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摘要:
中國經濟失衡根源在增長方式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敬璉認為,包括內外收支不平衡在內的中國宏觀經濟出現問題,最深刻的根源還在於增長模式問題。
調整利率、匯率等問題雖然可以在短期內使問題得到緩解,但從長期來說,如果不能改變增長模式,中國的經濟問題很難解決。
據介紹,我國原來的增長模式主要靠資本投入來實現經濟增長。這種模式最初被先行的工業化國家英、美、法等國采用,但到了19世紀後期第二次產業革命發生以後,這些就轉向了靠技術進步和效率提高所支撐的現代經濟增長模式。投資拉動型增長模式帶來的後果是,投資不斷增加,產能不斷增加,但最終消費是萎縮的。改革開放以後,我
國認識到了這一模式後果的嚴重性,開始采用出口導向的經濟增長模式。
「但增長方式的問題並沒有從理論上和政策上根本解決,以至於『十一五』規划再次提出要改變增長方式。」吳敬璉介紹,用出口導向政策解決內需不足問題,能夠在一段時期起作用,但是很快出現了一個問題:因為出口導向政策執行得很好,我國收匯很多,形成了對於本幣升值的壓力;而與出口導向政策配套的外匯政策有一個特點,就是要把本幣低估,不能讓人民幣升值。其結果是中央銀行介入,收購美元,把人民幣壓住不升值,維持出口導向政策的運轉。
吳敬璉透露,去年央行平均每年收購6億多美元;而今年上半年,這個數字達8億美元。中央銀行每向經濟體系注入1元,則通過眾多銀行的放大效應,流通貨幣的量將增加數元,這就是貨幣乘數。現在的貨幣乘數接近5,這相當於每天貨幣購買力增加300億元。目前銀行存差(存款和貸款差)達10.5億元。
「流動性如此之多,到處都是錢,難免會導致其他問題。」吳敬璉以房地產行業為例說,「現在房屋空置率越來越高,說明投資買房的人太多,資金在尋找出路;但其後果
是,真正需要住房的人買不起房,經濟問題變成了社會問題。也許我們有辦法把房價壓住,但壓房價的同時應給貨幣找個出路。」
吳敬璉指出:「雖然『十一五』已經決定了我們一定要轉變增長方式,可是做起來很難,因為一方面它會影響現在已經形成的利益格局;另一個方面,要轉變增長方式,根本問題是體制問題。不改體制,只是號召,可能會使一些具體措施與目標背道而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