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司鼓藝術與技巧

京劇司鼓藝術與技巧
定價:138
NT $ 120
  • 作者:楊曉輝
  • 出版社:中國戲劇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7-0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104024441
  • ISBN13:9787104024446
  • 裝訂:平裝 / 232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京劇司鼓和京劇表演藝術的唱、念、做、打(舞)有著不可分離的密切關系,司鼓作為京劇伴奏樂隊的領奏和指揮者,掌握著舞台表演的氣氛和節奏。長期以來,許多老一輩的藝術家致力于舞台伴奏並悉心鑽研,使得京劇司鼓藝術成為京劇音樂的重要學科,也留下了寶貴的遺產。

司鼓藝術的基礎是司鼓的各種技巧,學習司鼓必是從打擊樂(大鑼、鐃鈸、小鑼)學起,掌握了基本的鑼鼓,然後練手腕,練各種鼓點,進而學習鑼鼓點的領奏方法,就是俗稱“開、收”方法,再進而學習唱腔、曲牌(各種曲牌)的領奏,伴奏方法,學習劇目,學習各種不同行當,不同流派的劇目等等。

所有這些要學習的內容中都有技巧,因為司鼓的指揮主要是通過直接參與演奏的鼓點來實現的,不論是鑼鼓、唱腔,還是各種曲牌,都要打出點子來,這些從基礎上說都是司鼓的技巧。

然而在掌握技巧的同時,司鼓必須把自己的領奏和指揮溶入整個樂隊對舞台表演藝術的伴奏、烘托。使技巧上升為藝術,這應該是每個從事京劇伴奏的樂手的追求。

這本《京劇司鼓藝術與技巧》力求通過對前輩藝術家、作者的各位老師的藝術和經驗的歸納以及這些年舞台和教學實踐的體會,把京劇司鼓藝術與技巧盡可能地條理化、理論化,既講清楚技巧的運用如何規範、合理,又提醒學習司鼓的青年樂手要追求技巧與舞台表演藝術的一致,說到底,司鼓藝術是依附于京劇舞台表演藝術的。
 

目錄

我所認識的楊曉輝(代序)
緒論
第一章 司鼓與演員的配合
一、要掌握鑼鼓
二、深入理解鑼鼓的作用
1 連接唱念和伴奏身段
2 烘托氣氛
3 貫串節奏
三、劇情‧人物‧人物內心
第二章 鑼鼓點的不同打法和鑼鼓的不同用法
一、鑼鼓點的不同打法
二、鑼鼓的不同用法
1 由于演員流派的不同而導致鑼鼓打法的不同
2 鼓師自身師承的不同
3 鼓師主動地求變
4 避免鑼鼓運用不當
第三章 司鼓與京胡的配合
一、鑼鼓與唱腔(過門)的餃接
1 散板、搖板類鑼鼓的使用
2 慢板、原板類鑼鼓的使用
3 餃接的節奏掌握
二、關于唱腔過門鼓套子的補充
1 鼓套子的變化、組合
2 演奏的力度對比
3 一些比較細微的要求
三、關于胡琴曲牌
1 入法
2 鼓套子
3 收法
4 轉法
第四章 嗩吶曲牌
一、嗩吶曲牌的種類及使用
1 不帶唱詞的清牌子
2 帶唱詞的混牌子
3 帶唱詞的清牌子
4 雜類
二、嗩吶曲牌的鑼鼓打法與結構
1 清牌子的領法及鼓套子
2 混牌子的鑼經及領法
3 混牌子的鑼經結構分析
第五章 京劇鑼鼓干牌子
一、干牌子的來源
二、干牌子的一般用法
三、干牌子的鑼鼓結構
﹝附﹞三十六例干牌子樂譜及曲詞
附錄
“一鑼”配合念白的用法
京劇打擊樂的韻味
後記
 

楊曉輝是上海人,比我小九歲。我一見到上海人話就多一些,記得十幾年前在一次當完評委一起乘火車返程的途中,他和我談了不少對京劇乃至對各種藝術的見解,我發現他知識淵博,對事業認真執著,而且充滿了雄心壯志。

後來又听說他數次赴台灣講學,十分成功。所到之處,無不受到熱烈歡迎、交口稱譽。合並後的國光劇團藝術總監貢敏先生和劇團負責人之一、戲劇博士朱芳慧女士等都對他大加贊賞,稱他“學識淵博,技藝精湛,對青年演員和學生幫助甚大……”

鼓師出書,鳳毛麟角,因為京劇音樂是處于伴奏位置,沒捧上“好角兒”,無論是鼓師、琴師均難以出名。因為人們通常總是從先認識舞台上那個“角兒”然後再聯想到鼓師和琴師的。可是楊曉輝卻走了一條自己的路。

楊曉輝12歲入中國戲曲學校,師從王誠、劉越、劉宗聲、閻寶泉、白登雲等老師,為他的司鼓打下了極好的基礎。1969年到1 971年他又在中央音樂學院進修西洋作曲技術與理論。經過幾十年的舞台實踐,如今楊曉輝是可以自己創作,自己排練、指揮的一個難得的全面人才!許多與之合作過的導演、演員都說︰不論是排新戲還是整理傳統戲,只要有曉輝在就放心了;音樂、唱腔、鑼鼓不管哪方面的問題,只要交給他總會解決而且解決得令人滿意。欣聞他這幾年作品不斷,《海州灣》、《長劍歌》、《閃閃的紅星》、《培爾‧金特》、《牆頭馬上》等等,既有現代的,又有古代的,他的音樂才華在更大範圍展露出來。我听過他在京劇《江姐》中創作的部分唱腔,既有人物性格又有時代氣息,而且好听,確實不錯。

司鼓藝術,繁難復雜。要能全面掌握劇情、人物、唱腔節奏等,還要體現流派特點,把握舞台整體氣氛、節奏,鼓師是樂隊伴奏的指揮和核心。不少鼓師會打、會說就是不會寫,不會歸納總結。十幾年前,楊曉輝第一次“把司鼓伴奏京劇唱腔的鼓套子這一繁難多變的技巧,以文字的形式進行了系統性、規範性、理論性、科學性的總結與闡述”(關雅濃語),這無疑是一次有意義的、開拓性的探索!

第一本書出版後,深受好評和歡迎,再版後也已銷售一空。十幾年後,曉輝又寫出了《京劇司鼓藝術與技巧》,比較全面地闡述了司鼓各個領域的技巧,有很強的可操作性與實用性;同時又著重強調︰技巧是為舞台表演服務的,司鼓藝術是舞台表演藝術的一部分。他的這個觀點滲透于全書的每一部分內容之中,我認為這是非常正確而且非常有價值的。他的書,既是司鼓教材,又是研究論文,無形中把一向被視為很土的、很民族的京劇伴奏推向了理論和科學的殿堂,提升了它的藝術層次。

為書寫序,為數不多。台灣觀戲專家李能宏先生的《戲言言戲》出了兩集,我為他寫了兩集的序。為曉輝寫序,知識有限,就以此“淺見”代序,望讀者見諒。

孫毓敏 2006年6月22日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