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之「毒」

中醫藥之「毒」
定價:179
NT $ 156
  • 作者:@於智敏 @編/著
  • 出版社: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7-03-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02355715
  • ISBN13:9787502355715
  • 裝訂:303頁 / 22 x 15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研究中醫藥之「毒」的著作,分上、下二篇。上篇主要從中醫理論角度,對古今文獻有關「毒」的論述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創造性地提出「諸病暴烈,竟相染易,皆屬於毒」,「諸病重篤』傷神損絡、敗壞形體,皆屬於毒」,「諸邪穢濁,皆屬於毒」,「諸邪遷延,蘊積不解,皆屬於毒」的病機原則,使中醫之「毒」脈絡清楚,理法方藥俱全,直接具有豐富中醫理論和指導臨床實踐的雙重作用。下篇主要介紹具體的中藥之「毒」,希望對開展有毒中藥的臨床研究提供思路。

本書是介紹中醫藥之「毒」的專業著作,也可作為科普讀物對「毒」作一般性了解。該書融專業性和科普性於一體,適合於廣大醫務工作者,教學、科研工作者,在校學生閱讀,具有較強的學術價值和臨床實用價值。
 

目錄

上篇 中醫之「毒」
 第一章 「毒」的源流考察
 第二章 中醫學如何認識「毒」
 第三章 「毒」的來源探尋
 第四章 「毒」的分層與分類
 第五章 「毒」的命名與構詞
 第六章 「毒」的概念演變
 第七章 「毒」的特性
 第八章 「毒」與臟腑的關系
 第九章 「毒」的典型症狀
 第十章 「毒」的概念辨析
 第十一章 「毒」證論治
 第十二章 「毒」的詮釋
 第十三章 「毒」的病機補遺
下篇 中藥之「毒」
 第一章 「毒」藥概說
 第二章 毒性分級
 第三章 毒藥特征
 第四章 中毒原因
 第五章 中毒症狀
 第六章 中毒反應
 第七章 有毒中藥效驗方
 第八章 使用原則
 第九章 減毒方法
 第十章 使用禁忌
 第十一章 中毒預防
 第十二章 中毒解救
參考文獻
 

中醫藥學關於「毒」的概念,其內涵、外延不清,是干百年尚待求索與詮釋的理論問題。概念是人們用於認識和掌握自然現象之網的紐帶,是認識過程的重要階段。人類的思維要想正確地反映客觀實在,所應用的概念就必須是辯證的,是主觀性與客觀性、特殊性與普遍性、抽象性與具體性、模糊性與清晰性的辯證統一,概言之,是於混沌的邊緣求證有序的規則,如此才能脫離孤立的、隔離的、空洞的、片面的抽象規定,實現概念具體內容,這是研究概念、研究理論問題必須遵循的准則。

「毒」是中醫藥理論體系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從古至今,經常被用來解釋某些疾病的發生並指導臨床治療。古代文獻有關「毒」的概念含義較多,由於缺乏系統整理,由此出現歧義顯而易見,故應用困難。先秦諸子百家論「毒」,基本上是以「毒」為藥,以藥為「毒」的。《周易·噬嗑卦》:「六三,噬臘肉,遇毒。」孔穎達疏:「毒者,苦惡之物」;《墨子·尚同》:「百姓皆以水火、毒藥相虧害」,表達的都是同樣的意思。《說文解字》解釋「毒」為:「毒,厚也;害人之舯,往往而生,從中從毒」,實際上總結歸納的是「毒」的本義。考諸《黃帝內經》,「毒」的概念出現很大發展,從單純的有毒藥物,引伸到病因、病機、治法、藥物性能等多個方面。《辭源》解釋「毒」為「苦惡有害之物;傷害;痛;恨,猛烈、強烈」,清楚地反映了概念隨着實踐認識的發展,不斷變化的過程。我認為,對於中醫學概念的理解有誤常是引發所有爭論的焦點,概念的詮釋是;隹確理解中醫理論的前提,是中醫理論研究的基礎性工作,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的於智敏博士,有感於當前中醫界對「毒」的相關問題研究的不足,積數年之功,上溯《內》、《難》,下及明清,旁涉諸子,結合近、現代中醫理論、臨床、實驗研究進展,應用多學科知識,對中醫藥之「毒」進行了綜合集成整理,完成《中醫藥之「毒」》一書。展卷卒讀,感慨良多;掩卷沉思,頗多心悟。綜合匯集本書具有如下特點:

從文獻學角度看,該書考證詳明,多有發揮。通過對「毒」的源流考察,達到「辨章學術、考鏡源流」的目的;從文字學角度看,辨析文字,昭彰義理;通過對「毒」的本義和引申義考證,理清了詞義的發展變化脈絡;對「毒」的來源探尋,作到探微索賾,正本清源:對「毒」的分層分類,示人以划分層次,區分類別之規矩:分析「毒」的命名原則與構詞特點,強化對概念本身的理解;應用概念學原理,分析了「毒」的概念演變過程,做到一隅三余,觸類旁通;對「毒」的特征、「毒」和臟腑的關系以及因「毒」致病典型症狀的詳細歸納,則搭建起理論研究向臨床應用過渡的橋梁;對幾個重點相關概念的辨析,體現了作者的全局觀和駕馭文獻資料的能力;特別是對古代文獻中涉及到的近百個和「毒」相關的症狀、疾病進行歸納,提出「毒證」的病機要點和診療方藥,可直接切合臨床需要;應用現代復雜系統知識和現代詮釋學的方法,對「毒」的概念進行現代解析與詮釋,有助於從跨學科的角度,發現「毒」的共識,解決原有學科理論框架內難以解決的問題。還需要指出,作者在學習、借鑒《素問·至真要大論》「病機十九條」的基礎上,提出「諸病暴烈,競相染易,皆屬於毒」、「諸病重篤,傷神損絡、敗壞形體,皆屬於毒」、「諸邪穢濁,皆屬於毒」、「諸邪遷延,蘊積不解,皆屬於毒」的病機原則,使中醫之「毒」脈絡清楚,理法方藥一致,豐富了臨床證治內容,具有理論創新見解。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