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入作者關于日本漢詩以及日本漢學的論述十八篇,分為三輯。第一輯為作家作品論,主要從與中國古典詩歌的關聯著眼,分別探討了平安時代至明治時代的日本若干漢詩人及其作品的成敗得失。第二輯為典籍論,在評述日本漢籍對《全唐詩》、《全宋詩》補遣作用的同時,兼及日本漢詩對中國的還流,如賴山陽《日本樂府》的西傳始末、俞樾《東瀛詩選》的編纂詳情等。第三輯為翻譯論,追尋了青木正兒《中國近世戲曲史》王古魯譯本的成書經過及其在中日學術交流史上的意義。
作者簡介︰蔡毅,1953年12月生于南京,揚州師範學院中文系畢業,1988年赴日留學,京都大學研究生院博士課程畢業後,任島根大學法文學部副教授,現任南山大學外國語學部教授,南京大學城外漢籍研究所客座教授。
目錄
空海在唐作詩考
韓志和其人其事
園南海與李白
市河寬齋簡論
試論賴山陽對中國古典詩歌傳統的繼承和創新
黃遵憲與日本漢詩
明治填詞與中國詞學
超越大海的想象力
——日本漢詩中的中國詩歌意象
日本漢詩研究斷想
日本漢籍與唐詩研究
從日本漢籍看《全宋詩》補遣
——以《參天台五台山記》為例
市河寬齋與《全唐詩逸》
市河寬齋所作詩話考
長崎清客與江戶漢詩
——新發現的江芸閣、沈萍香書簡初探
陳曼壽與《日本同人詩選》
——第一部中國人編輯的日本漢詩集
俞樾與《束瀛詩選》
學術翻譯與文化交流
——青木正兒原著、王古魯譯著《中國近世戲曲史》書後
星疏月朗,雲淡風輕
——讀小川環樹《風與雲——中國詩文論集》
後記
韓志和其人其事
園南海與李白
市河寬齋簡論
試論賴山陽對中國古典詩歌傳統的繼承和創新
黃遵憲與日本漢詩
明治填詞與中國詞學
超越大海的想象力
——日本漢詩中的中國詩歌意象
日本漢詩研究斷想
日本漢籍與唐詩研究
從日本漢籍看《全宋詩》補遣
——以《參天台五台山記》為例
市河寬齋與《全唐詩逸》
市河寬齋所作詩話考
長崎清客與江戶漢詩
——新發現的江芸閣、沈萍香書簡初探
陳曼壽與《日本同人詩選》
——第一部中國人編輯的日本漢詩集
俞樾與《束瀛詩選》
學術翻譯與文化交流
——青木正兒原著、王古魯譯著《中國近世戲曲史》書後
星疏月朗,雲淡風輕
——讀小川環樹《風與雲——中國詩文論集》
後記
序
《域外漢籍研究叢書》總序
16世紀以來,在一些西方的文獻中,往往提到中國人有這樣的自負︰他們認為惟獨自己才有兩只眼楮,歐洲人則只有一只眼楮。這些記載出自英國人和葡萄牙人,而法國的伏爾泰也曾謙遜地認同這種說法︰“他們有兩只眼,而我們只有一只眼。”用兩只眼楮觀察事物,是即要看到自己,也要看到他人。是的,作為中國文化基本價值的“仁”,本來就是著眼于自我和他者,本來就是在“二人”間展開的。不過,當大漢帝國雄峙于東方的時候,儒家“推己及人”的政治理想,即所謂的“仁政”,實際上所成就的卻不免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天下圖像。政治上的冊封,貿易上的朝貢,軍事上的羽翼以及文化上的四敷,透過這樣的過濾網,兩只眼所看到的除了自己,也不過是自己在他者身上的投影。這與用一只眼楮去理解事物,除了自己以外看不到他人的存在,又有甚麼本質的區別呢?
從13世紀開始,陸續有歐洲人來到東方,來到中國,並且紀錄下他們的觀察和印象。于是在歐洲人的心目中,逐漸有了一個不同于自身的他者,也逐漸獲得了第二只眼楮,用以觀察外圍和遠方。不僅如此,他們還讓中國人擦亮了第二只眼楮,逐步看到了世界,也漸漸認識了自己。不過,這是在中國人經歷了近代歷史血和淚的淘洗,付出了沉重代價以後的事情。
同樣是承認中國人有兩只眼,但在德國人萊布尼茨看來,他們還缺少歐洲人的“一只眼”,即用以認識非物質存在並建立精密科學的“只眼”。推而廣之,在美國人、俄羅斯人、阿拉伯人及外圍各地區人的觀察中,形形色色、林林總總的中國,也必然是色彩各異、修短不齊的形象。我們是還缺少“一只眼”,這就是以異域人觀察中國之眼反觀自身的“第三只眼”。正如一些國外的中國學家,曾把他們觀察中國的目光稱作“異域之眼”,而“異域之眼”常常也就是“獨具只眼”。
然而就“異域之眼”對中國的觀察而言,其時間最久、方面最廣、透視最細、價值最高的,當首推我們的近鄰,也就是在中國外圍所形成的漢文化圈地區。其觀察紀錄,除了專門以“朝天”、“燕行”、“北行”及“入唐”、“入宋”、“入明”的紀、錄為題者外,現存于朝鮮—韓國、日本、越南等地的漢籍,展現的便是“異域之眼”中的中華世界。這批域外漢籍對中國文化的每一步發展都作出了呼應,對中國古籍所提出的問題,或照著講,或接著講,或對著講。從公元八世紀以降,構成了一幅不間斷而又多變幻的歷史圖景,涉及到制度、法律、經濟、思想、宗教、歷史、教育、文學、藝術、醫藥、民間信仰和習俗等各個方面,系統而且深入。
……
16世紀以來,在一些西方的文獻中,往往提到中國人有這樣的自負︰他們認為惟獨自己才有兩只眼楮,歐洲人則只有一只眼楮。這些記載出自英國人和葡萄牙人,而法國的伏爾泰也曾謙遜地認同這種說法︰“他們有兩只眼,而我們只有一只眼。”用兩只眼楮觀察事物,是即要看到自己,也要看到他人。是的,作為中國文化基本價值的“仁”,本來就是著眼于自我和他者,本來就是在“二人”間展開的。不過,當大漢帝國雄峙于東方的時候,儒家“推己及人”的政治理想,即所謂的“仁政”,實際上所成就的卻不免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天下圖像。政治上的冊封,貿易上的朝貢,軍事上的羽翼以及文化上的四敷,透過這樣的過濾網,兩只眼所看到的除了自己,也不過是自己在他者身上的投影。這與用一只眼楮去理解事物,除了自己以外看不到他人的存在,又有甚麼本質的區別呢?
從13世紀開始,陸續有歐洲人來到東方,來到中國,並且紀錄下他們的觀察和印象。于是在歐洲人的心目中,逐漸有了一個不同于自身的他者,也逐漸獲得了第二只眼楮,用以觀察外圍和遠方。不僅如此,他們還讓中國人擦亮了第二只眼楮,逐步看到了世界,也漸漸認識了自己。不過,這是在中國人經歷了近代歷史血和淚的淘洗,付出了沉重代價以後的事情。
同樣是承認中國人有兩只眼,但在德國人萊布尼茨看來,他們還缺少歐洲人的“一只眼”,即用以認識非物質存在並建立精密科學的“只眼”。推而廣之,在美國人、俄羅斯人、阿拉伯人及外圍各地區人的觀察中,形形色色、林林總總的中國,也必然是色彩各異、修短不齊的形象。我們是還缺少“一只眼”,這就是以異域人觀察中國之眼反觀自身的“第三只眼”。正如一些國外的中國學家,曾把他們觀察中國的目光稱作“異域之眼”,而“異域之眼”常常也就是“獨具只眼”。
然而就“異域之眼”對中國的觀察而言,其時間最久、方面最廣、透視最細、價值最高的,當首推我們的近鄰,也就是在中國外圍所形成的漢文化圈地區。其觀察紀錄,除了專門以“朝天”、“燕行”、“北行”及“入唐”、“入宋”、“入明”的紀、錄為題者外,現存于朝鮮—韓國、日本、越南等地的漢籍,展現的便是“異域之眼”中的中華世界。這批域外漢籍對中國文化的每一步發展都作出了呼應,對中國古籍所提出的問題,或照著講,或接著講,或對著講。從公元八世紀以降,構成了一幅不間斷而又多變幻的歷史圖景,涉及到制度、法律、經濟、思想、宗教、歷史、教育、文學、藝術、醫藥、民間信仰和習俗等各個方面,系統而且深入。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