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民間娛樂豐富多彩,廣大民眾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勤勞的雙手,創造出諸如欣賞戲曲、雜戲、載歌載舞、益智賽巧、體育競技、玩賞燈火等表達對現實生活的贊美和美好未來的幢憬,有助於提高勞動技能和有利於身心健康等特點的娛樂項目。參加娛樂活動的人幾乎無清規戒律約束,不同年齡、身份的人往往都能找到適合自己興趣和特點的娛樂項目。娛樂中,表現最活躍的是男性青少年。婦女參加娛樂受到的限制相對多些,但她們都努力沖脫各種束縛,毅然投身到歡樂的人流中,領略人生的旖旎風彩。老人、兒童也利用一切機會,盡情娛樂。民間娛樂的自發性和群體性的特點,決定了民眾既可以是娛樂的主體,又可以是娛樂的客體的雙重角色。一年中娛樂的高峰期主要集中在重要節曰(如漢族的春節及少數民族的年節)和農閑季節等。各種娛樂起初一般是由個別人發起、少數人參力口或觀看的小型活動,進而發展成集體發起、公眾參加或觀看的大型活動。鄉村是民間娛樂的主要發祥地,鄉村民眾是民間娛樂的首要載體。當民間娛樂由鄉村傳布到城鎮,經過城鎮民眾的加工改造,往往得以發揚光大,城鎮民眾的娛樂流傳到鄉村,經過鄉民的推廣也能曰趨普及。民間娛樂中有時也融進社會上層的娛樂。各民族、各地區的娛樂相互吸收、相互滲透的勢頭一直不減。因此,古代民間娛樂雅俗兼具,同異共存。盡管各地由於經濟發展不平衡和生活習慣不同,娛樂活動的頻率及規模存在差異,但這絲毫不影響民間娛樂的效果。民眾只要一參與娛樂,就無不留連忘返,樂不思憂。古代民間娛樂使社會生活充實飽滿,生動有趣,它伴隨民眾歡快地走過一段又一段生命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