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
定價:174
NT $ 151
 

內容簡介

本書以中國人心理與行為的特點為著眼點,除了從社會認知、社會感情、社會動機、社會態度、群體心理等方面系統、全面地介紹了社會心理學的基本理論、觀點外,還對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的社會心理現象做了概括與總結。與同類教材相比,本書新增加了「人際關系」、「人力資源管理」、「人格培育」等內容,還特別增加了」心理健康」一章,充分體現了本書理論分析與應用性相結合的特點。
沙蓮香,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心理學研究所所長、中國人民大學女性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社會心理學、經濟心理學、中國文化與中國人研究。主要代表作有:《社會心理學》、《中國民族性》(一、二)、《中國人素質》、《中國人看中國人100年》、《中國人百年》等。
 

目錄

第一章 社會心理學是一門學科
第一節 社會心理學的產生
一、人類文明中的一種精神性存在
二、准備時期
三、以學科名義登場
第二節 社會心理學的發展
一、兩種研究傳統
二、社會心理學在美國
三、理論傾向
第三節 社會心理學在亞洲
一、日本人研究
二、中國人研究
三、文化、社會、心理
第四節 社會心理學是一門怎樣的學科
一、研究對象
二、社會心理基本過程
三、社會心理學的作用
第二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社會心理學研究的特征
一、學習研究方法的意義
二、社會心理學研究的性質
三、社會心理學研究的一般步驟
四、社會心理學研究的分類
第二節 定量研究的設計
一、定量研究設計的一般特點
二、實驗研究
三、調查研究
第三節 定性研究的設計
一、定性研究的基本特點
二、定性研究的基本過程
三、參與觀察法
第四節 研究樣本的選取與測量工具的使用
一、隨機抽樣
二、非隨機抽樣
三、測量工具的使用
第三章 人際關系
第一節 人際關系概述
一、人際關系的概念與研究
二、人際關系的維度與類型
三、人際關系的測量
第二節 人際關系的發展
一、人際吸引
二、關系的發展
三、密切關系
第三節 人際沖突與合作
一、人際沖突
二、人際合作
第四節 利他行為與侵犯行為
一、利他行為
二、侵犯行為
第四章 社會知覺與認知
第一節 對自我的知覺
一、自我概念形成的信息來源
二、自我概念的作用
三、自我概念的測量
四、自尊的建構及其作用
五、自尊的測量
第二節 對他人的知覺--印象形成
一、印象形成過程中所利用的信息
二、印象的組織結構
三、印象形成過程中信息加工整合的方式
四、印象形成過程中信息加工整合的一些規律
五、印象的作用
第三節 對群體的知覺--刻板印象
一、刻板印象的形成
二、影響刻板印象喚起與使用的因素
三、刻板印象的利與弊
四、改變刻板印象的方法
第四節 對行為與事件原因的推斷--歸因
一、何時歸因
二、歸因理論
三、歸因偏差
四、歸因的個體差異
第五章 社會動機
第一節 社會動機概述
一、動機的概念
二、動機的性質
三、動機的類型
第二節 幾種主要的動機理論
一、麥獨孤的本能論
二、勞倫茲的習性論
三、弗洛伊德的性欲力學說
四、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
五、麥奎爾的動機類型說
第三節 幾種主要的社會動機
一、成就動機
二、親和動機
三、權力動機
第六章 社會感情
第一節 社會感情概述
一、社會感情的概念
二、社會感情的功能
三、社會感情的維度
四、社會感情的分類
第二節 社會感情理論
一、情緒心理學的觀點
二、心理治療學派的觀點
三、社會學的觀點
第三節 社會感情的發展
一、兒童的情緒發展
二、青少年的情緒發展
三、成年人的情緒發展
四、人生情緒發展小結
五、情緒成熟的指標
第四節 社會文化和感情
一、社會文化和情緒
二、中國文化和情緒
三、中國人的特殊情感
四、社會群體的情緒
第五節 社會感情調適
一、情感智商
二、情緒感知等級
三、情緒管理的方法
第六節 感情表達與人際溝通
一、情緒表達的功能和障礙
二、有效表達情緒的原則
三、良好應對他人的情緒
四、情緒混淆與情緒疏離
五、減少人際沖突--有效溝通
第七章 社會態度
第一節 態度概述
一、社會態度的概念
二、社會態度的構成
三、社會態度的功能
第二節 態度的形成
一、態度形成研究
二、影響態度形成的因素
第三節 態度變化理論
一、平衡理論
二、和諧理論
三、認知不協調理論
四、信息理論
第四節 態度的測量
一、態度測量的性質
二、態度量表
三、態度量表的評價
第八章 群體心理
第一節 社會群體概述
一、社會群體及群體特征
二、群體心理效應
三、群體分類
四、群體內聚力
第二節 社會影響
一、社會促進
二、優勢反應強化說
第三節 從眾
一、從眾現象的實驗研究
二、影響從眾的因素分析
三、服從的實驗研究
四、對實驗的分析評價
第四節 集群行為
一、集群行為
二、集群行為的過程
三、集群行為的理論
四、去個性化
第五節 民族心理研究
一、早期民族心理研究
二、榮格的集體無意識理論
三、弗羅姆的社會無意識理論
四、中國民族心理研究
第九章 傳播與社會心理
第一節 傳播活動的心理基礎
一、傳播過程與社會心理
二、信息接收過程中的心理作用
三、信息理解中的心理作用
四、傳播效果中的心理作用
第二節 輿論、謠言、民謠與社會心理
一、輿論及其形成
二、謠言
三、民謠
四、輿論、謠言、民謠的社會心理研究
第三節 時尚、流行與社會心理
一、時尚、流行的特點
二、時尚、流行的產生與傳播基礎
三、時尚的心理機制
第十章 人力資源管理
第一節 人力資源管理概述
一、「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
二、注重人力資源開發
三、工作績效和對企業的忠誠感
第二節 人力資源培訓
一、崗前培訓
二、溝通培訓
三、管理人員開發
第三節 招聘選拔
一、招聘與人力資源聚集
二、面試
三、無領導小組討論
第四節 激勵、績效考核與工作滿意度
一、激勵
二、績效考核
三、工作滿意度
第十一章 人格培育
第一節 人格的界定
一、什麽是人格
二、人格特性
第二節 人格差異
一、人格的認知差異
二、人格的生理差異
三、人格的社會差異
第三節 人格的測評
一、測驗法
二、投射法
三、實驗法
第四節 人格的培養
一、生物遺傳因素
二、社會文化因素
三、家庭環境因素
四、早期童年經驗
五、學校教育因素
六、自然物理因素
七、自我調控因素
第十二章 心理健康
第一節 心理健康概述
一、心理健康的含義
二、心理健康的標志
三、影響心理健康的因素
四、心理健康的維護
第二節 心理應激和應對策略
一、心理應激的概念
二、心理應激的影響與後果
三、如何有效應對心理應激
第三節 心理異常與心理治療
一、心理異常的概念
二、常見的心理異常或障礙
三、心理治療的理論和方法
後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