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因著作集︰第四卷

蒯因著作集︰第四卷
定價:468
NT $ 407
 

內容簡介

本書共6卷,大致按年代順序編輯而成。但出于各卷篇幅方面的考慮,有時也打破了這種順序。

本卷為第四卷,包括三部論著︰《從邏輯的觀點看》(1953),《詞語和對象》(1960),以及《批稱之根》(1974)。

第一部是蒯因最有影響的一本論文集,收入《論何物存在》、《經驗論的兩個教條》等9篇論文,主要探討本體論承諾、分析性、意義、共相等問題,對分析命題和綜合命題的區分以及還原論這兩個傳統觀點做了有力批駁。

第二部是蒯因哲學的代表作,對前一本書中提出的論點做了重大發展,在“徹底翻譯”的語境中,闡述和論證了翻譯的不確定性、指稱的不可測知性、本體論的相對性等重要論題。

第三部詳細闡述了作者的指稱發生理論,是對《語詞和對象》等著作中的觀點的進一步發展。
 

目錄

從邏輯的觀點看
一 論何物存在
二 經驗論的兩個教條
三 語言學中的意義問題
四 同一性、實指和實在化
五 數理邏輯的新基礎
六 邏輯與共相的實物化
七 略談關于指稱的理論
八 指稱和模態
九 意義和存在推理
本書各篇文章的由來
參考書目
索引
譯後記
語詞和對象
前言
第一章 語言與真理
第二章 翻譯和意義
第三章 指稱的個體發生史
第四章 指稱之異常多變
第五章 嚴格規整化
第六章 逃離內涵
第七章 本體論的判定
參考書目
索引
後記
指稱之根

導言
第一部分 感知與學習
第二部分 進入語言
第三部分 指稱對象
參考文獻
索引
 

本書中有些文章曾在雜志上全文發表過;有些則在不同程度上都是新作。貫穿全書的論題主要是兩個,一個是意義問題,尤其是與分析陳述的概念有關的意義問題。另一個是本體論許諾的概念,尤其是與共相問題有關的本體論許諾的概念。

先前已發表過的幾篇文章收入在這個集子中似乎是必要的,不過它們又提出了雙重的問題。一是這些文章有重復之處,正如許多文章要寫得能使讀者不用多跑圖書館去查閱資料就會有重復一樣。二是這些文章中有些部分我已逐漸認識到表述得不好,或者比較糟。結果,有些文章似乎可以保證說是在原來題目下全盤重印,而另一些文章則不得不加以刪削,剔摘,用新的材料來摻和、補充,不得不按照新的統和分的原則重新分篇,並冠以新的題目。那些並非新作的文章的出處,請參見本書末“本書各篇文章的由來”。

我在開頭所說的兩個主題,在本書中是愈益借助于邏輯的專門技術來研究的。因此,為了使讀者在邏輯方面有一點基本的技術準備,必須使這兩個主題的研究暫時中斷一下,在書的中間插入了一些邏輯方面的內容。《數理邏輯的新基礎》一文就是為此目的而重印的,當然也有其本身的原因。因為這篇文章在後來的文獻中一直被提到,而且人們仍在不斷地索取它的摘印件。這次重印也提供了一個補充的機會,可以談及後來的一些發現並把《數理邏輯的新基礎》一文中的系統同其他集合論聯系起來。不過,在這里插入純粹的邏輯問題總是保持在一定範圍之內的。

正如在本書末所詳細說明的,本書內容大都是根據在《形而上學評論》、《哲學評論》、《哲學雜志》、《美國數學月刊》、《符號邏輯雜志》、《美國科學院會刊》和《哲學研究》等刊物上發表的文章重印或改寫的。承蒙這七家刊物的編者的明尼蘇達出版社允許再次利用這些材料,我謹表示謝意。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