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書是一部世界水平的專題研究,它成功地利用網絡和電子數據庫,博采窮搜各種語文的原始資料和近代著述,在國史專題領域之內,本書所引1099種,數據之多,可能是一紀錄。惟有在如此豐富多彩的史料基礎之上,作者才能充分表現歷史視野的遼闊和文獻詮釋的深度。作者「語多逾格,情則剴切」的《自序》尤其值得細讀反思。
此書體大思精,既有整體觀察,又有嚴密考證,引用資料之豐富,更令人望洋興嘆,必可傳世,可以預卜,論魏學濂兩極評價,頗能持平,心存恕道,此即章學誠所謂「史德」也!
本收對史料的搜求及考證,突破前人窠臼,是同行的海內外學者很難企及的。作者所提倡的「e-考據」勢將成為一股風潮,更指出前人所未能提出的第一代中國天主教徒的最大困境——娶妾問題。此書理性與感性兼備,既具有科學家的精確,也有真正史學家所應具備的詩意。總之,此書是一精品,超越前人甚多,肯定今後此領域的人都必須以此書作為很重要的參考依據。
本書資料翔實,且迭有新史料被發現,從而使書中對有關人和事的考證相當精實,在此基礎上所發議論也新見迭出,十分精彩,是一部在觀點、材料與研究方法上都有創新的學術力作。本書也將把明清天主教入華史的研究,提升到一個很高的新水平。
目錄
自序
第一章 大航海時代中的十字架
第二章 天主教徒瞿汝夔及其「家難」
第三章 「泰西儒士」與中國士大夫的對話
第四章 儒家化的天主教徒:以王徵為例
第五章 忠孝牌坊與十字架:魏學濂其人其事考
第六章 鼎革世變中的天主教徒韓霖
第七章 《鐸書》:裹上官方色彩的天主教鄉約
第八章 明清天主教在山西絳州的發展及其反彈
第九章 南明重臣對天主教的態度
第十章 南明永歷朝廷遣使歐洲考
第十一章 「中國禮儀之爭」被忽略的聲音
第十二章 明末清初「帝天說」所引發的論爭
第十三章 「兩頭蛇族」的宿命
大事年表
傳教士姓名對照表
參考文獻
索引
第一章 大航海時代中的十字架
第二章 天主教徒瞿汝夔及其「家難」
第三章 「泰西儒士」與中國士大夫的對話
第四章 儒家化的天主教徒:以王徵為例
第五章 忠孝牌坊與十字架:魏學濂其人其事考
第六章 鼎革世變中的天主教徒韓霖
第七章 《鐸書》:裹上官方色彩的天主教鄉約
第八章 明清天主教在山西絳州的發展及其反彈
第九章 南明重臣對天主教的態度
第十章 南明永歷朝廷遣使歐洲考
第十一章 「中國禮儀之爭」被忽略的聲音
第十二章 明末清初「帝天說」所引發的論爭
第十三章 「兩頭蛇族」的宿命
大事年表
傳教士姓名對照表
參考文獻
索引
序
1987年,當我決定從一位無線電天文學家轉行進入史學領域時,只想到鑽研天文學史。因此曾有一段時期努力爬梳並分析中國古代一些特殊的天象紀錄,研究成果還算豐碩,也曾刊登在《科學》(Science)及《自然》(Nature)等權威的學術期刊上。
1990年,專治秦漢制度史的榮干(1907—2003)院士來新竹清華訪問,演講內容論及歷史研究中相當重要但卻受人忽視的四大支柱:官制、地理、歷法和訓詁。十五年之後重新省思這些支柱,雖然自己的功力仍有昕不逮,但體會卻益深。當時勞先生曾應大家的要求留下墨寶,他也寫了一幅字給我,內容是:「歷史是不是科學,一直在爭論中。不過,不論是歷史或者科學,都是循著嚴肅的道路,尋求正確的結論。」對照自己的學習歷程,當時還頗覺貼切,此因史學與科學的研究方法均同樣強調客觀理性與邏輯分析。
天文和歷史這兩學科的本質尤其接近,都期盼能還原異時空之下已經發生的事情,只不過尺度和對象不同而已。由於天文學家不太可能完鍪獲知星空中各種或大或小的環境參數,而歷史學家也不可能具體掌握包括個人、社會和大自然在內的種種因素,再加上時間永不可能回溯,此致,每件宇宙的天象或人類的史事,原則上都是獨一無二的。雖然天文學家和歷史學家都努力去追索事件發生的因果關系,並探尋其規律,但也都得要面對許多的「特例」或「巧合」。
筆者在轉行之初所關心的古代天象紀錄,主要是處理物質世界中的課題,但從1990年研究清初欽天監(由西洋耶穌會士和中國天主教徒主導)中所發生的「歷獄」起,開始接觸到異文明碰撞所產生的糅合(hybrid-ity)與沖突(conflict)等議題,自此,個人的研究領域逐漸從內史取向的天文學史,步入所謂的「社會天文學史」,接著,又進入天主教史的范圍,也日益感受到史學與科學的分際:雖然兩者均強調客觀理性的推論過程,但史學研究有時還得要追索人的內心世界,並嘗試融入更多的人文關懷,甚至也容許撰寫者個人情感的適當抒發。
過去十多年間,筆者針對中國天主教史業已發表約四十篇論文。雖然對奉教、友教或反教人士的生平事跡以及相關史事的研究,常力求能言人所未言,但因受限於論文的篇幅,常覺得自己的研究是割裂的,較缺乏整體性。由於自我期許接下來能從先前治中國天主教史所積累的基礎出發,向外開展至明清史、亞洲史、甚至世界史的范圍,故藉此書的編纂強迫自己對先前的研究進行一整理和小結,作為個人學術生涯中一塊小小的四等三角點。
本書中所收納的課題,雖然有近四分之三屬於自己先前的研究范圍,但筆者在此不止於就原先發表的論文略加編次或刪改字句,亦嘗試根據學界最新的研究以及新過眼的重要原始文獻,進行大程度的增訂或重寫。又因天主教入華只是近代歐洲海權擴張的一支插曲,故在編寫此書時,亦努力將觸角延伸到中國以外的世界,希望能提供讀者一個較為寬廣的歷史視野。
┅┅
1990年,專治秦漢制度史的榮干(1907—2003)院士來新竹清華訪問,演講內容論及歷史研究中相當重要但卻受人忽視的四大支柱:官制、地理、歷法和訓詁。十五年之後重新省思這些支柱,雖然自己的功力仍有昕不逮,但體會卻益深。當時勞先生曾應大家的要求留下墨寶,他也寫了一幅字給我,內容是:「歷史是不是科學,一直在爭論中。不過,不論是歷史或者科學,都是循著嚴肅的道路,尋求正確的結論。」對照自己的學習歷程,當時還頗覺貼切,此因史學與科學的研究方法均同樣強調客觀理性與邏輯分析。
天文和歷史這兩學科的本質尤其接近,都期盼能還原異時空之下已經發生的事情,只不過尺度和對象不同而已。由於天文學家不太可能完鍪獲知星空中各種或大或小的環境參數,而歷史學家也不可能具體掌握包括個人、社會和大自然在內的種種因素,再加上時間永不可能回溯,此致,每件宇宙的天象或人類的史事,原則上都是獨一無二的。雖然天文學家和歷史學家都努力去追索事件發生的因果關系,並探尋其規律,但也都得要面對許多的「特例」或「巧合」。
筆者在轉行之初所關心的古代天象紀錄,主要是處理物質世界中的課題,但從1990年研究清初欽天監(由西洋耶穌會士和中國天主教徒主導)中所發生的「歷獄」起,開始接觸到異文明碰撞所產生的糅合(hybrid-ity)與沖突(conflict)等議題,自此,個人的研究領域逐漸從內史取向的天文學史,步入所謂的「社會天文學史」,接著,又進入天主教史的范圍,也日益感受到史學與科學的分際:雖然兩者均強調客觀理性的推論過程,但史學研究有時還得要追索人的內心世界,並嘗試融入更多的人文關懷,甚至也容許撰寫者個人情感的適當抒發。
過去十多年間,筆者針對中國天主教史業已發表約四十篇論文。雖然對奉教、友教或反教人士的生平事跡以及相關史事的研究,常力求能言人所未言,但因受限於論文的篇幅,常覺得自己的研究是割裂的,較缺乏整體性。由於自我期許接下來能從先前治中國天主教史所積累的基礎出發,向外開展至明清史、亞洲史、甚至世界史的范圍,故藉此書的編纂強迫自己對先前的研究進行一整理和小結,作為個人學術生涯中一塊小小的四等三角點。
本書中所收納的課題,雖然有近四分之三屬於自己先前的研究范圍,但筆者在此不止於就原先發表的論文略加編次或刪改字句,亦嘗試根據學界最新的研究以及新過眼的重要原始文獻,進行大程度的增訂或重寫。又因天主教入華只是近代歐洲海權擴張的一支插曲,故在編寫此書時,亦努力將觸角延伸到中國以外的世界,希望能提供讀者一個較為寬廣的歷史視野。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