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社會資本:政治發展的一種新維度

投資社會資本:政治發展的一種新維度
定價:156
NT $ 136
  • 作者:燕繼榮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6-05-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301106904
  • ISBN13:9787301106907
  • 裝訂:224頁 / 23 x 16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社會資本是存在於社會結構關系中的資源,體現為個人關系、成員身份、社會網絡和信任關系。本書運用國外在社會資本理論方面已經取得的研究成果,系統分析了社會資本的性質、構成、類型和存在方式,說明社會資本對於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功能,闡明社會資本的來源、投資方式及策略,並在此基礎上就國家發展戰略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本書內容詳實、條理清楚,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我國有關社會資本的專門性的系統研究的不足。本書主要分為資本理論及社會資本研究和社會資本及其投資兩大部分,主要內容包括:資本理論的演講、社會資本研究的緣起、定義社會資本、解析社會資本、投資社會資本、反思國家發展政策等等。
 

目錄

緒論:社會資本--一個新的學術概念
一、一個跨學科的新概念
二、社會資本的學術價值
三、社會資本所受到的質疑
四、問題與任務:關於本項研究的說明
五、社會資本研究的中國意義
六、本書的篇章結構
第一部分 資本理論及社會資本研究
第一章 資本理論的演進
一、「資本」概念的語境變遷
二、資本理論的歷史演進
三、社會資本:資本家族中的新成員
小結
第二章 社會資本研究的緣起
一、社會資本思想的起源
二、社會資本研究的典型案例
三、社會資本研究興起的背景
小結
第二部分 社會資本及其投資
第三章 定義社會資本
一、關於社會資本概念的典型論述
二、社會資本的定義
三、有關社會資本的其他表述
小結
第四章 解析社會資本
一、社會資本的屬性
二、社會資本的構成
三、社會資本的類型
四、社會資本的測度
小結
第五章 投資社會資本
一、社會資本的效益分析
二、社會資本的來源
三、社會資本的投資
小結
結語:原思國家發展政策
余論
附錄資料:有關社會資本的理論綜述
社會資本:理論爭辯與經驗研究
主要參考文獻
 

經濟學探究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增長的本源,因此,解釋經濟發展的原因,揭示經濟繁榮的機制是它的根本任務。政治學探究良好政體(poli-ty)的組織方式,所以,揭示人類集體生活的組織機制,探討合理解決國家一社會一個人三者關系的制度安排,解釋政治變遷和發展的動因是它的根本任務。

多少年來,我們形成一個基本的假設,也是一種基本信念,即,良好的政治秩序需要有「好政府」和「好公民」。「善治」需要「良政」,「良政」培養「良民」。為了開發出這樣一種良好的秩序,人們把大量的精力和智力、財力和物力,投資於一個又一個「好政府」的打造工程和「好公民」的改造工程上。按照我個人的理解,前一項工程可以叫做「治政」工程(其目的在於治理政府,限制政府權力,規范政府行為),而後一項工程可以稱作「政治」工程(其目的在於治理社會,保障公民權利,規范公民行為)。

從總體上說,這樣的投資思路算是清晰的。因為,政治學研究表明,一個秩序良好的政治社會,必須在合理划分國家(state)一社會(society)一個人(individuals)三者界限的基礎上,在不同領域,針對不同的對象,實行不同的「治理」原則和手段,即所謂的「分而治之」。如果我們把對公民及其組織的管理稱作「治理社會」(屬於「政治」的范疇),那麽,對政府自身的管理可以被界定為「治理政府」(屬於「治政」的范疇)。前者強調的是「治民」,後者強調的是「治官」;前者的目的是要保障公民權益,規范公民行為和社會組織行為,防止暴民政治;後者是要限制公共權力,規范政府(包括官員)行為,防止暴政統治。另外,這樣的投資方向也算是明確的。因為,在「治政」工程方面,人們圍繞如何限制公共權力,在努力探討合理授權、分權和控權的有效機制和規則:在「政治」工程方面,一方面,人們在致力於探討切實保障公民權利的機制,另一方面,試圖開通公民參與的各種制度化管道,以便能夠使公民的政治行為得到合理規制。

然而,如此浩大的工程投資在各國的實際效益並不相同。人們不禁要追問:影響這項投資之效益的因素會是什麽?社會資本理論給出的答案是,人與人之間所結成的社會網絡聯系以及信任與互惠合作的關系作為一種社會資源(即社會資本),是影響投資產出的重要因素。如此理解,為社會資本而投資——把時間、精力、智力、財力和物力投資到社會資本的積累方面,就成了一個國家謀求政治發展的重要途徑。

一般認為,政治學是討論如何治國安邦的學問。政治學的創始人亞里士多德曾經指出,「城邦」(被理解為今天的「國家」)是自然演化的結果,「人類自然是趨向於城邦生活的動物(人類在本性上說,也正是一個政治動物)」。換句話說,人生來就是要過一種「城邦」生活(也就是集體或群體生活),那種「無家無邦」的人,不是一個「鄙夫」,就是一位「超人」。既然本性決定了人要過一種集體生活,那麽,就存在如何組織和安排的問題。政治學就是探討人類社會生活組織機制的學問。

政治安排追求「人間至善」,要求以公共利益為依歸,實現公平與效率的均衡。然而,人類在組織集體生活的時候會面臨種種困境。這是一個很早就被人們注意的命題。英國哲學家休謨(David Hume)曾經有「農夫的困境」之說,強調農夫為了從對方獲得幫助或好處,就必須給對方以同樣的回報。中國傳統諺語關於「和尚吃水」的問題也從不同側面揭示了這個問題。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