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美國最經典、最暢銷的高校教材之一。它比較詳細地介紹了美國當代課程的理論基礎和發展現狀;先從人文主義、社會重構主義、系統論、學術性等視角對課程進行了細致的分析;接着,探討了課程開發和課程管理的基本要素;然后,指出了當前需要解決的課程問題和課程發展的趨勢;最后,對課程研究進行了回溯與前瞻。

本書向我們提供了——從政策、制度和課堂教學等幾個層面實踐課程的工具;解決課程問題的多元化策略;課程開發者實踐技能的培養方法,如:怎樣確定課程目標和目的,怎樣向學生提供理想的學習機會,怎樣組織有效的、連續的學習;深入分析學校改革和課程決策制定的政治過程的方法;碩士生和博士生撰寫學位論文可資選擇的重大課程問題。

本書既可供高校教育專業師生教學和研究之用,亦可供教育決策制定者借鑒參考,還可為廣大一線教師建構和實施課程提供切實可行的實踐指導。
 

目錄

第一部分 課程的概念
第一章 人文主義課程
  人文主義課程的特點
  人文主義課程的定位
  人文主義課程的心理學基礎
  人文主義課程的歷史淵源
  對人文主義課程的批判
  總結性評論
  問題
  建議性的研究策略
  注釋
  選讀文獻
 第二章 社會重構主義課程
  社會重構主義課程的特色
  實踐中的社會重構
  社會重構主義的心理基礎
  心理分析心理學和社會重構
  對社會重構主義的批判
  總結性評論
  問題
  建議性的策略研究
  注釋
  選讀文獻
 第三章 系統課程
  聯合
  責任制
  基於標准的課程
  系統課程的心理學基礎
  系統課程的歷史淵源
  系統課程的意義
  總結性評論
  問題
  建議性的策略研究
  注釋
  選讀文獻
 第四章 學術性課程
  通向學術性課程的途徑
  學術性課程的心理學基礎
  學術性課程的歷史淵源
  總結性評論
  問題
  建議性的策略研究
  注釋
  選讀文獻
第二部分 課程開發
 第五章 確定教學內容
  決定教什麼
  課程開發的來龍去脈 
  確定教學內容
  課程決策的理性和技術模式
  確定課程目標的其他途徑
  對課程建設模式與方法的評論
  ……
 

我最早接觸約翰•D.麥克尼爾的中文版作品,始於閱讀施良方先生譯介的《課程導論))(遼寧教育出版社1990年出版)一書。從那時起,麥克尼爾這個名字便銘刻於心。麥克尼爾是美國資深、多產的學者,在國際學術舞台上具有廣泛的影響。其著述頗豐,迄今出版著作10余部,除力作《課程導論》、《課程:教師的行動研究》、《當代課程理論與實踐》之外,還有佳作《學校改革問題:前瞻性的觀點》及《課程設計:自學的模型》,他還發表了具有一定學術影響的論文70余篇。英文版《課程導論》一書,是麥克尼爾的得意之作,至今已是第六次出版發行,不僅學術觀點新穎、文筆流暢、理論融會實踐,而且全書內容的編排,可謂匠心獨運,我認為它是我所譯的幾本書中的上乘之作。
本書的開篇論及課程的一些基本觀念,彰顯出課程領域的最新發展,令人耳目一新。人文主義課程視學習活動為一個探索、質疑和發現問題的過程,認為教育學者應力避課程淪為一種考試的工具,極力反對讓所有的學生學習高難度的學科,關注如何保持學生在創造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新意識上的優勢,因而人文主義課程,為那種乏味、非人化的課程提供了一種選擇的機會和可能;社會重構主義課程認為,當代社會正處於一個急劇變革的時代,課程普遍潛伏着危機,應該重視課程與社會之間的聯系,主張每一門學科都背負着責任,關心那些困擾當今人類的各種社會問題,所以,課程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要讓學習者能夠清晰地認識、分析,乃至構想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系統課程則認為,課程是建立在一系列目標的基礎上,需要充分考慮如何去實現這些目標,並不斷地對它們進行評價和修正;學術性的課程試圖構建一種能為學生提供基本的概念和原理,讓他們學會觀察,注意事物之間聯系的課程。上述的課程觀念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課程開發部分着重從「人是如何學習的」這一獨特視角,探討當下的課程研究,主要論及一些關於課程技能的問題,譬如課程目的和目標的設定,組織有效學習的技能,如何創造最理想的學習機會等,不一而足。課程規划致力於解決確定教學內容及教學目的這兩大問題,它牽涉到社會、制度、教學等諸多層面。在社會層面上,課程規划與國家、地方教育董事會、政府機構、出版商和國家課程改革委員會有關;而在制度層面上,行政管理者、大學教師、學生和家長在課程政策的制定方面,發揮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學層面上,教師決定着那些能針對學習者的教學目的,此外,學科專家、課程專家和編輯之類的一些特殊人才,決定着教學內容和方法的選擇。這些見解對我國的課程開發具有積極的借鑒價值。
課程管理部分從學校的變革和制度化課程的演進切入,力圖重構課程的價值,闡明校長在課程管理中應扮演積極的角色,明確課程管理的組織和安排。這部分筆墨的重點落在課程評價上,分析了具體的教學評價與特定的課程決策相一致的問題,闡發課程評價的多元模型及其在實施過程中可能遭遇的風險,極力推崇批判性探究和真實性評價,認為學校應成為評價的中心。最后探討了課程編制的各種策略,分析了課程決策的制定是一個政治過程,也是一種有意識的政策選擇的過程,認為一個國家的政策,對學校課程內容的編制形成鉗制,強大的利益集團總是設法主導課程決策的議事日程。觀點鮮明,分析透徹是這部分的顯著特點。
第四部分從更開闊的視野,對國際課程進行了比較,透析了思維的發展、各國之間教育的競爭、職業教育、普通教育和學校安全等方面的問題,雖然書中並未給出一套確切的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案,但針對每一個問題都提出了多元的觀點,有利於讀者思考並發現一些能夠用於某種情景,並帶來可能性答案的因素。這部分內容還提出了一些頗有價值的觀點,涉及多元文化主義、個性、道德教育和對學校安全問題的回應,最后分析了學科領域的發展趨勢,分別考察科學、數學、歷史、社會研究、英語和藝術等學科的變化。
書的末尾對課程研究進行了回溯與前瞻,預測課程研究的發展走向,表明了課程研究的主體,以及課程如何在國家、州和地方社區的要求之間,求得最佳平衡的問題,高度重視課程史的研究,認為課程史的理論或實踐知識,有助於促進當今的課程變革,還描述了奮戰在課程研究邊緣領域中的課程學者的現狀,闡明了他們關注的核心問題及其研究的路徑和方法對課程理論的深刻影響。
翻譯是一個與原文文本進行對話的過程,需要辛勤和智慧。值得欣慰的是,這本書的全部譯者,自始至終都是朝着這個方向去努力的。各章的譯者分工如下:前言:謝登斌;第一章:包燕;第二章;梁芸;第三章:林寧;第四章:韋劍;第五章:陳振中、曲緒綱;第六章(和第六章補遺):陳振中、王俊翔;第七章:陳振中、楊麗媛;第八章:謝登斌、李昭;第九章:謝登斌、石湘娥;第十章:謝登斌、尹小艷;第十一章:謝登斌、張盈;第十二章:牛艷青、楊勇;第十三章:姚銳;第十四章:黃麗衡。全書由陳振中教授和本人統稿。
感謝王斌華教授對本書的關心和指導,也非常感謝中國輕工業出版社「萬千教育」的同志,他們為本書的編輯出版付出了艱苦的勞動,其敬業精神令人欽佩。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