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禪解》是他為了融合儒佛思想,47歲時所著。據跋文雲,《系辭》、《說卦》、《序卦》、《雜卦》先成,次成上經,下經未及一半,三年半后完稿。該書引用王陽明、馮文所、李衷一、孫聞斯、蘇眉山(《東坡易說》)、吳(澄)幼清(吳草廬)、陳曼昭、洪化昭、陳非白、楊慈湖(《楊氏易傳》)、子韶(《風草頌》)、溫陵郭氏(雍)、俞玉吾(琰)、季彭己、楊誠齋(《誠齋易傳》)、張慎甫、陸庸成、楊龜山(時)、洪覺山、錢啟新、項氏(安世)、潘雪松(士藻)(《讀易述》)等20餘家之說,其中多為寶貴的易學資料。其以禪解《易》,一是從佛法的角度,用「約佛法釋」的形式,如一約果后垂化,二約秉教進修,一約佛果八相,二約內外四眾,一約得邊,一約失邊,約理即釋,約佛法六即釋。約修證等等,文中多達13l處;二是從觀心的角度,用「約觀心釋」的形式,文中有22處;此外還有約聖德釋、約世道、約聖學等形式,真正體現了以禪人儒、誘儒知禪的指導思想。行文上或者采用直陳式,或者采用問答式,做到了不拘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