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對中小學教師進行人際交往能力培訓的經典教材。它向廣大教師詳述了如何運用共情、尊重、熱情、具體、真誠、自我坦白、對質和直接這八種交流技能,處理好與學生、學生家長、同事以及公眾的關系。書中提供了大量而系統的配套練習,十分有助於讀者的學習與反思。對任何希望提高自身人際交往能力的讀者來說,本書都是不可多得的向導。

本書主要面向中小學教師,突出強調了教師人際關系的重要性。全書向廣大教師講述了如何運用共情、尊重、熱情、具體、真誠、自我坦白、對質和直接這八種交流技能,處理好與學生、學生家長、同事以及公眾的關系。此外,本書還借鑒了Robert Carkhuff教授提出的人際關系發展模式,提供了評估有效人際溝通程度的量表。
 

目錄

第一章 基本原理
模式的作用
相關研究的支持
有效教師的個性特征
有效幫助者的個性特征
幫助關系中關鍵因素之建模
幫助目標
幫助周期
幫助過程
促進維度
過渡維度——幫助者導向
過渡維度——求助者導向
行動維度
參考文獻
第二章 教師角色:變化的個性特征
角色的變化源自學校的重構
角色的變化依賴於立法的進程
參考文獻
第三章 人際關系發展中的多元文化和多樣背景
有效溝通
參考文獻
第四章 感知與回應
感知行為
學習風格和感知方式
自我探究和個體反饋
改變
防御機制
回應行為
參考文獻
第五章 求助者的陳述類型
行動請求
信息請求
理解或參與的請求
不恰當的互動請求
信息回應
行動回應
第六章 無效的溝通類型
言語不當
求助者的言外之意
第七章 關注技能的培訓
參考文獻
第八章 對幫助中非言語行為的意識
非言語溝通的一般特征
幫助者的非言語行為
運用求助者的非言語線索
參考文獻
為進一步研究推薦的閱讀書目
第九章 感知情緒能力的培訓
第十章 感知與回應——體現共情
共情——含義與意義
共情量表實例
參考文獻
……
 

這是一本非常實用的書!嚴謹、專業而不失生動、有趣。所以原著在美國出版以來一直深受讀者的歡迎,一版再版。經過多年的實踐運用和發展后,最新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是精煉改進后的第七版。
本書主要面向中小學教師,突出強調了教師人際關系的重要性。全書借鑒了Robert carkhuff教授提出的人際關系發展模式,提供了評估有效人際溝通程度的量表。該量表涵蓋了必備的核心條件,提出了共情、尊重、熱情、具體、真誠、自我坦白、對質和直接八個維度,並指出言語溝通和非言語溝通在人際溝通中的特點和重要性。
本書在詳細的理論構架下注重提供大量配套的實踐范例。盡管本書主要面向中小學教師,但對於大學教師的有效教學也不乏具體建議。
雖然書中的眾多情境處於美國文化體系,緣於美國學校的實踐研究,但本書演繹體現的人際溝通模式及其實踐運用,對我國的教師教育發展仍然具有很大的借鑒意義。
在當代學校教育中,雖然隨着教育技術手段的現代化,教師的部分工作不可避免地將被一些技術手段所代替,教師角色也面臨着巨大的轉變。但正如半個世紀前,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Jaspers.K)在《什麼是教育》(Was ist erziehung)中所言,教育是人與人靈魂的交往。教育是塑造人心靈的工程——現代社會工具主義的趨向其實更強化了教師作為人的意義:有效的教育教學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對話和溝通,需要教師之間、教師與家長、教師與社會形成良性的互動關系。
尤其是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和諧的師生關系對每位從教者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教育者人際關系能力的發展,是構建美好師生關系的基礎,是教師關愛學生、履行自身職責的必需,也是教師自身作為社會個體不斷提升自我的前提條件。
更重要的是,對於所有人來說,理解人、與他人交往的能力正是最基本的能力,也是更好地適應現代社會的必要條件。本書正是對人際關系的微妙之處做出了詳細到位的分析,提供了人際交往的有效技巧。而其生動的行文,相信也會讓讀者在讀書深思的同時不免會心一笑。
正如嚴寒的冬天孕育着燦爛的春天,本書的翻譯也經歷了雖艱澀卻十分美好的歷程。此書的翻譯,是我和我的同學杜蕾、陳偉嘉分工合作的結果。全書的前言、附錄和索引,以及第一章到第十章由我負責翻譯,杜蕾負責第十一章到第二十章的翻譯,陳偉嘉負責第二十一章到第二十四章的翻譯,最后由我審校全書。翻譯的過程也是我們融人其中,不斷自省、不斷學習的過程——它不斷引起我們的共鳴和新奇。衷心地希望本書的翻譯能夠為我國的教師專業發展提供經驗和范例,能夠對廣大從教者有所啟發。
由於時間倉促,譯者水平有限,本書涉及的現象、知識又十分廣泛,紕漏和錯誤之處在所難免,懇請各位師長和同仁批評指正。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