」的過程中。最初很受重視的東西,在後人看來或許沒有多大價值;反之,過去被輕忽、甚至已經被淘汰的東西,在後人看來可能非常值得珍視,這樣的例子多得很。
我們已經習慣了依據現存的作品——尤其是在漫長的年代里被經典化了的名作——來想象和描繪一種文學史的面貌。但想要深刻地理解中國文學的發展演變過程,這是遠遠不夠的,各種或明或晦的因素怎樣影響每一時期文學面貌的形成,也許更值得關注。舉例來說,《詩經》作為中國文學的源頭,它的若干特點直接影響了後世文學的發展進程。孔子曾以「溫柔敦厚」四字概括《詩經》的精神氣質,這是說得相當准確的。倘若將《詩經》中屬於歌謠性質的《國風》與產生年代相去不甚遠的《舊約》中的《雅歌》和古印度史詩《羅摩衍那》相比,會發現一個顯得很特殊的現象:《國風》中雖有不少情歌,但它寫女性的美,至多也就是到「膚若凝脂」這樣的程度,它非常謹慎地回避具有性特征的描寫。而《雅歌》和《羅摩衍那》卻完全不是如此。從普遍的情形來說,性總是歌謠的一個興奮點,而《國風》何以如此優雅?這大概只有放在周代文化系統中來解釋。其實我們不知道和現存的《國風》詩篇同時產生而未能流傳的作品是什麽樣的,但《詩經》是如今這個面貌,無疑有一種歷史機制在起作用。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