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與戲劇的關系源遠流長,神仙方術孕育了中國戲劇的雛形,道教為後世戲劇提供了人物、題材、主題的基本來源和范式。元代誕生了道教文學的重要體裁——神仙道化劇,創作及其繁榮,這是道教對戲劇產生的最大、最直接的影響。明清時期,道教與戲劇的關系問題不如元代那樣集中、線索單一而清新,呈現出紛繁復雜的局面。
本書從總體上探討了明清時期道教重要的文化現象,如三教合一、勸善書的傳播、道教法術等與戲劇的關系;對重點劇作家、作品作了深入而全新的闡釋;還對一些專題,如八仙戲劇、戲神和道情藝術等進行了探討。通過上述研究,對於深刻認識明清道教發展流變的內在特點及其重要道教現象的實質,以及全面把握明清戲劇作品風貌具有一定意義。
目錄
序
引言
第一章 明清道教與戲劇總論
第一節 儒釋道「三教合一」思想與明清戲劇
一 明清之際「三教合一」思想簡述
二 明清劇作家「周流三教」
三 三教雜糅合一是明清戲劇的基本面貌
四 「三教合一」的經典大戲——鄭之珍《新編目連救母勸善戲文》
第二節 輔教風化勸善於戲——道教勸善書與明清戲劇
一 道教勸善書對明清戲劇創作的影響
二 戲劇是道教勸善書傳播的重要媒介
第三節 道教法術與明清戲劇
第二章 神仙道化劇在明清時期的沿襲與發展
第一節 神仙道化劇在明前期的沿襲與嬗變
一 賈仲明、谷子敬等由元入明作家的創作
二 明皇室成員的傾仙慕道與明初葉神仙道化劇的繁榮
第二節 道教與徐渭、葉小紈等明中後葉雜劇家的創作
第三節 明代無名氏神仙道化劇的崇道與濟世主題
第四節 清代神仙道化劇簡述
第三章 超凡入聖與人欲橫流——道教與明清傳奇
第一節 超凡人聖——崇道濟世的神仙道化傳奇
第二節 「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道教神仙故事傳奇
第四章 道教與地方戲的結合——明末清初道情戲的繁榮
第一節 道情的形成發展概述
第二節 明末清初道情戲的繁榮
一 明末清初文人道情的發展
二 戲曲道情的形成與發展
第五章 八仙與明清戲劇
第一節 八仙信仰的形成
一 八仙信仰的形成
二 八仙人物考辨
第二節 八仙信仰與明清戲劇
一 明代八仙戲劇
二 清代八仙戲劇
第六章 道教與傳奇巨擘湯顯祖
第一節 道教生命哲學與湯顯祖的自由生命意識
一 家學淵源和社會風尚
二 戲劇創作中的仙道思想
三 道教生命哲學與湯顯祖的自由生命意識
第二節 戲神之祭——湯顯祖《宜黃縣戲神清源師廟記》
一 戲神考辨
二戲神之祭
參考文獻
後記
引言
第一章 明清道教與戲劇總論
第一節 儒釋道「三教合一」思想與明清戲劇
一 明清之際「三教合一」思想簡述
二 明清劇作家「周流三教」
三 三教雜糅合一是明清戲劇的基本面貌
四 「三教合一」的經典大戲——鄭之珍《新編目連救母勸善戲文》
第二節 輔教風化勸善於戲——道教勸善書與明清戲劇
一 道教勸善書對明清戲劇創作的影響
二 戲劇是道教勸善書傳播的重要媒介
第三節 道教法術與明清戲劇
第二章 神仙道化劇在明清時期的沿襲與發展
第一節 神仙道化劇在明前期的沿襲與嬗變
一 賈仲明、谷子敬等由元入明作家的創作
二 明皇室成員的傾仙慕道與明初葉神仙道化劇的繁榮
第二節 道教與徐渭、葉小紈等明中後葉雜劇家的創作
第三節 明代無名氏神仙道化劇的崇道與濟世主題
第四節 清代神仙道化劇簡述
第三章 超凡入聖與人欲橫流——道教與明清傳奇
第一節 超凡人聖——崇道濟世的神仙道化傳奇
第二節 「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道教神仙故事傳奇
第四章 道教與地方戲的結合——明末清初道情戲的繁榮
第一節 道情的形成發展概述
第二節 明末清初道情戲的繁榮
一 明末清初文人道情的發展
二 戲曲道情的形成與發展
第五章 八仙與明清戲劇
第一節 八仙信仰的形成
一 八仙信仰的形成
二 八仙人物考辨
第二節 八仙信仰與明清戲劇
一 明代八仙戲劇
二 清代八仙戲劇
第六章 道教與傳奇巨擘湯顯祖
第一節 道教生命哲學與湯顯祖的自由生命意識
一 家學淵源和社會風尚
二 戲劇創作中的仙道思想
三 道教生命哲學與湯顯祖的自由生命意識
第二節 戲神之祭——湯顯祖《宜黃縣戲神清源師廟記》
一 戲神考辨
二戲神之祭
參考文獻
後記
序
道教與中國古代的文學藝術有種雙向互動的關系。一方面文學藝術受到道教的影響,吸取了道教神仙思想、神話故事作為素材,豐富了中國古代文藝創作的內容,另一方面,道教也借助於文學藝術形式來宣傳自己,塑造自我形象,擴大自己在社會各層的影響。在古代中國的詩歌以及後來的話本小說中有不少是以神仙境界為題材的,道教的那種豐富想象力開啟了文學家們的思路,帶給他們的作品神奇怪誕、絢麗多彩的審美情趣,給人以浪漫之美的享受,比如李白、李賀等人的作品。可以說,中國古典浪漫主義作品無不從此獲得了神奇的意象、生命的意象,使這些作品具有雋永的意味。
中國歷史上曾產生過諸如游仙詩、步虛詞、青詞一類與道教休戚相關的文學形式。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游仙詩、涉道詩,描寫修真養性,追求神仙長生的生活,其詩體有五言、七言等。昭明太子所編《文選》將游仙詩列為文學體裁之一。涉道詩到唐代還有,晚唐李翔的《涉道詩》其中一首題為《獻龍虎山張天師》,歌頌說:「東漢天師直下孫,久依科戒住玄門。環中有位逢皆拜,力量,是有關各學科未來的學術帶頭人。他們的博士學位論文有一部分在出版之後,已在國內外的同行學者中受到了關注,產生了很好的影響。但因種種原因,學術著作的出版甚難,尤其是中青年學者的學術著作出版更難。因此還有相當多的博士學位論文難以及時發表。不及時解決這一難題,不僅對中青年學者的成長不利,且對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促進學術交流也不利。我們有志於解決此一難題久矣,始終均以各種原因未能如願。近與香港圓玄學院商議,喜得該院慨然允諾捐資贊助出版《儒道釋博士論文叢書》,這將是學術界的一大盛事,長期堅持下去,必然會產生它的深遠影響。
本叢書面向全國(包括港澳台地區)征稿。凡是以研究儒、道、釋為內容的博士學位論文,皆屬本叢書的出版范圍,均可向本叢書的編委會提出出版申請。
本叢書的編委會是由各有關專家組成,負責審定申請者的博士學位論文的入選工作。我們掌握的入選條件是:(1)對有關學科帶前沿性的重大問題作出創造性研究的;(2)在前入研究的基礎上有新的重大突破、得出新的科學結論從而推動了本學科向前發展的;(3)開拓了新的研究領域、對學科建設具有較大貢獻的。凡具備其中的任何一條,均可入選。但我們對入選論文還有一個最基本的共同要求,這就是文章觀點的取得和論證,都須有科學的依據,應在充分占有第一手原始資料的基礎上進行,並詳細注明這些資料的來源和出處,做到持之有故,言之成理,避免誇誇其談,華而不實。我們提出這個最基本的共同要求,其目的乃是期望通過本叢書的出版工作,在年輕學者中倡導一種實事求是地、一步一個腳印地進行學術研究的嚴謹學風。
由於編委會學識水平有限和經驗與人力的不足,難免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失誤,懇切希望能夠得到全國各有關博士點和博士導師以及博士研究生們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對我們的工作提出批評和建議,加強聯系和合作,給我們推薦和投寄好的書稿,讓我們一道為搞好《儒道釋博士論文叢書》的出版工作、為繁榮祖國的學術文化事業而共同努力。
中國歷史上曾產生過諸如游仙詩、步虛詞、青詞一類與道教休戚相關的文學形式。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游仙詩、涉道詩,描寫修真養性,追求神仙長生的生活,其詩體有五言、七言等。昭明太子所編《文選》將游仙詩列為文學體裁之一。涉道詩到唐代還有,晚唐李翔的《涉道詩》其中一首題為《獻龍虎山張天師》,歌頌說:「東漢天師直下孫,久依科戒住玄門。環中有位逢皆拜,力量,是有關各學科未來的學術帶頭人。他們的博士學位論文有一部分在出版之後,已在國內外的同行學者中受到了關注,產生了很好的影響。但因種種原因,學術著作的出版甚難,尤其是中青年學者的學術著作出版更難。因此還有相當多的博士學位論文難以及時發表。不及時解決這一難題,不僅對中青年學者的成長不利,且對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促進學術交流也不利。我們有志於解決此一難題久矣,始終均以各種原因未能如願。近與香港圓玄學院商議,喜得該院慨然允諾捐資贊助出版《儒道釋博士論文叢書》,這將是學術界的一大盛事,長期堅持下去,必然會產生它的深遠影響。
本叢書面向全國(包括港澳台地區)征稿。凡是以研究儒、道、釋為內容的博士學位論文,皆屬本叢書的出版范圍,均可向本叢書的編委會提出出版申請。
本叢書的編委會是由各有關專家組成,負責審定申請者的博士學位論文的入選工作。我們掌握的入選條件是:(1)對有關學科帶前沿性的重大問題作出創造性研究的;(2)在前入研究的基礎上有新的重大突破、得出新的科學結論從而推動了本學科向前發展的;(3)開拓了新的研究領域、對學科建設具有較大貢獻的。凡具備其中的任何一條,均可入選。但我們對入選論文還有一個最基本的共同要求,這就是文章觀點的取得和論證,都須有科學的依據,應在充分占有第一手原始資料的基礎上進行,並詳細注明這些資料的來源和出處,做到持之有故,言之成理,避免誇誇其談,華而不實。我們提出這個最基本的共同要求,其目的乃是期望通過本叢書的出版工作,在年輕學者中倡導一種實事求是地、一步一個腳印地進行學術研究的嚴謹學風。
由於編委會學識水平有限和經驗與人力的不足,難免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失誤,懇切希望能夠得到全國各有關博士點和博士導師以及博士研究生們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對我們的工作提出批評和建議,加強聯系和合作,給我們推薦和投寄好的書稿,讓我們一道為搞好《儒道釋博士論文叢書》的出版工作、為繁榮祖國的學術文化事業而共同努力。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