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作家夏堅勇近年來對中國歷史和文人、文化進行深入考察和體悟之後創作的系列文化散文的結集。
全書以殘存的漫滅不清的斷垣殘簡為出發點,追述歷史現象,描繪文人行狀,解析文明興衰,感嘆文化命運,以感性的筆觸探討了文化與政治、文化與社會變革、文化與時代之間的關系。其中《寂寞的小石灣》描寫了那個天崩地坼的大時代的歷史和人物,對歷史和文明的關系作了獨具一格的文化闡釋。《小城故事》則通過對歷史和現實的哀怨故事的鋪陳,展示了中國文人在動盪時代的心理軌跡。《百年孤獨》則通過實業巨子盛宣懷的人生道路的抒寫,從文化層面上演示了中國近百年來民族工業所走過的艱難歷程——慷慨而悲涼。此外如《石頭記》《洛陽記》等,行文直指河洛文化的興衰,一唱三嘆,具有極強的歷史穿透力。
作者以敏銳的文化感悟所寫下的這組系列散文,既揭示中國文化的巨大內涵,使行將湮滅的文明碎片重現輝煌,同時也有助於當下進行的人文精神的反思與批判,有助於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建。
序
上海書店出版社的朋友來電說,《湮沒的輝煌》出版已屆十年,原先的出版合同諒已到期,希望接下去由他們來做。
我覺得這個「做」很有意思,就像木工瓦工說的那樣,有一種手工勞作的講究和用心細細的溫情,那意思不光是把書印出來,還包括策划、裝幀、宣傳造勢之類的一應事體。總之比出版更豐富,也更有人情味,一聽就讓你覺得很踏實。
擱下電話,我想,就讓他們「做」吧,十年過去了,一本書早已落盡鉛華,換一副行頭重出江湖也未嘗不可。
在人生的旅程中,十年不能算很長,但也絕對不能算短。這十年,我正值四十六歲至五十六歲,躑躅中年,雖然並未跨越不同的人生階段,但驀然回首,那種逝者如斯的況味便有如黃昏的細雨一般落在心頭。中年是人生的秋天,雖有些滄桑但還不至於悲愴,關於這個年齡段的男人的質地,余秋雨先生在《蘇東坡突圍》中有相當精彩的闡發,在那一組高屋建瓴般的余式排句中,我特別欣賞關於「厚實」和「從容」的表達,即「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和「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顏觀色的從容」。男人因厚實而從容,就如同女人因美麗而自信一樣,挺好!既無須聲張,亦無須對別人察顏觀色。我行我素,堂堂正正。這不是一種生命的智慧,而是一種生命的境界。對於男人來說,這是一段最重要的年月,蓬勃的青春活力尚未遠去,喧鬧的人生風景漸至歸於朴素寧靜,不知不覺地,鬢角上出現了白發,人變得散淡隨和了,也雍容大度了。且放慢行色匆匆的步履,豪情尚在,卻無復舊時;意氣j尤存,但決不「用事」。看淡了外在的事功,了己論成功還是失意都是生命的盛宴。黃山谷詩雲:「桃李春風一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他當時才四十歲,就過早地顯出一副滿面滄桑、老氣橫秋的樣子。年華似水,往事如煙,在世界上所有的權力中,時間的權力是絕對的權力。人的一生中能有幾個十年呢?以「十年」為單位來量度人生,就像以光年為單位量度太陽系一樣,實在經不住比划的。對於一個入是這樣,那麼對於一一本書呢?十年過去了,它會不會像一一個中年人的容顏那樣,被時間剝蝕,在歲月中慢慢風化?
至今擾記,耶位書店經理當初用上海話發布的預言。其時《湮沒的輝煌》剛剛出版,我應邀在上海准海路和南京東路書店簽售造勢。書店經理(記不清是哪一家書齒)是個很富於性格魅力的上海入,門檻既精,口才又好。為了強調某種意思,他常常喜歡在普通話中夾進幾個上海方言的單詞,雖有點賣弄,卻賣弄得優雅得體。那天晚上他陪我喝了一點酒,電就越發地雄論滔滔。有些話聽的時候雖然津津有味,甚至如醍醐灌頂,可時間一長也就淡忘了。唯有那兩句預言這些年來一直歷歷難忘。他說:「儂這本書啥辰光也不可能成為暢銷書,卻可以成為常銷書。」
……
我覺得這個「做」很有意思,就像木工瓦工說的那樣,有一種手工勞作的講究和用心細細的溫情,那意思不光是把書印出來,還包括策划、裝幀、宣傳造勢之類的一應事體。總之比出版更豐富,也更有人情味,一聽就讓你覺得很踏實。
擱下電話,我想,就讓他們「做」吧,十年過去了,一本書早已落盡鉛華,換一副行頭重出江湖也未嘗不可。
在人生的旅程中,十年不能算很長,但也絕對不能算短。這十年,我正值四十六歲至五十六歲,躑躅中年,雖然並未跨越不同的人生階段,但驀然回首,那種逝者如斯的況味便有如黃昏的細雨一般落在心頭。中年是人生的秋天,雖有些滄桑但還不至於悲愴,關於這個年齡段的男人的質地,余秋雨先生在《蘇東坡突圍》中有相當精彩的闡發,在那一組高屋建瓴般的余式排句中,我特別欣賞關於「厚實」和「從容」的表達,即「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和「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顏觀色的從容」。男人因厚實而從容,就如同女人因美麗而自信一樣,挺好!既無須聲張,亦無須對別人察顏觀色。我行我素,堂堂正正。這不是一種生命的智慧,而是一種生命的境界。對於男人來說,這是一段最重要的年月,蓬勃的青春活力尚未遠去,喧鬧的人生風景漸至歸於朴素寧靜,不知不覺地,鬢角上出現了白發,人變得散淡隨和了,也雍容大度了。且放慢行色匆匆的步履,豪情尚在,卻無復舊時;意氣j尤存,但決不「用事」。看淡了外在的事功,了己論成功還是失意都是生命的盛宴。黃山谷詩雲:「桃李春風一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他當時才四十歲,就過早地顯出一副滿面滄桑、老氣橫秋的樣子。年華似水,往事如煙,在世界上所有的權力中,時間的權力是絕對的權力。人的一生中能有幾個十年呢?以「十年」為單位來量度人生,就像以光年為單位量度太陽系一樣,實在經不住比划的。對於一個入是這樣,那麼對於一一本書呢?十年過去了,它會不會像一一個中年人的容顏那樣,被時間剝蝕,在歲月中慢慢風化?
至今擾記,耶位書店經理當初用上海話發布的預言。其時《湮沒的輝煌》剛剛出版,我應邀在上海准海路和南京東路書店簽售造勢。書店經理(記不清是哪一家書齒)是個很富於性格魅力的上海入,門檻既精,口才又好。為了強調某種意思,他常常喜歡在普通話中夾進幾個上海方言的單詞,雖有點賣弄,卻賣弄得優雅得體。那天晚上他陪我喝了一點酒,電就越發地雄論滔滔。有些話聽的時候雖然津津有味,甚至如醍醐灌頂,可時間一長也就淡忘了。唯有那兩句預言這些年來一直歷歷難忘。他說:「儂這本書啥辰光也不可能成為暢銷書,卻可以成為常銷書。」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