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人類學經典著作之一,堪與列維-斯特勞斯和伊里亞德的偉大作品同列。
在本書中,特納通過在非洲恩丹布部落中的田野考察,將儀式在這個群體中的地位進行了詮釋。特納拓展了“閾限”與“交融”的概念,發展了傳統的結構主義。與之同時代的範‧杰內普、馬克斯‧韋伯、涂爾干等都曾經試圖把所有的文化行為統一在超級結構里,提出涵蓋全體的普遍化模式,特納則突破了傳統靜態的社會結構的研究,把儀式放在運動的社會過程中加以考察,他把社會看作是交融與結構的辯證統一,從而有“分化-閾限-再整合”的過程,是結構與反結構的相互作用的結果。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生死儀式中的分類層次
摩爾根與宗教
非洲中部儀式的研究
對恩丹布儀式的初期田野工作
伊瑟瑪儀式
神聖地點的預備
藥物的收集
治療過程
分類結構︰三重組合
分類結構︰二元組合
場景與分類
儀式象征的認知與存在
第二章 恩丹布儀式中的雙胞胎困境
親屬和生活中的雙胞胎現象︰一些非洲的實例
恩丹的雙胞胎儀式的結構
河流源頭儀式︰藥物的收集
河流源頭儀式︰水流和圓拱
在村莊里建造雙胞胎神龕
性別間的對抗
性別之間和表親之間的玩笑
從夫居和母系制度之間的競爭︰居住地的選擇
作為神秘荒謬的雙胞胎
恩丹布人對Wubwang﹀u的看法
腳趾夾箭跳躍
第三章 閾限與交融
通過儀式的形式與性質
就職儀式的閾限
……
第四章 交融︰模式與過程
第五章 謙卑與等級︰地位提升與地位逆轉的閾限
參考文獻
過引
譯後記
附錄︰特納的主要作品
第一章 生死儀式中的分類層次
摩爾根與宗教
非洲中部儀式的研究
對恩丹布儀式的初期田野工作
伊瑟瑪儀式
神聖地點的預備
藥物的收集
治療過程
分類結構︰三重組合
分類結構︰二元組合
場景與分類
儀式象征的認知與存在
第二章 恩丹布儀式中的雙胞胎困境
親屬和生活中的雙胞胎現象︰一些非洲的實例
恩丹的雙胞胎儀式的結構
河流源頭儀式︰藥物的收集
河流源頭儀式︰水流和圓拱
在村莊里建造雙胞胎神龕
性別間的對抗
性別之間和表親之間的玩笑
從夫居和母系制度之間的競爭︰居住地的選擇
作為神秘荒謬的雙胞胎
恩丹布人對Wubwang﹀u的看法
腳趾夾箭跳躍
第三章 閾限與交融
通過儀式的形式與性質
就職儀式的閾限
……
第四章 交融︰模式與過程
第五章 謙卑與等級︰地位提升與地位逆轉的閾限
參考文獻
過引
譯後記
附錄︰特納的主要作品
序
維克多‧特納(1920—1983)不僅是一位偉大的教師和學者,也是一位明星級的表演藝術家。在他生命的最後20年中,他在學術界這一充滿活力的“馬戲團”里,做出了杰出的表演。他能言善辯,談吐中旁征博引,縱橫捭闔,細致入微,听者常常被他震得目瞪口呆。特納出身于蘇格蘭的一個戲劇世家(他的母親是一位演員),有著模仿——有的時候甚至是引入發笑的模仿——他人舉手投足以及面目表情的才能。他在談話的時候,常常提到格拉斯哥,他童年的故鄉。但他是在曼徹斯特大學作政治性著述的時候,才一方面接受了牛津、劍橋味十足的英式學術教育,另一方面還發展了他自己工人階級式的談吐方式。在曼徹斯特大學,他進一步深造,在戲劇化的自我表現(self-presentation)上有了變化。
有一些觀點使初次涉足這一領域的人滿懷期望,想看到一些極富個人魅力的表現,而這些觀點特納十分贊同。在做自我表現的時候,如果他覺得觀眾把這些看得過于嚴肅,他就會不斷扮演插科打諢或滑稽逗樂的角色。他確實可以被看作一個學術界的雜耍藝人——但是這位雜耍藝人有本事與同樣老道練達的人結下深厚的友誼,並且別人不用非得把他奉為先知或巨星。對于那些從群體經歷(group experience)的現狀提升出來的觀點,他可以洋洋然自得其樂地欣賞並享受之,以至于他情願扮演耽于宴樂的大師,也不願作為老師或智者(guru)。
特納最為深切關注的,就是有沒有趣、好不好笑、開不開心。他在儀式中看到了“眾神所做的工作”是如何進行的——但是“工作”的意思僅僅限于一個群體怎樣發展出某些方式,來對共同的力量進行引導,並為這種行為賦予道德的意義。就是如此,在有限制範圍的社區中,比如贊比亞的恩丹布(Ndembu),眾神所做的工作同樣也包括對超越個人的力量的展示。他在世的時候所享有的盛譽主要是由他的公開講座以及發表的講座內容而來。然而對于最為了解特納的人來說,他的聲名主要是在美國的研討會和小型會議中樹立起來的。在這些場合,他可以與自己的同事和朋友相聚,滿懷歡愉的心情來放松自己。從20世紀60年代中期一直到80年代,他一直擔當儀式主持人的角色,接待參與這些會議的眾多社會批評家以及文化批評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特納在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London)攻讀文學學士學位。在戰時,他與伊迪絲(Edith)相識,並喜結連理,婚後他們生育了五個孩子。他們夫妻之間的關系十分親密,特納晚年的作品多為二人合力而著,即使有時在作者署名一欄,特納夫人的名字不在其上,特納仍然會稱贊她,承認自己觀點的發展是多蒙夫人的幫助。他們共同進行了許多次田野工作,特納參加各個大型會議和研討會時,他夫人曾多次陪同。
二戰結束之後,特納把工作的重心移到了人類學上,並在達利爾‧福爾德(Darryl Forde)、梅爾‧福蒂斯(Meyer Fortes)和雷蒙‧弗斯(Raymond Firth)的指導下于1949年獲得了人類學學士學位。他在曼徹斯特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時候,馬克斯‧格拉克曼(Max Gluckrrlan)是他的導師。特納也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教師和作家,而這段教師生涯,他是在美國度過的。他曾經執教于康奈爾大學、芝加哥大學以及弗吉尼亞大學。
……
有一些觀點使初次涉足這一領域的人滿懷期望,想看到一些極富個人魅力的表現,而這些觀點特納十分贊同。在做自我表現的時候,如果他覺得觀眾把這些看得過于嚴肅,他就會不斷扮演插科打諢或滑稽逗樂的角色。他確實可以被看作一個學術界的雜耍藝人——但是這位雜耍藝人有本事與同樣老道練達的人結下深厚的友誼,並且別人不用非得把他奉為先知或巨星。對于那些從群體經歷(group experience)的現狀提升出來的觀點,他可以洋洋然自得其樂地欣賞並享受之,以至于他情願扮演耽于宴樂的大師,也不願作為老師或智者(guru)。
特納最為深切關注的,就是有沒有趣、好不好笑、開不開心。他在儀式中看到了“眾神所做的工作”是如何進行的——但是“工作”的意思僅僅限于一個群體怎樣發展出某些方式,來對共同的力量進行引導,並為這種行為賦予道德的意義。就是如此,在有限制範圍的社區中,比如贊比亞的恩丹布(Ndembu),眾神所做的工作同樣也包括對超越個人的力量的展示。他在世的時候所享有的盛譽主要是由他的公開講座以及發表的講座內容而來。然而對于最為了解特納的人來說,他的聲名主要是在美國的研討會和小型會議中樹立起來的。在這些場合,他可以與自己的同事和朋友相聚,滿懷歡愉的心情來放松自己。從20世紀60年代中期一直到80年代,他一直擔當儀式主持人的角色,接待參與這些會議的眾多社會批評家以及文化批評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特納在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London)攻讀文學學士學位。在戰時,他與伊迪絲(Edith)相識,並喜結連理,婚後他們生育了五個孩子。他們夫妻之間的關系十分親密,特納晚年的作品多為二人合力而著,即使有時在作者署名一欄,特納夫人的名字不在其上,特納仍然會稱贊她,承認自己觀點的發展是多蒙夫人的幫助。他們共同進行了許多次田野工作,特納參加各個大型會議和研討會時,他夫人曾多次陪同。
二戰結束之後,特納把工作的重心移到了人類學上,並在達利爾‧福爾德(Darryl Forde)、梅爾‧福蒂斯(Meyer Fortes)和雷蒙‧弗斯(Raymond Firth)的指導下于1949年獲得了人類學學士學位。他在曼徹斯特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時候,馬克斯‧格拉克曼(Max Gluckrrlan)是他的導師。特納也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教師和作家,而這段教師生涯,他是在美國度過的。他曾經執教于康奈爾大學、芝加哥大學以及弗吉尼亞大學。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