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對古典音樂走完20世紀旅程後的歷史反思。作者伊凡·休伊特[Ivan
Hewett]敏感地意識到,在音樂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多元格局,以及電子工業和互聯網技術已迫使音樂接受方式發生巨大轉型的當下,音樂文化的面貌已不再是豐富多彩,而是撲朔迷離——我們已進入了「新新音樂」時代,藝術已沒有「雅、俗」之分和「是、非」之別,我們時時刻刻被形形色色的「音樂」所包圍,卻不幸地已喪失了評判其優劣的意識和准繩,甚至連體驗音樂的激情也在日益麻木。音樂,是否還持續具有可供標榜的價值?如果有,它是什麽;又該如何評判?這正是本書的核心論題之一。
休伊特對此采取明朗的肯定態度,認為:音樂是一種飽含價值的話語體系,具有與人性類似的「升華性」或「超越性」,因此不能對之采取漠不關心的隨意態度和回避價值評判的中庸眼神[參見第一章];引領我們通向音樂價值的可靠向導不是別的,正是古典音樂以及與它一脈相承的現代精神。在休伊特看來,古典音樂和現代音樂並非通常所謂的「敵對關系」,而是解決同一問題的兩種方案,即,當曾經統一的音樂領域迫於社會變革而四分五裂時,如何「修補裂痕」以使其復歸統一。音樂領域過去曾摻雜著宇宙數學、經院哲學和社會功能,既不獨立、更不統一,古典音樂是這第一道「裂痕」
的催生物,它「彌合裂痕」的辦法是在不脫離傳統和社會現實的情況下發展形式規范,從而孕育普適性的公眾音樂話語;但隨後由於其內部的擴張[如和聲的發展、文學的滲入]和外部的融合[與流行音樂和世界音樂等「他者」],藝術音樂重又走向了分裂,於是誕生了新音樂。現代主義者前赴後繼所苦心探索的,也正是能夠彌合裂痕、以使音樂領域復歸統一的最佳方案[這同古典音樂相像]。而由於這些方案均有缺陷[或是脫離傳統,或是脫離社會,或是缺乏形式價值,詳見第六章「本真性」]且各自獨立、相互輕蔑,故終未如願,由此出現了第一段描述的種種「病態」。正是在這種境遇下,休伊特真摯地呼喚古典音樂的「超越」理想,並主張這種音樂精神應成為我們認識當今音樂文化的最佳向導。
不過作者坦言,時下乃是流行音樂派系紛呈、世界音樂異軍突起、古典理想正位處邊緣並日漸消融之際,把古典音樂視為價值准繩無異於冒險挑釁之舉,但作者通過對各種音樂樣式所主張的「本真性」[即某種音樂樣式借以標示其不可替代性的品質]、以及這種「本真性」在各樣式的代表性曲目中的實現狀況進行分析和評介,最終說明了「古典」准繩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