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學講義

唯識學講義
定價:168
NT $ 146
 

內容簡介

正剛法師淳朴又略帶拘謹的舉止,在探討問題時表現的嚴肅認真的理性態度,給作者留下了深刻影響,再加上老鄉的鄉情,作者漸產生一種親近的感覺。他在法源寺中國佛學院是專任唯識講師,作者經常到他的屋子里去坐坐,話題一般是吟唯識。

正剛法師這部大作略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對唯識思想以訓釋法相之方式予以的細致清晰的分析與深入淺出的說明,第二部分是對《大乘百法明門論》這部簡明法相著述的結構科判與文句纂釋,整部著述較好地結合了講授之簡明與研究之精細,是相當有價值的一部唯識著述。從中,研究者可以發現法師研究方面的獨特心得,而初級愛好者則可以體會到唯識學的法相意義與唯識意趣。簡言之,這是一部原汁原味的法相唯識力作。
 

目錄

總序

唯識(百法、八識)基本述義
第一篇 緒論
第一章 總說唯識
第一節 關於「唯識」
第二節 唯識學的傳譯
第三節 唯識學對「法」的描述
第二章 八識
第一節 釋頌題
第二節 作者及注釋版本
第三節 學習此頌的意義
第四節 關於頌文講解的順序
第二篇 順轉雜染分
第一章 前六識
第一節 意識
第二節 前五識
第二章 第八識
第三章 第七識
第三篇 逆轉清凈分
第一章 妙觀察智(第六凈識)
第二章 平等性智(第七凈識)
第三章 大圓鏡智(第八凈識)
第四章 成所作智(前五凈識))
《大乘百法明門論》疏釋科句(科判與文句)
第一篇 論前略說
第一章 明造論意
第二章 釋論題名
第三章 明著論菩薩
第二篇 正釋論意
第一章 引經標宗
第一節 答「何等一切法?」
第二章 尋經起問
第三章 依問次第作答
第一節 答「何等一切法?」
第二節 答「雲何為我無?」
 

正剛法師要出版大作,囑我寫序,我頗感為難。自己半路出家,在學界籍籍無名,沒有什麽輝煌的東西可以用於裝點。但又一想,我們以佛學聞熏為緣交往已逾十年之久,志趣、性情早相熟悉,看來法師是試圖如其本來地呈現自己,這當然是修行者本懷的一種無意識的展示,正反映了法師不落庸俗的可貴之處,應該隨喜。所以我就在一番躊躇過後應承了下來,打算把我了解的法師一些情況略加敘述,以作閱讀此書的一點背景參考。

我與正剛法師是1993年在北京結識的,按佛教的習語說,因緣相當殊勝。當時,已故的著名唯識學家韓鏡清教授開始舉行唯識雙周會,講談唯識基礎知識,號召重新認識中國佛教,重新認識藏傳唯識學,提倡以漢藏文對讀的方式去把握佛教的真實義。我驚異地發現,像唯識學那麽繁復、冷僻的學問,竟然吸引了那麽多不同階層、不同知識水平、不同年齡之人歡聚一堂,虔心問學,其中有退休者、博士、大學教師、老板、僧人、失業者,等等,真正不可思議。在那個時期,我正從一個絕對的唯物主義者,或者說獨斷的科學主義者,向一個人文主義者轉化,也初涉佛學,這一切對我構成了一種全新的體驗。也就在此時,我開始接觸佛教僧人。當時我的意識中,僧人仍是迷信者的代名詞,是「不可接觸」之一類,因此,我不無好奇,又不無歧視地去接近他們。正剛法師是參加雙周會的僧人之一,也是我事實上真正有所接觸的第一位僧人。但隨著與正剛法師接觸的加深,我對僧人的偏見(也是我們社會的傳統偏見)漸被釋解。正剛法師淳朴又略帶拘謹的舉止,在探討問題時表現的嚴肅認真的理性態度,給我留下了深刻影響,再加上老鄉的鄉情,我漸產生一種親近的感覺。他在法源寺中國佛學院是專任唯識講師,我經常到他的屋子里去坐坐,話題一般是唯識。他有時在雙周會後,也到我在理工大學的斗室聊聊。記得那時我們都有發願要通曉唯識,接續唐賢之絕學。所以,在相當意義上,我們是互許為同道的。

後來我回到北京大學讀博士,見面較少。這期間他又調到普陀山佛學院去作老師,聯系幾乎中斷,只有他偶爾到北京見上一面,由此我知道他仍在講授、學習、研究唯識學,這令我感到欣慰。在難得的幾次見面中,我發現他一貫的學問僧本色的風范正在發生變化,對佛教內部的建設與面向社會的弘法漸予以關注。原來他開始考慮恢復縞雲山漢藏教理院之事。再後來他竟奉師命回到重慶,接下北溫泉寺,並著手縞雲山古寺以及漢藏教理院的恢復與重建。其M我曾見過他為縞雲山古寺與漢藏教理院所作的宏偉規划,顯示出一種恢弘的氣度與闊大的眼光。到這時,我才感到他的選擇是對的,特別是他以培養高級學問僧為宗旨的重建目標,在佛教的現代弘法利生事業中,是具有重大意義之舉。雖然後來由於種種原因,恢復與重建漢藏教理院之事停止下來,但他辦學培養高級學僧的發願猶在,成立了縞雲山佛教文化研究所,為未來的更大發展打下了基礎。

正剛法師是德高望重的惟賢法師的得意弟子。惟賢老法師畢業於漢藏教理院,曾經親近過太虛大師、法尊法師、印順法師等著名高僧,對唯識學有深入研究。正剛法師在這樣的師承中,傳承了一種對佛教義理學習、研究的使命感,所以在學習、研究唯識學義理時,舍得下死功夫、花笨力氣。他曾經告訴我,他在研習唯識經典時,一般是將各種譯本以及各種疏釋抄錄下來並排列在一起,再予以對比、揣摩、研究。正是經過這樣一種朴拙的聞思熏習,他對唯識典籍非常熟悉,對義理的抉擇很到位,可以說深得唐代奘傳唯識大師們的學問意趣。就僧人本位而言,他對唯識學的傳習在當代是出類拔萃的。在我的印象里,即使在僧人中,願意以忠實傳承佛教義理命脈而續佛慧命者,在我們這樣一個空前浮躁的時代簡直可說鳳毛麟角,正剛法師就顯得極為可貴。雖然現在他有很大一部分時間用於處理各種事務,但他這種發心、努力仍在繼續,真可謂精進不息。

正剛法師這部大作略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對唯識思想以訓釋法相之方式予以的細致清晰的分析與深入淺出的說明,第二部分是對《大乘百法明門論》這部簡明法相著述的結構科判與文句纂釋,整部著述較好地結合了講授之簡明與研究之精細,是相當有價值的一部唯識著述。從中,研究者可以發現法師研究方面的獨特心得,而初級愛好者則可以體會到唯識學的法相意義與唯識意趣。簡言之,這是一部原汁原味的法相唯識力作。

周貴華謹識
2006年9月12日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