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導刊

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導刊
定價:252
NT $ 219
  • 作者:許結
  •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8-05-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305045713
  • ISBN13:9787305045714
  • 裝訂:465頁 / 23 x 18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卷研究導引的編撰宗旨,是將學術的經典性融入實用性的教學中,以達到提高學生對中國古代文學的認識水平與研究能力之目的。

中國古代文學的經典性,源於中國古代文學創作經長期的歷史積淀而形成的經典性。眾所周知,中國古代文學肇始先秦,終於晚清,因歷史的悠久而作家眾多,因作品的豐富而體類完備。從歷史的演講來看,文學史又嘗分為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文學時段,而從文體的划分來看,又有詩歌、散文、辭賦、詞典、戲劇、小說等文學體類,於是又有學者試圖綰合二者,提出文學「一代有一代之勝」的觀點。

本書主要起介紹論文的作者,提攝近選論文之要旨的作用。選文後設「研究與思考」,旨在培養與提升學生對中國古代文學的研究能力。
 

目錄

第一章 中國文學的傳統
導論
選文
中國的抒情傳統(陳世驤)
古典詩歌描寫與結構中的一與多(程千帆)
研究與思考
第二章 神話與歷史
導論
選文
商周神話之分類(張光直)
敘事的內驅力(宇文所安)
試論司馬遷的散文風格(蘇仲翔)
研究與思考
第三章 《詩》、《騷》與比興
導論
選文
詩教(朱自清)
論屈原文學的比興作風(游國恩)
研究與思考
第四章 諸子與散文
導論
選文
諸子文學略說(顧實)
庄子(聞一多)
研究與思考
第五章 賦家之心
導論
選文
賦在中國文學史上的位置(郭紹虞)
辭賦起源:從語言時代到文學時代的橋(萬曼)
第六章 文學的自覺
導論
選文
魏晉文學思想述論(台靜農)
擬古與作偽(王瑤)
梁代文論三派述要(周勛初)
研究與思考
第七章 樂府與五言
導論
選文
略談樂府詩的曲名本事與思想內容
《古詩十九首初探·前言》(節選)(馬茂元)
陶謝詩歌藝術的比較(袁行霈)
釋「五言流調」(羅宗強)
研究與思考
第八章 唐音宋調
導論
選文
李太白古體詩散論(顧隨)
杜甫七律之演進的幾個階段(葉嘉瑩)
唐詩絕句雜說(施蟄存)
論宋詩(繆)
論「同光體」(錢仲聯)
研究與思考
第九章 文與道
導論
選文
雜論唐代古文運動(錢穆)
明代唐宋派古文四大學「以古文為時文」說(鄺健行)
桐城派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與作用(王氣中)
研究與思考
第十章 詞別是一家
第十一章 小說與戲曲
 

近些年來,大學文科的教材建設可謂突飛猛進。各類教材林林總總,百花齊放。實際上,作為教學改革的一個「抓手」,教材的變化反映了教學改革的深化。

誠然,教材數量增多並不足以表明教學理念的深刻轉變。不少在教學第一線的教師感到,雖然教材的品種很多,但是真正適用的、有特色的教材卻並不多見。常見的情況是多本教材雖然體例結構有所差異,但內容上並無根本不同,只是排列組合上有所不同。這表明,教材建設需要從根本上加以改變,而如何改則取決於我們有什麼樣的教學理念。

說到這里,我想對大學文科教育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談一點看法。過去我們通常認為,應試教育主要反映在基礎教育(中小學)階段,大學基本上沒有這種情況。這些年來,應試教育的某些征兆也出現在大學教育中。「背多分」的現象不再是少數,高分低能現象也隨處可見。死啃一本教材,就可以得到高分。這其中一方面有學習考核方式的問題,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搞定一本教材便可過關,甚至得到高分評價。這就向我們提出了一個嚴峻的問題,如何使得教材更符合大學文科教與學的特點?如何激發學生鑽研問題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如何通過教材讓學生進入更廣闊的知識領域?一言以蔽之,如何更好地培育出學生敏銳的問題意識?這是當前教材建設亟須解決的問題,也是所謂研究型教材的主旨所在。

南京大學出版社推出的「大學研究型課程專業系列教材」,從淺層看,好像只是把過去教材編寫者的「一言堂」,轉變為讀本性質的「群言堂」。但往深層看,這里有一系列教學理念及教材編寫理念上的變化。

首先,這套教材旨在強調研究性。研究性主要體現為兩個方面:第一,突出教材本身的問題型結構和理路。傳統教材的通史通論型結構,因照顧到知識的系統性和全面性,往往對特定學科的核心或前沿問題關注不夠。這樣對學生訓練偏重於全面掌握知識卻忽略了問題意識(主要是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及其能力)的培養。這套教材以問題為核心來架構,每章或每個單元以一個相對獨立的重要問題為中心來設計。這樣可以改變過去教材的單純的歷史線索或邏輯結構的束縛。因此,不再強調知識面面俱到,也不強調學習平均用力,而是聚焦於本學科的重要問題,強化學術研究上的問題意識。這種問題結構使教材更具彈性和靈活性。對編者來說,可以根據學科知識的發展不斷修訂增刪,進而改變過去教材編寫的誤區,即受制於結構很難修訂,不得不推倒重來。對教師來說,以問題為中心的結構框架,也可以為他們富有個性的授課留有充分的空間和自由,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知識結構和研究特長作相應的調整。第二,注重學生思維方式的訓練和研究能力的培養。這套教材以典范性研究論文為主干,因此選文凸現了如何發現和確定問題、如何研究問題、如何采集相關資料、如何思考和分析問題、如何得出科學的結論等。每章都有一個導論,每篇范文都有具體的分析和概括,還附有延伸閱讀以及思考題,這些設計都在強化「問題意識」這一主旨,這有助於改變傳統教材只注重知識性而忽略研究性的傾向。

其次,這套教材意在突出研究范例性。依據美國科學哲學家庫恩的研究,科學知識的范式要素之一是所謂研究范例,通俗地講,就是特定學科發展史上重要的、經典的研究個案。中國哲學史家馮友蘭則指出,學術研究有「照着講」和「接着講」兩種方式。前者是別人怎麼說的,后者是從前人說到之處講下去。把這兩種看法結合起來,可以用來描述這套教材的典范性。就是通過研究范例的學習,首先學會「照着講」,然后進一步發展出「接着講」。因此,所謂范例性主要體現在如下兩個方面:第一,選文的經典性。力求把特定問題及其研究領域中具有代表性和經典性的學術論文選出來,這些論文不但具有權威性,而且代表了一定時期特定問題的研究水平。經過對這樣的選文的解讀,可以讓學生了解具體的問題史和研究成果。選文不但關注問題史,同時也注重當前的發展和前沿性,將最新成果吸納進教材中。第二,范例性還指選文作為具體的研究個案,對教師來說,是絕佳的授課內容;對學生來說,是上好的學習范本。老師通過講解讓學生掌握特定文本的研究范例,學生通過研讀,模仿和學會如何研究問題、如何寫作學術論文。由此實現研究型教材的特定功能。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