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分為兩篇。第一篇為“分析哲學”,第二篇為“科學哲學”。每篇開始寫一個導論,分別介紹分析哲學和科學哲學各自的來龍去脈、發展概況和基本特點。然後,各章都按人物進行敘述,以人物為主標題,並在副標題中點出人物的哲學思想的類型和特色。在對人物的生平著作、歷史背景和主要思想的述評中,也關注他們在哲學思想上的分類以及相互之間的繼承、批判的關系。我們嘗試以這樣的方式把按人物寫作和按流派寫作所具有的優點結合起來。
本卷為自己提出的任務是,抓住實質性的內容,不回避難點,把關鍵問題和主要思想論述清楚,真正進入到所評述的哲學家本身的思想中去,但也努力以批判的眼光尋求路徑,從他們各自的思想體系中走出來。總之,我們的目標是在切實闡明哲學家各自本來思想的基礎上,努力把握20世紀英美哲學發展的總趨勢和總的發展線索。
目錄
第一篇 分析哲學
第一章 分析哲學篇導
第二章 弗雷格︰現代邏輯之父
第三章 羅素︰邏輯原子主義
第四章 摩爾︰捍衛常識
第五章 維特根斯坦的前期哲學
第六章 卡爾納普及維也納學派的邏輯實證主義
第七章 維特根斯坦的後期哲學
第八章 賴爾、斯特勞遜︰牛津學派的日常語言哲學
第九章 達米特︰對于“真”之來源的追問
第十章 杜威︰超越時代的經典實用主義者
第十一章 蒯因︰分析哲學的實用主義轉向
第十二章 普特南︰內在的實在論者
第十三章 戴維森︰對于行動與意義的詮釋
第十四章 羅蒂︰實用主義的復興
第二篇 科學哲學
第一章 科學哲學篇導論
第二章 彭加勒︰約定主義
第三章 布里奇曼︰操作主義
第四章 賴興巴赫︰正統的科學哲學
第五章 波普爾︰證偽主義
第六章 庫恩︰因史主義
第七章 拉卡托斯︰新歷史主義
外文參考書目
中文參考書目
第一章 分析哲學篇導
第二章 弗雷格︰現代邏輯之父
第三章 羅素︰邏輯原子主義
第四章 摩爾︰捍衛常識
第五章 維特根斯坦的前期哲學
第六章 卡爾納普及維也納學派的邏輯實證主義
第七章 維特根斯坦的後期哲學
第八章 賴爾、斯特勞遜︰牛津學派的日常語言哲學
第九章 達米特︰對于“真”之來源的追問
第十章 杜威︰超越時代的經典實用主義者
第十一章 蒯因︰分析哲學的實用主義轉向
第十二章 普特南︰內在的實在論者
第十三章 戴維森︰對于行動與意義的詮釋
第十四章 羅蒂︰實用主義的復興
第二篇 科學哲學
第一章 科學哲學篇導論
第二章 彭加勒︰約定主義
第三章 布里奇曼︰操作主義
第四章 賴興巴赫︰正統的科學哲學
第五章 波普爾︰證偽主義
第六章 庫恩︰因史主義
第七章 拉卡托斯︰新歷史主義
外文參考書目
中文參考書目
序
按照《西方哲學通史》(十卷本)總體上的安排,本卷主要論述20世紀初葉以來英美哲學的主要流派及其發展態勢。為了突出英美哲學相對于歐陸哲學的特色,我們圈定本卷的主要探討內容為20世紀英美分析哲學和科學哲學。考慮到分析哲學和科學哲學的發展線索及其在歐洲大陸的重要源頭,我們在某些地方還不得不打破英美哲學的國別界線。這樣的設定和安排當然是有利有弊的,為此,我們在下面做一些必要的說明。
我們認為,分析哲學和科學哲學構成20世紀英美哲學的主流。但這不等于說,在20世紀英美哲學的舞台上,只上演分析哲學和科學哲學的劇目,而在歐洲大陸則看不到分析哲學和科學哲學的蹤影。事實上,一批重要的分析哲學家和科學哲學家最初活躍在歐洲大陸的奧地利和德國等地,後來才因為各種原因去英國或美國進行發展。眾所周知,在歐洲大陸盛行的現象學1解釋學、存在主義、結構主義和後現代主義流派,在英美也很時髦。但是,以下的說法並不過分︰分析哲學和科學哲學打造了英美哲學的名聲和特色,在20世紀英美思想界產生了最重大的影響,以至人們一提到英美哲學,就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把它與分析哲學和科學哲學聯系在一起。而且,這也有哲學思想上的淵源關系。從近代起,西方哲學就形成了英國的經驗論傳統和歐洲大陸的理性主義傳統。分析哲學和科學哲學在英美佔主導地位決不是偶然的,可以說,這是重視經驗、證實、效果和分析的經驗主義傳統與20世紀邏輯學、語言學和科學理論上的新成就相結合的必然產物。
20世紀英美哲學流派林立,人物繁多。除了分析哲學和科學哲學外,還有政治哲學、倫理哲學和宗教哲學等。我們並不認為,這些哲學流派和理論不值得關注,但在本卷的有限篇幅中,難以把它們統統包容進來。事實上,我們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抓住重點,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舉例來說,如果我們只寫政治哲學,不寫其他分科哲學,如宗教哲學、歷史哲學、社會哲學、文化哲學等;而在政治哲學的範圍內,如果我們寫了其中的一位政治哲學家,如約翰‧羅爾斯,卻不寫另一些政治哲學家,如列奧‧施特勞斯等,都會顯得不平衡,但要把他們的思想都交待清楚,至少還得再寫一卷。鑒于上述考慮,本卷主要論述20世紀英美分析哲學和科學哲學方面的內容。我們之所以把分析哲學和科學哲學放在一起寫,是考慮到這兩者之間的密切關系。實際上,不少分析哲學家同時也是科學哲學家,他們討論的很多問題都是相通的。另外,分析哲學和科學哲學也更多地探討了英美哲學家長期以來重點關注的認識論和方法論的問題。此外,還有一點須交待清楚的是,實用主義無疑是美國哲學的主要流派之一,但由于這部多卷本的西方哲學通史主要是按照時間來劃分寫作範圍的,所以,作為實用主義早期代表人物的皮爾士和詹姆士已經被安排在《西方近現代過渡時期哲學》一卷(主要寫作範圍是從19世紀40年代到19世紀末)中寫,因而這一卷主要寫了實用主義的代表人物杜威的哲學思想和新實用主義的代表人物羅蒂的哲學思想。我們把杜威安排在蒯因的一章之前寫,目的是為分析哲學的實用主義轉向做鋪墊。
在編寫20世紀西方哲學史的時候,有按人物寫和按流派寫兩種方式。這兩種方式各有長處和短處。按人物寫,較易遵從哲學家自己的思想框架和概念體系,從而對他們的哲學思想做出準確的敘述,但不易從總體上把握這些哲學家的思想共同點和相互之間的關系。按流派寫,容易使人獲得一覽全局的概觀,但不免抹殺哲學家的個性。從哲學發展的實際情況看,往往是先有哲學人物,後有哲學流派。不少哲學流派本來並沒有專門名稱,這些名稱常常是哲學史家後來加上去的。對此,不僅哲學史家們的意見見仁見智,迥然各異,而且有的哲學家本人也起來反對這樣的名稱和歸類,不承認自己屬于這一流派或那一流派。然而,完全按照人物寫,又容易寫得像一部哲學人物辭典,而不是一部把握哲學思想的交互影響和發展軌跡的著作。所以,我們努力把上述兩種方式綜合起來,以更合理的方式完成對本卷研究內容的闡述。
本卷分為兩篇。第一篇為“分析哲學”,第二篇為“科學哲學”。每篇開始寫一個導論,分別介紹分析哲學和科學哲學各自的來龍去脈、發展概況和基本特點。然後,各章都按人物進行敘述,以人物為主標題,並在副標題中點出人物的哲學思想的類型和特色。在對人物的生平著作、歷史背景和主要思想的述評中,也關注他們在哲學思想上的分類以及相互之間的繼承、批判的關系。我們嘗試以這樣的方式把按人物寫作和按流派寫作所具有的優點結合起來。
……
我們認為,分析哲學和科學哲學構成20世紀英美哲學的主流。但這不等于說,在20世紀英美哲學的舞台上,只上演分析哲學和科學哲學的劇目,而在歐洲大陸則看不到分析哲學和科學哲學的蹤影。事實上,一批重要的分析哲學家和科學哲學家最初活躍在歐洲大陸的奧地利和德國等地,後來才因為各種原因去英國或美國進行發展。眾所周知,在歐洲大陸盛行的現象學1解釋學、存在主義、結構主義和後現代主義流派,在英美也很時髦。但是,以下的說法並不過分︰分析哲學和科學哲學打造了英美哲學的名聲和特色,在20世紀英美思想界產生了最重大的影響,以至人們一提到英美哲學,就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把它與分析哲學和科學哲學聯系在一起。而且,這也有哲學思想上的淵源關系。從近代起,西方哲學就形成了英國的經驗論傳統和歐洲大陸的理性主義傳統。分析哲學和科學哲學在英美佔主導地位決不是偶然的,可以說,這是重視經驗、證實、效果和分析的經驗主義傳統與20世紀邏輯學、語言學和科學理論上的新成就相結合的必然產物。
20世紀英美哲學流派林立,人物繁多。除了分析哲學和科學哲學外,還有政治哲學、倫理哲學和宗教哲學等。我們並不認為,這些哲學流派和理論不值得關注,但在本卷的有限篇幅中,難以把它們統統包容進來。事實上,我們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抓住重點,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舉例來說,如果我們只寫政治哲學,不寫其他分科哲學,如宗教哲學、歷史哲學、社會哲學、文化哲學等;而在政治哲學的範圍內,如果我們寫了其中的一位政治哲學家,如約翰‧羅爾斯,卻不寫另一些政治哲學家,如列奧‧施特勞斯等,都會顯得不平衡,但要把他們的思想都交待清楚,至少還得再寫一卷。鑒于上述考慮,本卷主要論述20世紀英美分析哲學和科學哲學方面的內容。我們之所以把分析哲學和科學哲學放在一起寫,是考慮到這兩者之間的密切關系。實際上,不少分析哲學家同時也是科學哲學家,他們討論的很多問題都是相通的。另外,分析哲學和科學哲學也更多地探討了英美哲學家長期以來重點關注的認識論和方法論的問題。此外,還有一點須交待清楚的是,實用主義無疑是美國哲學的主要流派之一,但由于這部多卷本的西方哲學通史主要是按照時間來劃分寫作範圍的,所以,作為實用主義早期代表人物的皮爾士和詹姆士已經被安排在《西方近現代過渡時期哲學》一卷(主要寫作範圍是從19世紀40年代到19世紀末)中寫,因而這一卷主要寫了實用主義的代表人物杜威的哲學思想和新實用主義的代表人物羅蒂的哲學思想。我們把杜威安排在蒯因的一章之前寫,目的是為分析哲學的實用主義轉向做鋪墊。
在編寫20世紀西方哲學史的時候,有按人物寫和按流派寫兩種方式。這兩種方式各有長處和短處。按人物寫,較易遵從哲學家自己的思想框架和概念體系,從而對他們的哲學思想做出準確的敘述,但不易從總體上把握這些哲學家的思想共同點和相互之間的關系。按流派寫,容易使人獲得一覽全局的概觀,但不免抹殺哲學家的個性。從哲學發展的實際情況看,往往是先有哲學人物,後有哲學流派。不少哲學流派本來並沒有專門名稱,這些名稱常常是哲學史家後來加上去的。對此,不僅哲學史家們的意見見仁見智,迥然各異,而且有的哲學家本人也起來反對這樣的名稱和歸類,不承認自己屬于這一流派或那一流派。然而,完全按照人物寫,又容易寫得像一部哲學人物辭典,而不是一部把握哲學思想的交互影響和發展軌跡的著作。所以,我們努力把上述兩種方式綜合起來,以更合理的方式完成對本卷研究內容的闡述。
本卷分為兩篇。第一篇為“分析哲學”,第二篇為“科學哲學”。每篇開始寫一個導論,分別介紹分析哲學和科學哲學各自的來龍去脈、發展概況和基本特點。然後,各章都按人物進行敘述,以人物為主標題,並在副標題中點出人物的哲學思想的類型和特色。在對人物的生平著作、歷史背景和主要思想的述評中,也關注他們在哲學思想上的分類以及相互之間的繼承、批判的關系。我們嘗試以這樣的方式把按人物寫作和按流派寫作所具有的優點結合起來。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