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高技術發展報告

2007高技術發展報告
定價:300
NT $ 261
  • 作者:中國科學院/編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7-03-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030186052
  • ISBN13:9787030186058
  • 裝訂:344頁 / 23 x 17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中國科學院面向公眾、面向決策人員的系列年度報告——《高技術發展報告》的第八本。全書在綜述2006年高技術發展動態的同時,以航空航天技術、海洋技術為主題,著重介紹航空技術發展新進展、航天技術發展新進展、海洋技術發展新進展、技術預見與高技術產業競爭力評價、高技術與社會等人們普遍關注的重大問題,提出促進中國高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思路和政策建議。

本報告有助於社會公眾了解高技術特別是航空航天技術和海洋技術的發展動態,可供各級領導干部、有關決策部門和社會公眾參考。
 

目錄

技術的進化與展望 (代序):路甬祥
前言
第一章 2006年高技術發展述評朱效民
第二章 航空技術發展新進展
2.1 航空材料研究新進展:益小蘇
2.2 航空動力技術新進展:劉大響 彭友梅
2.3 現代飛機制造技術新進展:范玉青
2.4 航空電子系統研究的新進展:金德琨 張彥仲
2.5 民用飛機設計技術新進展:崔德剛
2.6 航空安全技術研究新進展:姚紅宇 李福海 何鳴寒
第三章 航天技術發展新進展
3.1 空間探測技術研究新進展:劉振興
3.2 衛星通信技術研究新進展:曹桂興 郭今昌
3.3 衛星導航定位技術的新進展:施滸立
3.4 空間對地觀測技術研究新進展:李德仁 馬洪超
3.5 衛星應用技術及其產業化進展:王禮恆 閔桂榮 王彥廣
3.6 航天運載技術研究新進展:李東 程堂明
第四章 海洋技術發展新進展
4.1 海底資源勘察與環境監測技術研究新進展:楊勝雄 何高文 陳邦彥
4.2 我國深水油氣開發現狀與展望:曾恆一 謝彬
4.3 深海礦產資源開采技術研究新進展:陽寧 劉少軍
4.4 海水綜合利用技術研究新進展:惠紹棠 侯純揚 劉淑靜
4.5 海洋農業技術研究新進展:張國范
4.6 海洋藥物開發技術研究新進展:朱偉明 管華詩
4.7 海洋污染監測與控制技術研究新進展:丁德文 楊建強
第五章 技術預見與高技術產業競爭力評價
5.1 中國未來20年空間技術預見:穆榮平 任中保
5.2 中國航空航天器制造業國際競爭力評價:穆榮平 曲婉
第六章 高技術與社會
6.1 月球探測對推動科學技術創新與發展的作用:歐陽自遠
6.2 空間探索熱的理性反思:杜鵬
6.3 開發海洋能,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游亞戈
6.4 我國海洋環境保護立法的路徑選擇:劉惠榮
6.5 人類拓展活動空間及其倫理思考:李真真
第七章 專家論壇
7.1 中國深空探測發展展望與思考:葉培建 彭兢
7.2 我國發展航空技術的戰略思考:李天
7.3 我國海洋高技術發展的戰略思考:相建海 楊紅生
7.4 我國能源利用狀況和科學用能對策的思考:徐建中
7.5 關於建設集成電路產業強國的思考:王陽元 王永文
7.6 加速發展我國高性能計算的建議:賀賢土 趙世榮
 

我們生活的時代,是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時代,也是科學技術以前所未有的深度與廣度影響人類文明進程的時代。把握科學技術的本質特征,將有助於推動科學技術健康發展和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從進化的角度審視技術的歷程,有助於把握技術的本質,展望技術發展的未來。

生物的進化與技術的進化

150年前,英國博物學家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rain,1809~1882年)提出了「生物進化論」。今天,盡管人們在生物進化的某些科學問題上依然存在着爭議,盡管仍然有人企圖根據《聖經》來解釋生命的誕生、功能、習性和命運,然而,經過百余年的研究,人們對於生物進化的圖景、模式和機制已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多數人已經認同達爾文的進化理論。

按照達爾文的進化論,生命譜系經歷了起源、進化和滅絕的過程。生命在其進化的歷史長河中,通過漸進、突變、重組等方式,發生了與環境變化相適應的進化,適應環境的生命生存了下來,不適應的則被淘汰,從而使得生命呈現出從簡單到復雜、從單一到多樣的絢麗圖景。生物進化包括兩個重要方面:一是譜系的進化,這種進化使得后代與祖先既存在着相似性,又存在着差異性;二是生命的多樣性進化,這種變化使生物的種類、功能、習性等不斷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生命在進化過程中與環境相互作用,一方面環境影響着生命,並規定了進化的方向與極限;另一方面生命又對環境產生影響,與環境、特別是其中的某些要素及其他生命形成了協同共生關系,這種關系影響、甚至決定着共生各方的進化前景與模式,從而導致地球上不同區域生命進化的多樣性和不均衡性。

生命進化論改變了人們的生命觀和世界觀。進化論思想的核心是事物隨着時問和環境而變化,凡是具有時問、運動和相互作用屬性的事物,都可視為存在着進化的可能,例如宇宙、銀河系、太陽系和地球就發生着不斷的進化。自達爾文進化論問世以來,很多人類學家、歷史學家和社會學家也開始以進化的觀點來審視人類文明的發展,將其視為一種進化過程,從而誕生了社會進化的觀念和理論。

技術是人類生存發展的方式,是人類觀察、利用、開發和保護自然的過程。回顧技術發展的歷程可以發現,技術也經歷着無止境的進化過程。技術的進化是人類社會進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技術的進化與生命的進化具有某些相似的特性:

技術的進化歷經環境的選擇。技術也會經由漸變(改進)、突變(發明)、重組(系統集成)而發生變革和進化,並且經受社會與市場環境的選擇,適應社會與市場的技術得以傳承與發展,不適應的則被淘汰。影響技術進化的環境要素也很復雜,技術的發展不僅需要適應於人類的生產與生活,有時還要適應社會意識形態,包括宗教信仰與文化習俗等。例如,在古希臘文明時期,一些工匠就已發明了許多先進技術,但由於當時社會需求的局限,有些技術直到文藝復興時期才在歐洲傳播普及。又比如,根據一些研究經濟史和科技史的專家分析,16—17世紀時,阿拉伯地區和中國已經基本具備了工業革命的科技基礎,但是由於政治與經濟制度等因素的限制,致使科學革命和工業革命最終發生在「文藝復興」后的歐洲。

技術的進化經歷了漸變與突變的過程。技術的進化也像生命進化一樣,經歷了從簡單到復雜的過程。隨着人類需求的提升,以及人類知識的發展與普及,技術進化向着結構精細化、功能多樣化和使用便捷化方向發展。技術的進化既存在着漸變性,也存在着突變性,並呈現出時空進程與分布的不均衡性。在人類歷史的不同階段,曾經出現過不同的技術進化中心。在以雅典為中心的古希臘文明產生之前,埃及、兩河流域、印度德干地區和恆河流域,以及古代中國等,都曾經產生出豐富的技術創新成就。從公元前5世紀到公元2世紀左右,古希臘和古羅馬文明異軍突起,不僅影響到歐洲,而且影響到了埃及、兩河流域和波斯地區。從公元5—15世紀,歐洲則進入了技術發展相對停滯的中世紀。其問(公元9~12世紀),阿拉伯文明開始在近東、中亞和南歐等地區產生重要影響,阿拉伯人不僅創造出豐富的技術文明,而且發揮了東西方技術交流的橋梁作用,將先進技術傳播到歐洲和亞洲等地區。中國從公元3~18世紀,一直在相對封閉的情況下創造並延續着燦爛的文明。到了17世紀科學革命和18世紀工業革命時期,歐洲成了技術的中心,自此,歐洲的先進技術開始向全世界擴散,使得技術進化的速度也越來越快。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