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近代”在以往長時期中是用來指自鴉片戰爭至五四運動以前這一段歷史;但由于歷史進程的延伸,近些年來又每被用以指鴉片戰爭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的歷史。
本書對近代史學的論述力求做到︰揭示出近代史學發展最主要的特點和優點,是史學與救亡圖強愛國主義思潮的緊密聯系,如實地反映近代史家深切關注民族命運、社會進步的情懷,深入地挖掘他們在史學主張和史書著述上的成就,實事求是地作出分析和評價。
研究工作必須建立在扎實可靠的史料基礎上,盡可能充分佔有材料,審慎地釋讀材料,做好個案研究,同時要寫出近代史學演進的脈絡,勾畫出它發展的輪廓。
目錄
第一章 時代劇變推動下近代史學的發軔與演進
第一節 民族危機的緊迫感與救亡圖強史學的勃興
第二節 維新變法醞釀發動與近代歷史變易觀和進化論的傳播
第三節 封建帝制崩潰前後“新史學”的倡導和推進
第二章 龔自珍的社會歷史觀
第一節 對危機時代的敏銳反映
一、激烈批評專制制度的腐朽
二、大力針砭空疏學風 倡導學術經世
第二節 改造公羊學說 構建變革的歷史哲學
一、“治世—衰世—亂世”
二、“少年《尊隱》有高文”
第三節 樸素的古代社會進化觀
一、探求上古文明之起源
二、駁“嚴夷夏之大防”的迂見
第四節 擅長西北邊疆史地研究
第三章 魏源︰近代史開端時期杰出的史學家
第一節 魏源的歷史變革思想
一、警告衰世的到來
二、倡導經世學風
三、進化的變革的哲學觀
第二節 《聖武記》對清代盛衰的探索
一、探索清朝統治的盛衰
二、對邊疆民族問題的記述
三、總結軍事指揮上的成敗得失
四、《聖武記》在歷史編撰和歷史文學上的成就
五、比較和局限
第三節 《海國圖志》︰愛國主義的名著
一、嘔心瀝血總結歷史經驗
二、“師夷之長技以制夷”——近代向西方尋找真理的起點
三、《海國圖志》的編撰特點
四、《海國圖志》的深遠影響
第四節 《道光洋艘征撫記》對當前“活的歷史”的記載
一、著述的勇氣
二、具有鮮明愛國思想的信史
三、與歪曲歷史的記載相對比
第五節 《元史新編》的史學價值
第四章 徐繼畬、梁廷�、夏燮的史學
第一節 徐繼畬《瀛寰志略》的特色
一、著述背景與機遇
二、近代中國人了解世界的起點
三、與《海國圖志》的比較
第二節 梁廷�︰《夷氛聞記》和《海國四說》的史學價值
一、《夷氛聞記》的愛國御侮思想
二、《夷氛聞記》的史料價值
三、《海國四說》對外國知識的介紹
第三節 夏燮的史學成就
一、“瀝血叩心,憂危入告”的著述精神
二、歌頌愛國軍民 揭露投降派罪行
三、編撰《明通鑒》 總結歷史教訓
第五章 邊疆歷史地理學的興起
第六章 19世紀70至80年代的史學思想和史學成就
第七章 戊戌維新時期歷史觀的新進展
第八章 梁啟超︰“新史學”思潮的出色代表
第九章 夏曾佑《中國古代學》的成就
第十章 20世紀初宣傳革命的歷史思想
第十一章 近代時期其他史學著述
第十二章 傳統史學向近代史學轉變的內在動力、時代條件和學術機遇
第十三章 中國史學近代化新格局的創闢
後記
第一節 民族危機的緊迫感與救亡圖強史學的勃興
第二節 維新變法醞釀發動與近代歷史變易觀和進化論的傳播
第三節 封建帝制崩潰前後“新史學”的倡導和推進
第二章 龔自珍的社會歷史觀
第一節 對危機時代的敏銳反映
一、激烈批評專制制度的腐朽
二、大力針砭空疏學風 倡導學術經世
第二節 改造公羊學說 構建變革的歷史哲學
一、“治世—衰世—亂世”
二、“少年《尊隱》有高文”
第三節 樸素的古代社會進化觀
一、探求上古文明之起源
二、駁“嚴夷夏之大防”的迂見
第四節 擅長西北邊疆史地研究
第三章 魏源︰近代史開端時期杰出的史學家
第一節 魏源的歷史變革思想
一、警告衰世的到來
二、倡導經世學風
三、進化的變革的哲學觀
第二節 《聖武記》對清代盛衰的探索
一、探索清朝統治的盛衰
二、對邊疆民族問題的記述
三、總結軍事指揮上的成敗得失
四、《聖武記》在歷史編撰和歷史文學上的成就
五、比較和局限
第三節 《海國圖志》︰愛國主義的名著
一、嘔心瀝血總結歷史經驗
二、“師夷之長技以制夷”——近代向西方尋找真理的起點
三、《海國圖志》的編撰特點
四、《海國圖志》的深遠影響
第四節 《道光洋艘征撫記》對當前“活的歷史”的記載
一、著述的勇氣
二、具有鮮明愛國思想的信史
三、與歪曲歷史的記載相對比
第五節 《元史新編》的史學價值
第四章 徐繼畬、梁廷�、夏燮的史學
第一節 徐繼畬《瀛寰志略》的特色
一、著述背景與機遇
二、近代中國人了解世界的起點
三、與《海國圖志》的比較
第二節 梁廷�︰《夷氛聞記》和《海國四說》的史學價值
一、《夷氛聞記》的愛國御侮思想
二、《夷氛聞記》的史料價值
三、《海國四說》對外國知識的介紹
第三節 夏燮的史學成就
一、“瀝血叩心,憂危入告”的著述精神
二、歌頌愛國軍民 揭露投降派罪行
三、編撰《明通鑒》 總結歷史教訓
第五章 邊疆歷史地理學的興起
第六章 19世紀70至80年代的史學思想和史學成就
第七章 戊戌維新時期歷史觀的新進展
第八章 梁啟超︰“新史學”思潮的出色代表
第九章 夏曾佑《中國古代學》的成就
第十章 20世紀初宣傳革命的歷史思想
第十一章 近代時期其他史學著述
第十二章 傳統史學向近代史學轉變的內在動力、時代條件和學術機遇
第十三章 中國史學近代化新格局的創闢
後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