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有關互聯網的社會影響的第一次全國隨機調查研究
鼠標發揮了什麼作用?
雙面計劃(Syntopia Project)
致謝
1 美國與互聯網:登錄上網、參與和社會互動
理解互聯網
互聯網的三個核心社會問題:登錄上網、市民和社區參與、社會互動和表達
反烏托邦的主要主張
烏托邦觀的主要主張
雙面(Syntopian)現實
I 登錄上網
2 登錄上網:基本問題和前期證據
登錄上網的概念和影響
反烏托邦觀點
烏托邦觀點
結論
3 登錄上網和數字鴻溝:結果
互聯網意識和使用的影響因素
不同調查年份的非用戶和用戶
一個持續存在但呈下降趨勢的數字鴻溝
不同人口統計變量的不同群體(Cohort)和不同調查年份的使用差異
意識
對互聯網使用和意識的綜合影響
互聯網使用的動機:非用戶和用戶,新近用戶和長期用戶,1995年和2000年
Pew互聯網和美國生活研究計劃2000年3月的調查結果
結論
4 退出互聯網:互聯網中輟者
結果
討論
結論
5 上網和數字鴻溝的實例
關于數字鴻溝的觀點
登錄上網:一項重要的人權
克服群體或個人孤立的上網程序
登錄上網以尋求自我身份和拓展個人興趣
減少獲取文化信息的障礙
由于缺乏可覺察到的用途而限制了上網的興趣
伴隨嘗試克服數字鴻溝所出現的循環問題
是文化障礙和社會障礙,而非技術障礙
結論
II 市民和社區參與
6 市民和社區參與:基本問題和以往證據
市民與政治參與
社區參與
更廣義的“影響”
結論
7 政治參與:調查結果
離線政治活動和在線政治活動
Pew互聯網2000年調查的相關結果
結論
8 社區參與:調查結果
參與宗教組織、休閑組織和社區組織
結論
9 參與實例:“無形鼠標”的證據
社會支撐網絡
家庭
人際交流社會網絡:維持、重建和確認
關于生命和死亡的參與:記憶永存
性作為參與互聯網的一種動機
社區建設:政治參與
社區建設:種族、文化和歷史方面的隸屬關系和努力
社區建設:社會性和娛樂性
利他主義行為提升參與感
某些參與形式的負面影響
結論
III 社會互動和表達
10 社會互動和社會表達:基本問題和前期證據
反烏托邦觀
烏托邦觀
潛在的變革
結論
11 社會互動:調查結果
用戶和非用戶的離線互動
附加的1995年離線分析
附加的2000年離線分析
在線互動
附加的1995年在線分析
附加的2000年在線分析
Pew互聯網2000年3月的調查結果
結論
12 互動和表達:自我、身份和個人主頁
什麼是自我?
後現代主義論點的反例
個人網頁是整合自我的表征
結論
13 互動和表達的案例
互動以建立社會聯結和關系
自我表達:互聯網被低估的一面
自我表達導致與他人互動
政治表達
自我表達,自我身份,人類記憶
結論
IV 整合與結論
14 互聯網中的登錄上網、參與、互動和社會資本:數字鴻溝與數字橋梁
基本問題和調查結果總結
互聯網:登錄上網、參與、互動和社會資本
結論
附錄A 方法學
覆蓋全國的電話調查
統計分析
用戶訪談和網站取樣
附錄B 調查中的描述統計
參考文獻
索引
譯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