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研究》將本著開放和務實的精神,堅持宏觀視野和問題取向。這是它的辦刊宗旨。
開放性是指它的跨學科性和綜合性。《中國研究》將努力突破單一學科的局限和研究領域的禁區。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環境等等,都既屬於它的研究范圍,也成為它的研究視角。開放性同時也包括研究主體(研究者)的多樣性,不同學術背景和志向的學者,只要他(她)堅守學術共同體所公認的倫理規范,將得到同樣的尊重。需要強調的是,鑒於學術界目前的狀況和學術事業發展的考慮,我們特別鼓勵和支持學術新人的艱苦勞作。
務實性是指它的實證性和經驗性。《中國研究》奉行「多談些問題,少談些主義』』的主張,希冀重點置於中國的基層社會,從微觀的問題或現實經驗人手,在對許多單個領域、地域進行切實調查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追求最終的對中國社會整體的通透認識。它當然期望博大而混沌的中國最終能產生宏大而精確的理論,但也努力避免「宏大理論」先行或抽象概念主導下的天馬行空式的空談。務實性還表現在鼓勵朴實平易的文風和學風,倡導平和的學術批評氛圍。
《中國研究》屬於全球中國學界展示睿智的公共空間,而不是少數編輯、學者的封閉領地。為此,我們熱切希望整個中國學界的廣泛參與,希望有廣泛而深層的互動。同時,我們也真誠歡迎來自學術界的監督和批評。這種嚴肅的監督和批評是《中國研究》健康成長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