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一生,充滿救國救民之心,盡管他不是正宗的儒者,但他終身踐履儒家“漢國平天下”之理想而不悔。他是一位詩人,一位少見的偉大詩人,他一生的重要成就亦在詩;但他不願意只是一位詩人,他自己曾說不願意做一位詩人,他的心是在詩外。他臨死前的一首詩叫《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千乃翁。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時期著名愛國詩人。教宗時,被賜給進士出身,歷任夔州通判,後做過朝議大夫,禮部郎中。擊游一生堅持抗金主張,雖遭受投隆派多次打擊,但愛國之志始終不渝。他勤于創作,留存下9000余首詩作。其詩風格豪放,氣魄恢宏;其詞以雄渾悲愴為主,兼有柔婉清逸之美。前人謂其流麗處似秦觀,雄放處似蘇軾。著有《渭南文集》、《劍南詩稿》等。本書以生動的筆墨描繪了陸游坎坷的一生,向讀者展示了詩人昂揚的斗志、不朽的詩才及感人至深的愛情生活。
目錄
序
第一章 童年
第二章 青年
第三章 大風暴的來臨
第四章 隆興的戰事與隆興的和議
第五章 入川
第六章 詩的開始轉變
第七章 生的高潮 詩的高潮
第八章 歡笑聲中的涕淚
第九章 建安和撫州
第十章 再度的起用再度的罷免
第十一章 蟄居山陰的五年
第十二章 在一致對外的基礎上和韓? 薪詠
第十三章 堅持到最後的一刻
第一章 童年
第二章 青年
第三章 大風暴的來臨
第四章 隆興的戰事與隆興的和議
第五章 入川
第六章 詩的開始轉變
第七章 生的高潮 詩的高潮
第八章 歡笑聲中的涕淚
第九章 建安和撫州
第十章 再度的起用再度的罷免
第十一章 蟄居山陰的五年
第十二章 在一致對外的基礎上和韓? 薪詠
第十三章 堅持到最後的一刻
序
1939年起,我開始對于傳記文學,作一些初步的研討。四年以後,寫成《張居正大傳》,由開明書店出版。中間曾經寫過《王守仁大傳》,所以這本《陸游傳》的寫成,應當是第三本了。
傳記文學是史,同時也是文學;因為是史,所以必須注意到史料的運用;因為是文學,所以也必須注意人物形象的塑造。在史料運用方面,從搜集到掌握,從考訂到識別,中間有一段相當復雜的過程。可是講到人物形象,問題還要多些。傳記中的傳主,無論作者主觀的意圖如何力求和史實符合,其實一切敘述,都必須通過作者的認識,所以傳主是不是和史實符合,主要還要依靠作者的認識。因此傳記文學中的傳主,正和一般文學中的主人公一樣,是作者創造的成果。所不同的在于傳記文學的作者,有責任通過自己的學習,求得對傳主的全面認識。
一位有問題的傳主,有時會給傳記的作者以更大的興趣。姑以張居正為例,他的一生,始終沒有得到世人的了解,最善意的評論,比居正為伊、周,最惡意的評論,比居正為溫、莽。有的推為聖人,有的甚至斥為禽獸。其實居正既非伊、周,亦非溫、莽︰他固然不是禽獸,但是他也並不志在聖人。他止是張居正,一個受時代陶熔而同時又想陶熔時代的人物。替張居正寫傳的人,就有責任把自己的認識交代出來。
陸游是和張居正不同類型的人物。他有他的一番抱負,但是他對于時代所起的影響和張居正所起的影響,是無可比擬的。可是有一點卻相同,——後代對于陸游的評價分歧很大,因此陸游也是一位有問題的傳主,他的生活值得仔細分析,做出比較近情的結論。
盡管陸游自己說到不願做一位詩人,但是畢竟他是一位詩人,而從他的主要成就講,也只是一位詩人。為一位詩人作傳,和為平常人作傳不同,必須把詩的成就寫出來。任何一位詩人的作品,都有一個來源,中間也必須要產生變化;詩人的傳記就必須把作品的淵源變化交代清楚,同時還得指出所以產生這些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什麼,他的作品的評價又是如何?尤其如陸游這樣的一位詩人,大家都知道他的詩起過幾次變化,但是如何分期,每一期的特點是些什麼,盡管有人曾經指出,是不是完全符合實際?這些問題都必須在傳記中交代出來。
要寫這本傳記,事前必須做好一些準備工作。我所寫的《陸游詩選注》、《陸游研究》,實際上只是準備工作的一部分,但是還很不夠。這本書的寫法,和我從前寫《張居正大傳》時一樣,盡量引用作者的原著,因為傳主關于自己的敘述,總是比較可靠一些。
十幾年前,自己開始寫《張傳》的時候,寫傳的人還不多,近年寫傳的人多了,而且不斷地看到優秀的作品,傳主也不限于歷史上的或是近代的顯著人物。作者對于傳主的內心世界,正開始做深入的探討,因此也必然會增加教育的意義。最近兩年中,大量回憶錄的出現,使人從這里看到英雄人物的面目,在塑造形象方面獲得更多的啟示,也就為更多更好的傳記文學的出現,鋪平了道路。作為一個愛讀傳記文學的我,生在這樣的時代,是值得慶幸的。從另外一面說,自己只能寫出這本平凡的作品,無論在思想內容上或寫作技巧上,都必然有若干的錯誤和缺點,可是因為受到自己的政治水平和業務水平的限制,一時還沒有看清,因此也不及訂正。希望同志們指示出來,給我一個修訂的機會。
傳記文學是史,同時也是文學;因為是史,所以必須注意到史料的運用;因為是文學,所以也必須注意人物形象的塑造。在史料運用方面,從搜集到掌握,從考訂到識別,中間有一段相當復雜的過程。可是講到人物形象,問題還要多些。傳記中的傳主,無論作者主觀的意圖如何力求和史實符合,其實一切敘述,都必須通過作者的認識,所以傳主是不是和史實符合,主要還要依靠作者的認識。因此傳記文學中的傳主,正和一般文學中的主人公一樣,是作者創造的成果。所不同的在于傳記文學的作者,有責任通過自己的學習,求得對傳主的全面認識。
一位有問題的傳主,有時會給傳記的作者以更大的興趣。姑以張居正為例,他的一生,始終沒有得到世人的了解,最善意的評論,比居正為伊、周,最惡意的評論,比居正為溫、莽。有的推為聖人,有的甚至斥為禽獸。其實居正既非伊、周,亦非溫、莽︰他固然不是禽獸,但是他也並不志在聖人。他止是張居正,一個受時代陶熔而同時又想陶熔時代的人物。替張居正寫傳的人,就有責任把自己的認識交代出來。
陸游是和張居正不同類型的人物。他有他的一番抱負,但是他對于時代所起的影響和張居正所起的影響,是無可比擬的。可是有一點卻相同,——後代對于陸游的評價分歧很大,因此陸游也是一位有問題的傳主,他的生活值得仔細分析,做出比較近情的結論。
盡管陸游自己說到不願做一位詩人,但是畢竟他是一位詩人,而從他的主要成就講,也只是一位詩人。為一位詩人作傳,和為平常人作傳不同,必須把詩的成就寫出來。任何一位詩人的作品,都有一個來源,中間也必須要產生變化;詩人的傳記就必須把作品的淵源變化交代清楚,同時還得指出所以產生這些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什麼,他的作品的評價又是如何?尤其如陸游這樣的一位詩人,大家都知道他的詩起過幾次變化,但是如何分期,每一期的特點是些什麼,盡管有人曾經指出,是不是完全符合實際?這些問題都必須在傳記中交代出來。
要寫這本傳記,事前必須做好一些準備工作。我所寫的《陸游詩選注》、《陸游研究》,實際上只是準備工作的一部分,但是還很不夠。這本書的寫法,和我從前寫《張居正大傳》時一樣,盡量引用作者的原著,因為傳主關于自己的敘述,總是比較可靠一些。
十幾年前,自己開始寫《張傳》的時候,寫傳的人還不多,近年寫傳的人多了,而且不斷地看到優秀的作品,傳主也不限于歷史上的或是近代的顯著人物。作者對于傳主的內心世界,正開始做深入的探討,因此也必然會增加教育的意義。最近兩年中,大量回憶錄的出現,使人從這里看到英雄人物的面目,在塑造形象方面獲得更多的啟示,也就為更多更好的傳記文學的出現,鋪平了道路。作為一個愛讀傳記文學的我,生在這樣的時代,是值得慶幸的。從另外一面說,自己只能寫出這本平凡的作品,無論在思想內容上或寫作技巧上,都必然有若干的錯誤和缺點,可是因為受到自己的政治水平和業務水平的限制,一時還沒有看清,因此也不及訂正。希望同志們指示出來,給我一個修訂的機會。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