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外記》《采訪二記》《采訪三記》加上《采訪新記》,合起來就是曹聚仁先生的“采訪”系列了。這次依據新加坡的創墾出版社地世紀50年代版本刊本,為大陸簡體初版。
“采訪”系列的六七十萬文字,是曹聚仁先生自1950年從上海到香港後的五六年當中最重要的寫作。書中記錄了他四十歲前後至五十歲前後的人生變化,記錄了他從抗戰到內戰時期的采訪經歷和所見所聞,也記錄了他在大時代巨變的驚濤駭浪中的彷徨、復雜心緒。
要了解他,不能不細讀他的“采訪”。以時間劃分,《采訪外記》以抗日戰爭“八年生活為第一段落”,以中日戰爭為主線,兼及國共兩黨間的分合恩怨,應是1953年前後所寫;接著的《采訪二記》,寫的是國共內戰時期兩條戰線上的戰事與各談,兼及民主黨派的活動。以“采訪”作為書題,當然與新聞采訪相關,是要留下一點“舊事陳跡”,給下一代的青年作參考。但綜觀全書,卻有著回憶錄的味道。他晚年正式寫回憶錄《我與我的世界》時,就把《采訪外記》中的一些內容和章節納入其中。
曹聚仁(1900-1972),字挺岫,浙江浦江人(出生地蔣畈村現劃屬蘭溪)。中國現代作家、學者、記者。浙江第一師範學校畢業。1921年到上海教書,後任上海大學、暨南大學、復旦大學等校教授,並從事寫作,以散文創作立足文壇。30年代初主編《濤聲》、《芒種》等刊物。1937年抗戰開始,從書齋走向戰場,任中央通訊社戰地特派記者,曾采訪淞滬戰役、台兒莊戰役及東南戰場,並主持《正氣日報》編務。抗戰勝利後回上海,在大學任教,並從事新聞工作。1950年到香港,為多家報刊撰寫專欄文章,並參與主辦《循環日報》、《正午報》。1956年後,曾數次回大陸采訪,並致力一祖國統一大業。1972年7月病逝于澳門。一生著述逾四千萬言,生前出版成書約七十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