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暢銷全球的世界史名著,敘述了從地球的形成生命的起源直到第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歷史,歷史的真實與文學的想像得到了完美的結合。

作者簡介:

赫伯特·喬洽·韋爾斯(Herbert George wells,1888—1946),英國著名小說家,尤以科幻小說創作聞名於世,著名的有《時司機器》、《莫洛博士島》、《隱身人》《星際戰爭》等。他還是位社會改革家和預言家,是費邊社的重要成員,會晤過羅斯福和斯大林,撰寫了《基普斯》、《托諾 邦蓋》、《波里先生和他的歷史》《世界史綱》等大量關注現實,思考未來的作品。韋爾斯一生創作了百多部作品,內容涉及科學文學歷史社會政治等各個領域,是現代最多產的作家之一。
 

目錄

上冊
譯者序(王雲五)
導言
第一章 空間時間中之地球
第二章 岩石之記載
第一節 最早之生物
第二節 地球年齡幾何
第三章 天擇與種變
第四章 生物侵占陸地
第一節 生物與水
第二節 最初動物
第五章 爬蟲時代
第一節 低原生物時代
第二節 飛龍
第三節 最先之鳥
第四節 奮斗與死亡時代
第五節 毛羽之初現
第六章 哺乳類時代
第一節 生物之新紀元
第二節 舊俗遺傳性之始現
第三節 腦之生長時代
第四節 世界之再厄
第七章 人類之祖先
第一節 人類出自立行之類人猿
第二節 人形動物之古跡
第三節 海德堡之原人
第四節 辟爾唐原人
第八章 尼安德特人——已絕人種之一
第一節 五萬年前之世界
第二節 最初人類之生活
第三節 最後古石器時代之人類
第九章 冰河時代後之古石器人——最初之真人
第一節 與吾人相同之人之初現
第二節 牧人代獵人而興
第三節 美洲無原人
第十章 歐洲之新石器時代人
第一節 農耕時代之始
第二節 新石器期農業起於何處
第三節 新石器期人之日常生活
第四節 上古貿易
第五節 地中海盆地之淹沒
第十一章 古代思想
第一節 皇古哲學
第二節 宗教中之長老
第三節 宗教中之恐懼與希望
第四節 星辰與四時
第五節 故事與神話
第六節 宗教之復雜原始
第十二章 人類之種族
第一節 人類尚在分化中乎
第二節 人類之主要種族
第三節 暗白人』
第十三章 人類之語言
第一節 皇古無語言
第二節 雅利安語
第三節 閃米特語
第四節 含米特語
第五節 烏拉爾一阿爾泰語
第六節 中國語
第七節 其他各種語言
第八節 湮沒失亡之語言
第九節 孤立之語言
第十四章 最初文化
第一節 古城及古牧民
第二節甲 蘇美爾人
第二節乙 薩爾貢一世之帝國
第二節丙 漢謨拉比帝國
第二節丁 亞述人及其帝國
第二節戊 迦勒底帝國
第三節 埃及古史
第四節 印度古代之教化
第五節 中國古史
第六節 文明方興時代
第十五章 海民與商民
第一節 遠古船艦與水手
第二節 歷史以前之愛琴諸城
第三節 最古之海上探險
第四節 古之商家
第五節 古代行旅
第十六章 文字
第一節 象形文字
第二節 分音文字
第三節 字母文字
第四節 文字在人類生活中之地位
第十七章 神與星僧侶與國王
第一節 僧侶之始見於歷史
第二節 僧侶及諸星
第三節 僧侶及學問始期
第四節 國王與僧侶之爭
第五節 貝勒一馬爾杜克神與國王之爭
第六節 埃及之神王
第七節 始皇帝焚書
第十八章 田奴奴隸社會階級與自由人
第一節 古代之普通人
第二節 最古之奴隸
第三節 最初自立之人
第四節 三千年前之社會流品
第五節 階級制度之興起
第六節 印度之階級
第七節 中國官制
第八節 五千年來總論
第十九章 希伯來聖書與先知
第一節 歷史上以色列人之地位
第二節 掃羅大衛所羅門
第三節 猶太人——一原始混亂之種族
第四節 希伯來先知之重要
第二十章 未有文字以前操雅利安語之民族
第一節 雅利安語民族之分布
第二節 皇古雅利安人之生活
第三節 皇古雅利安人之日常生活
第二十一章 希臘人與波斯人
第一節 希臘民族
第二節 希臘文化之特色
第三節 希臘之專制政體貴族政體及民主政體
第四節 呂底亞王國
第五節 波斯之勃興於東方
第六節 克羅伊斯紀
第七節 大流士侵俄羅斯
第八節 馬拉松之役
第九節 溫泉關之役與薩拉米斯之役
第十節 普拉蒂亞與米卡利山之役
第二十二章 希臘思想與人類社會之關系
第一節 伯里克利之雅典
第二節 蘇格拉底
第三節 柏拉圖與其學園
第四節 亞里士多德及呂刻昂
第五節 哲學漸趨出世方面
第六節 希臘思想之品質及限制
第二十三章 亞歷山大之功業
第一節 馬其頓之腓力
第二節 王腓力之被弒
第三節 亞歷山大之初捷
第四節 亞歷山大之漫游
第五節 亞歷山大誠大耶
第六節 亞歷山大之承繼者
第七節 帕加馬——文化之避難處
第八節 世界結合之朕兆——亞歷山大
第二十四章 亞歷山大里亞之科學與宗教
第一節 亞歷山大里亞之科學
第二節 亞歷山大里亞之哲學
第三節 亞歷山大里亞為宗教制造廠
第二十五章 佛教之興起與傳布
第一節 喬答摩略傳
第二節 教理及神話之沖突
第三節 佛喬答摩之福音
第四節 佛教與阿育王
第五節 中國兩大師
第六節 佛教之衰腐
第七節 佛教今日之范圍
第二十六章 西方兩共和國
第一節 拉丁族之由來
第二節 羅馬之政體
第三節 迦太基富人共和國
第四節 第一布匿戰爭
第五節 加圖
第六節 第二布匿戰爭
第七節 第三布匿戰爭
第八節 布匿戰爭與羅馬自由之摧殘
第九節 羅馬共和國與近代國家之比較
第二十七章 自提比略格拉古至神皇之羅馬
第一節 橫阻平民之學
第二節 羅馬之財政
第三節 共和政治之末葉
第四節 冒險將帥之時代
第五節 共和之亡
第六節 元首繼起
第七節 共和失敗之原因
第二十八章 舊世界大平原與海問之諸凱撒
第一節 歷朝皇帝一覽
第二節 羅馬文化之極點
第三節 羅馬人思想之界限
第四節 大平原之騷亂
第五節 西羅馬帝國之衰
第六節 東羅馬帝國
第二十九章 基督教之發端隆盛及分派
第一節 紀元後之猶太
第二節 耶穌之教訓
第三節 統一世界之新宗教
第四節 耶穌之死於十字架
第五節 附加於耶穌教訓之各主義
第六節 基督教之奮斗與迫害
第七節 君士坦丁大帝
第八節 正式基督教之成立
第九節 紀元後五百年歐洲之形勢
第十節 基督教之拯救學問
第三十章 亞洲七百年史
第一節 查士丁尼大帝
第二節 波斯境內之薩珊帝國
第三節 薩珊朝時敘利亞之衰頹
第四節 回教徒 第一次傳來之使命
第五節 瑣羅亞斯德及摩尼
第六節 中亞細亞及印度之匈奴人
第七節 中國之盛世
第八節 中國智慧之束縛
第九節 玄奘之游
下冊
第三十一章 穆罕默德與回教
第一節 穆罕默德以前之阿拉伯
第二節 出奔以前之穆罕默德
第三節 穆罕默德以武力布教時代
第四節 回教之教訓
第五節 教主阿布伯克爾及哈里發歐麥爾
第六節 倭馬亞朝之盛世
第七節 阿拔斯朝回教之衰替
第八節 阿拉伯回教徒之智識生活
第三十二章 基督教國與十字軍
第一節 最衰落時代之歐洲
第二節 封建制度
第三節 墨洛溫王朝時代之法蘭克王國
第四節 西部蠻族之化於基督教
第五節 查理曼為西歐之皇帝
第六節 查理曼之人格
第七節 法蘭西人與日耳曼人之分立
第八節 諾爾曼人薩拉森人匈牙利人及塞爾柱土耳其人
第九節 君士坦丁堡之求援於羅馬
第十節 十字軍
第十一節 十字軍為基督教之測驗
第十二節 皇帝腓特烈 第二
第十三節 羅馬教皇機關之缺點及其限制
第十四節 重要教皇紀略
第三十三章 成吉思汗及其後裔之大帝國
第一節 12世紀末年之亞洲
第二節 蒙古人之興起及其武功
第三節 馬可波羅之游蹤
第四節 奧斯曼土耳其人與君士坦丁堡
第五節 蒙古人不受基督教所化之故
第六節 甲忽必烈之創建元朝
第七節 乙蒙古人之復反於部落狀態
第八節 丙欽察汗國及莫斯科之皇帝
第九節 丁帖木兒
第十節 戊印度之莫卧兒帝國
第十一節 己蒙古人與吉普賽人
第三十四章 西方文化之再生
第一節 基督教與普及教育
第二節 歐洲自覺之開始
第三節 大疫與共產主義之始興
第四節 紙之解放人心
第五節 王侯之新教與民間之新教
第六節 科學之復蘇
第七節 歐洲城市之新興
第八節 歷史上美洲之出現
第九節 馬基雅維里理想中之世界
第十節 瑞士共和國
第十一節 甲皇帝查理 第五傳略
第十一節 乙王侯所欲之新教
第十一節 丙知識上之逆流
第三十五章 君主國會與強國
第一節 君主與外交政策
第二節 荷蘭共和國
第三節 英吉利共和國
第四節 德意志之破裂與混亂
第五節 歐洲大君主國之光榮
第六節 強國觀念之萌生
第七節 波蘭之君主共和國及其運命
第八節 海外殖民地之爭奪
第九節 英國統御印度
第十節 俄羅斯侵略太平洋
第十一節 1780年時歷史家吉本對於世界之意見
第十二節 社會和平之漸終
第三十六章 美法兩新民主共和國
第一節 強國制度之種種不便
第二節 叛亂前之十三州殖民地
第三節 殖民地之被迫而戰
第四節 獨立戰爭
第五節 美國憲法
第六節 美國憲法上之蠻征
第七節 法國之革命思想
第八節 1789年之叛亂
第九節 1789年至1791年之法蘭西君主共和國
第十節 雅各賓黨之革命
第十一節 雅各賓黨共和國
第十二節 督政部
第十三節 改造事業之中止及現代社會主義之曙光
第三十七章 拿破侖之一生境遇
第一節 科西嘉之波拿巴族
第二節 共和將軍拿破侖
第三節 拿破侖 第一執政
第四節 皇帝拿破侖 第一
第五節 百日
第六節 1815年時之歐洲地圖
第三十八章 19世紀之實情與理想
第一節 機械革命
第二節 機械革命與產業革命之關系
第三節 各種觀念之醞釀
第四節 社會主義觀念之發展
第五節 社會主義為人類社會之計划時之缺點
第六節 達爾文主義對於宗教及政治觀念之影響
第七節 國家主義之觀念
第八節 1848年至1878年間之歐洲
第九節 第二次海外帝國之爭奪
第十節 中國之改革
第十一節 日本史
第十二節 海外發展之告終
第十三節 1914年之不列顛帝國
第三十九章 1914年國際之巨創
第一節 大戰前之武裝和平
第二節 抱帝國主義之德意志
第三節 不列顛與愛爾蘭間之帝國主義精神
第四節 法蘭西意大利及巴爾干諸邦間之帝國主義
第五節 大專制國家俄羅斯
第六節 北美合眾國及帝國主義觀念
第七節 大戰之直接原因
第八節 1917年以前大戰之概略
第九節 從俄羅斯瓦解至停戰間之大戰
第十節 戰後政治經濟及社會之破壞
第十一節 威爾遜總統與凡爾賽之各項問題
第十二節 國際聯盟 第一次盟約之概略
第十三節 1919年與1920年間諸條約之大綱
第十四節 下次戰爭之預言
第四十章 歷史之下一幕
第一節 人類意志在政治上統一之可能
第二節 世界聯邦政府如何實現
第三節 現代世界國家之數種基本特點
第四節 世界在一種法律與公道下時之狀況
世界大事年表
編後記
 

本書為韋爾斯(Herbert George Wells)氏所著。氏為英國現代四大文學家之一,與哈代、巴里、蕭伯納三人齊名,而氏之創造力尤富。氏生於1866年,生平研究文學及科學,造詣頗深。嘗受業於赫胥黎之門,故其史學眼光一以進化論為根據。試觀其敘述石器時代、希臘時代之文化,亞歷山大、耶穌等之為人,以及拿破侖、俾斯麥等之事業,均能獨具只眼,不落尋常窠臼。而其將人類史遠溯至地球及生物之起源,尤足征其魄力之宏偉與夫師承之有自。書中敘述東方史跡,雖偶有誤會失實之處,然瑕不掩瑜,終不失為現代史學名著之一也。

本書自1920年初版以來,風行一世。數年前梁任公君曾囑其公子思成君等譯成中文,間並親加案語,商諸本館,欲以之餉遺吾國學術界。嗣同人鑒於此書原本之屢有增訂,新舊諸版,出入頗多,爰再托向達、黃靜淵、陳訓恕、陳建民諸君依據最新版本(1923年版及1926年版之一部分),重加譯訂。譯完後復將本書前半部與科學關系較密者請秉志、竺可楨、任鴻雋、徐則陵諸君分校之。其余則由何炳松、程瀛章、朱經農諸君及不佞分任之。而總其成者實惟何炳松君。排印時並請向達君悉心校勘,以期無誤。

韋爾斯本主張人類大同之有力者,原書於此,再三致意。茲譯出版,如能引起吾國學術界對於世界史研究之興趣,輔助吾人對於國際關系之了解,則本館(辶多)譯此書之工作即為不虛矣。區區效力學術之微意或亦為讀者所許乎。

王雲五。一五,九,三0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