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切時代,人們看到許許多多人將奉神(devotion)理解為種種禮儀形式,而真正的虔誠,即領悟和美德從來不是大多數人的傳承和質素。對此,人們不可感到驚奇,其實這太符合人性的弱點了;我們接受外在者給予我們的印象,而內在者卻要求進行一場只有少數人才有力為之的討論。真正的虔誠在于信念和實際行動,與此相應,敬奉神的禮儀形式也具有雙重性質,此一些人目的在于儀式性行為,彼一些人卻著眼于信條。儀式近似善行,信條猶如真理的影子,或多或少在接近著純然的領悟。所有這些禮儀形式都是值得稱贊的,如果它們的發明者創造它們是為了將所摹仿者真正包含于內和表達于外的話,如果宗教儀式、教會禮節、宗教團體規定始終仿佛是為神的律法築成的一道籬笆以使我們遠離惡行、習慣于善者和熟悉美德的話。
《神義論》全書包括前言、緒論和正文三部分。在前言中,萊布尼茨解釋了他寫作《神義論》的原因和目的並描繪了全書的輪廓。正文由三部分構成︰上編、中編和下編。
上編的中心內容是對一切世界中最好可能的世界的命題的論證,並在此論證的基礎上辯明上帝之慈善和正義。中編論證了信仰與理性、自由與上帝的預先規定的一致。下編的論證主題是道德的惡與形體的惡,即罪與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