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家會傷人:揭示家庭中的心理真相

為何家會傷人:揭示家庭中的心理真相
定價:162
NT $ 141
  • 作者:武志紅
  • 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2007-05-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06286726
  • ISBN13:9787506286725
  • 裝訂:312頁 / 23 x 16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精選「健康·心理」專欄32篇闡述家庭教育與個人成長的文章,包括父母溺愛、高考壓力、青少年網絡成癮等方方面面的家庭問題。所取案例真實,分析透徹入理。專業的心理學原理與概念在作者筆下變得生動鮮活,足以被所有普通人理解、接受,進而促進為人父母者的成長,不讓家庭傷人的悲劇再次重演。

武志紅,1974年生,1992年考進北京大學心理學系,2001年獲得心理學系臨床心理學專業碩士學位,師從國內著名的心理治療學家錢銘怡教授。 碩士畢業後,進入《廣州日報》工作,目前主持《廣州日報》每周六見報的「健康·心理」專欄。
 

目錄

自序
寵愛自己——溺愛的心理真相
放縱型溺愛:最懶惰的愛
青少年太聽話不是優點
密不透風的「愛」源於自私
考試癮比網癮更可怕
教孩子知識,不如給孩子愛
父母,別把焦慮轉嫁給孩子
孩子「無意搗蛋」可能有內情
和孩子一起直面高考失利
高十二、初九與壓力
如何一年圓「北大夢」
媽媽的苦惱:我有個「壞」女兒
孩子有問題大人先自省
苦難的童年為「神經症」播種
幼年管教狠,長大愛自欺
嫁禍責任:邪惡的誕生
孩子為何把網絡當成「安全島」
父親太暴躁不是你的錯
孩子當不了家庭保護神
父母像小孩,兒女莫縱容
別拿自己的尺子量對方
不要把權力規則帶回家
男孩歸爸爸,女孩歸媽媽
分離:生命中永恆的主題
第一次分手都是心靈的修復
孩子,不該是你的最愛
你的戀愛,是不是為父母而談?
緣分=娶回「媽媽」,嫁給「爸爸」?
四年沒性愛,究竟錯在誰
慎防親密關系中的「洗腦」
小心!「沖喜」沖出精神疾病
2006年的6個愛的謊言
 

真相,是永遠的No.1。

一個社會如果習慣無視真相,就會偏離正常的軌道,演繹出一幕又一幕荒誕劇。一個人如果習慣無視真相,就會生出種種心理疾病。

然而,我們這個社會,恰恰很容易無視一個真相:我們之所以患上種種心理疾病,多數情況下都是先在家中受了傷。

家,常被我們用最詩情畫意的語言,描繪成玫瑰色的港灣甚至天堂。但實際上,家既是愛的最主要的傳遞者,也是恨的最主要的傳遞者。

家,分兩個,—個是我們與父母的原生家庭,—個是我們與配偶和孩子的新家。

那麽,愛和恨是怎樣在這兩個家中傳遞的呢?

途徑就是關系,即我們與父母的原生家庭的關系模式,傳遞到了我們與配偶和孩子的新家的關系模式中。

要打斷恨的傳遞的鏈條,就必須了解這個傳遞鏈條的規律。

心理學一個最基本的道理是,一個人的人格基礎是在6歲前形成。那麽,它是怎麽形成的呢?

是父母通過大棒教訓出來的,還是通過講道理教導出來的?都不是,而是通過父母與孩子的關系模式形成的。

我們常講教育方法。但其實,教育方法和教育內容固然重要,但都比不過父母與孩子的關系模式。

按照我的說法就是,孩子6歲前的父母或其他主要撫養者的形象,會被孩子內化成「內在的父母」,而孩子自己的形象,則會被內化為「內在的小孩」。

所謂的人格,就是「內在的父母」與「內在的孩」的關系模式,它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這個關系模式,不僅決定了—個人的心智模式,也決定了他的心理健康程度。因為,我們會將這個內在的關系模式,投射到我們與其他人、與社會乃至與世界的關系上去。

譬如,珠海女子魏娟,5年如一日的殘酷虐待小保姆蔡敏敏。她這樣做,其實不過是把內在的關系模式投射到她和小保姆的關系上而已。原來,她的原生家庭中,大人暴打孩子是習以為常的事,最終,她的內在的關系模式就是「內在的施虐的父母」以「愛」的名義折磨「內在的受虐的小女孩」。而在與小保姆的關系中,她以「內在的施虐的父母」自居,而將「內在的受虐的小女孩」投射到小保姆的身上。

魏娟沒有結婚,也沒有小孩。假若她有小孩,那麽她極有可能還會將這個關系模式轉移到她和孩子的關系模式上去。

由此,她的原生家庭的恨,就會在她新家中得以傳遞。

這本書中,講的全是婚姻和家庭,其中的所有故事,基本上都可以用這個道理去詮釋。

所以,我們必須懂得一點:如果父母真愛孩子,就要給孩子內心里種下—個良好的關系模式,讓孩子的「內在的小孩」和「內在的父母」這個關系模式和諧而健康。

怎樣做到這一點呢?

最基本的原則有兩個:愛和自由。即,一方面,父母給孩子充分的愛,另一方面,父母要給孩子自由。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