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民文化與中國社會(增修版‧全二冊)

游民文化與中國社會(增修版‧全二冊)
定價:360
NT $ 313
  • 作者:王學泰
  • 出版社:同心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7-07-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807163607
  • ISBN13:9787807163602
  • 裝訂:平裝 / 750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與吳思“潛規則”、余英時“士文化”並稱為中國當代三大人文發現刷新了人們對歷史的看法,也在刷新著人們對當下社會的認識游民、江湖、流氓等研究領域的開山之作。

《游民文化與中國社會》是國內研究游民問題的權威王學泰先生的成名力作。本書初版于1999年,當代知識分子的精神領袖、有“中國的良心”之稱的李慎之先生為之作長序“發現另一個中國”,一時洛陽紙貴,震動朝野。游民問題也由此成為一個獨立的研究領域,以後的江湖研究、流氓研究正是其分支。

增修版在原書的基礎上增加20余萬字,有很多振聾發聵的論斷︰游民往往是農民起義的領袖人物,是造反者但不是革命者;城市畸形繁榮中的下層市民很容易被拋入游民的隊伍;水滸傳以來的“好漢”話語體系本質上仍是強盜邏輯;天地會的荒唐的會社儀式;戲曲不是生活,生活卻更像戲;游民眼里,帝王將相的歷史成了一部部亂世出英雄的草莽傳奇。

聞一多曾說過,在大部分中國人的靈魂里,都斗爭著一個儒家,一個道家,一個土匪。周作人也說過一段關于有一個紳士鬼和一個流氓鬼的話。這里的“土匪”和“流氓”,正是游民的典型。

杜亞泉對知識分子的貴族和游民的雙面性,有很精粹的批評而寫下過《流氓的變遷》和刻畫了阿Q這個典型形象的魯迅,更是對“游民意識”有著深刻的警惕。王學泰先生的這部著作,繼承了前人的探索,而其所費的心力和實現的價值,卻遠勝過前人。

  王學泰,原籍山西清原,1942年底生于北京。1964年畢業于北京師範學院中文系。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文學遺產》編輯,比較關注文學史與文化史的交叉研究。2003年退休前任文學研究所古代室研究員,後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主要著作︰《中國人的飲食世界》、《中國游民》、《華夏飲食文化》、《幽默中的人事百態》、《中國人的幽默》等;學術隨筆集《燕談集》、《多夢樓隨筆》、《偷閑雜說》等;整理了《杜工部集》、《唐詩評選》,與傅璇琮、許逸民等人主編《中國詩學大詞典》。
 

目錄

游民文化與中國社會(增修版)
序︰發現另一個中國 ﹪
第一章 緒 論 ﹪
一、被學術界忽視的游民與游民文化 ﹪
二、游民意識是不是真正存在? ﹪
三、什麼是游民? ﹪
四、本課題研究的理論意義與實踐意義 ﹪
第二章 中國社會結構的特點及其成員的地位 ﹪
一、聚族而居的自然與社會背景 ﹪
二、宗法國家時期的社會結構及其解體 ﹪
三、漢至唐——族居與地主莊園經濟的結合時期 ﹪
1 從地緣到血緣的聚合 ﹪
2 秦漢至隋唐的基層行政組織及對人民的控制 ﹪
四、宋代及宋代以後宗法家族制度的確立 ﹪
1 宋儒重建宗法制 ﹪
2 社會人群的垂直流動與重建宗法制的關系 ﹪
3 家族宗法制度與儒家思想 ﹪
五、鄉土社會造就了鄉土意識 ﹪
第三章 脫離了宗法與家族秩序的人們 ﹪
一、什麼是“脫序”? ﹪
二、社會動亂的主力軍——流民 ﹪
1 流民產生的原因 ﹪
2 流民的歸宿 ﹪
3 游民與流民的關系 ﹪
三、游士的輝煌與解體 ﹪
1 士的本義與士的輝煌 ﹪
2 游士的解體 ﹪
四、自命為社會良心的游俠 ﹪
1 “大夫士”與貴族精神 ﹪
2 “俠”的本義 ﹪
3 “俠”是人們對生活的一種選擇 ﹪
4 游俠品格與生活的獨特性 ﹪
�司馬遷筆下的游俠 ﹪
�另一種“為他”的游俠 ﹪
5 假游俠——輕薄少年對游俠的模仿 ﹪
五、歷代統治者對待流民、游士、游俠的態度
第四章 城市游民群體的形成 ﹪
一、五代戰亂對傳統的沖擊 ﹪
二、宋代社會風貌的變遷 ﹪
1 宋代田制、人口與社會結構的變化 ﹪
�宋王朝的“田制不立”和不抑兼並 ﹪
�宋代人口問題 ﹪
�人數激增的宋代游民 ﹪
2 宋代城市建構的變化 ﹪
�宋代以前的城市 ﹪
�宋代的街巷制的城市 ﹪
3 城市的畸形繁榮與市民 ﹪
�兩種類型的城市 ﹪
�宋代和宋代以後大城市的畸形繁榮 ﹪
�大城市畸形繁榮的基礎——廉價勞動力 ﹪
�商人對官府的依賴與官府對商人的控制 ﹪
�控制商人的各行行會 ﹪
�依附權力的商業資本 ﹪
4 中國是否可以緩慢地發展到近代資本主義? ﹪
�宋代的“資本主義萌芽” ﹪
�中西迥異的法律背景 ﹪
�沒有形成市民社會的城市 ﹪
�難以進入近代的傳統的商業資本 ﹪
三、游民群體形成的初期——兩宋、元到明中葉 ﹪
1 兩宋城市之中的游民 ﹪
2 兩宋城市中一種特殊的游民——軍漢 ﹪
�招募制的得與失 ﹪
�游民的軍人化還是軍人的游民化? ﹪
3 游民知識分子的形成 ﹪
�什麼是游民知識分子 ﹪
�游民知識分子形成的背景——宋代教育面的擴大 ﹪
�刻書成為風氣,書籍成為易得之物 ﹪
�知識人的相對過剩 ﹪
�兩宋城市中的游民知識分子 ﹪
4 宋代統治者的關于游民的對策 ﹪
5 元明兩代的游民與游民知識分子 ﹪
�民族壓迫下的游民與游民知識分子
……
 

中國社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社會?中國文化是什麼樣的文化?中國人的思想、心理是什麼樣的思想、心理?這些都不是容易回答的問題。然而照開放、改革以來又熱了二十年的研究中國文化、中國思想的學者來說,可能還不會離開所謂儒釋道三教合一的框架太遠,認為中國大體上是孔孟教化下的“以仁為體,以禮為用’’的禮儀之邦,是“亞洲價值”的搖籃與基地。這些當然都是不錯的,但是如果看了王學泰先生的這本書,可能會有一番新的思考。原來中國還有一個歷來被文人學士忽視的游民社會,他們的意識形態不但與官方的正統的意識形態對立。而且還支配著半個中國,半部歷史,還時時冒出頭來一統天下。要如實地了解中國與中國社會,了解中國人的心理與思想,不看到這一些,是不能認為完整的。

學泰把這樣的中國社會稱作隱性社會,以與大家熟悉的顯性社會相區別。我以為能把這樣一個隱性社會發掘出來,使之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引起人們的注意和研究,努力使它在現代化的過程中消解,是有重大意義的事情,而且也是我們無可回避的責任。這項工作無異乎“發現另一個中國”。

據學泰的考證,中國近代最早注意游民問題的是杜亞泉先生1919年發表在《東方雜志》上的一篇文章。七十多年之後,才由王元化先生表而出之。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