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競爭的加劇導致各國企業間以外購協議、聯合研發以及物流供應合作等各種形式形成的跨國合作日益增多。起先,企業間形成這種合作關系僅僅是為了進入新的市場,並且要按照當地政府的要求采取特別的措施對其進行管理。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企業間相互關系的根本性質逐漸發生了改變。它們不斷加深現有的合作關系,從而形成了更多新型的聯盟。
聯盟雙方長期相互依賴,持續投資開發新的產品和技術,並且分享管理控制權。這種新型的戰略聯盟已經成為參與聯盟各方整體競爭戰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外,這種聯盟關系還經常跨越國界,出現在處于同一行業的競爭對手或完全不相干的行業的企業之間。本書是第一本將這種新型聯盟看做是使企業獲得長期競爭優勢的工具,而非企業所采取的一種短期防御策略的書籍。作者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展開討論,並向管理者清晰地說明了選擇聯盟戰略將會給他們的企業帶來的風險與回報。作者在經過大量的實地調研,並與諸如福特一馬自達、耐克一日商岩井、東芝—摩托羅拉,以及IBM、西門子等成功實施聯盟的管理者們進行訪談後,提出了形成和管理這些新型聯盟關系的路線圖。
作者認為,聯盟管理實際上是一個非常具有創造性的活動,它需要對公司的價值鏈進行重新審視,在營銷、技術和分銷領域不斷創新,並且培養組織的靈活性。因此,這種新型的戰略聯盟為企業提出了一系列挑戰,包括需要企業開發新的管理技能。
本書還對合作與競爭、聯盟參與各方對聯盟的不同預期、如何從內部與外部管理信息流,以及聯盟管理者和高管層在培養公司聯盟文化方面起到的作用等諸多關鍵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作者認為,管理者面臨的最大挑戰在于他們需要不斷地進行組織管理的創新,從而得以管理整個動態聯盟網絡,而不只是一兩個聯盟關系。那些有效管理動態聯盟網絡的企業必將在當今高度競爭的全球市場上獲得巨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