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先生是學術大家。他讀了套子書,研究了一輩子學問,在許多學術領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他是怎樣讀書的?又是怎樣治學的?他的讀書和治學經驗是什麼?他眼中學術界前輩們的治學經驗是什麼?
本書匯集了季羨林先生專門談讀書、治學和他介紹學術界前輩治學經驗的文章。這些文章對廣大學生和學者,都會有所啟迪。
本書也是季羨林研究所成立以後組織編寫的系列書之一。第一本是《季羨林談人生》。季羨林研究所和當代中國出版社還要陸續合作,推出新書。
目錄
“天下第一好事,還是讀書”
對我影響最大的幾本書
我最喜愛的書
推薦十種書
我的書齋
我和書
我和北大圖書館
抓住一個問題終生不放
搜集資料必須有竭澤而漁的氣魄
如何搜集資料
如何利用時間
才、學、識
研究學問的三個境界
勤奮、天才(才能)與機遇
把學術還給人民大眾
關于考證
我的考證
再談考證
關于義理、文章與考證
必須中西兼通,中外結合,地上文獻與地下考古資料相結合
“模糊”、“分析”與“綜合”
談翻譯
研究、創作與翻譯並舉
漢語與外語
沒有新意,不要寫文章
學術良心或學術道德
滿招損,謙受益
對待不同意見的態度
我學術研究的特點和範圍
學術研究發展的軌跡--由考證到兼顧義理
我的義理
一些具體的想法
瓦爾德施米特教授治學經驗之談
陳寅恪先生的道德文章
胡適先生的學術成就和治學方法
朱光潛先生的為人與為學
湯用彤先生的為人與為學
後記
對我影響最大的幾本書
我最喜愛的書
推薦十種書
我的書齋
我和書
我和北大圖書館
抓住一個問題終生不放
搜集資料必須有竭澤而漁的氣魄
如何搜集資料
如何利用時間
才、學、識
研究學問的三個境界
勤奮、天才(才能)與機遇
把學術還給人民大眾
關于考證
我的考證
再談考證
關于義理、文章與考證
必須中西兼通,中外結合,地上文獻與地下考古資料相結合
“模糊”、“分析”與“綜合”
談翻譯
研究、創作與翻譯並舉
漢語與外語
沒有新意,不要寫文章
學術良心或學術道德
滿招損,謙受益
對待不同意見的態度
我學術研究的特點和範圍
學術研究發展的軌跡--由考證到兼顧義理
我的義理
一些具體的想法
瓦爾德施米特教授治學經驗之談
陳寅恪先生的道德文章
胡適先生的學術成就和治學方法
朱光潛先生的為人與為學
湯用彤先生的為人與為學
後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