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邑制度是周代最重要的政治制度之一。然而這一重要制度在以往的史學研究中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本書第一次全面、系統地考察了周代采邑制度產生、發展、變革和衰亡的歷史過程,分析了采邑制度在不同歷史階段的不同形態和特點,揭示了采邑制度演變的社會根源,評價了采邑制度在周代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對中國長期封建社會歷史發展的影響,批判了漢代以來學者們在采邑問題上的種種謬說以及當代史學界流行的一些錯誤觀點。
本書對西周王畿的范圍和王畿采邑的分布與變遷、對春秋時代卿大夫之家的內部結構及其實質、對春秋時代各國采邑的爭奪與公室盛衰、卿族廢興的關系以及郡縣制取代采邑制的歷史必然性等重要問題,也都進行深入的考證、分析和探討。
目錄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章 西周采邑概說
一 西周的王畿
二 畿內封邑與畿外封國
三 西周諸侯國內無采邑
四 畿外少數諸侯的采邑
五 殷商遺民的采邑
第二章 西周王畿采邑的分布變遷(上)
一 西虢
二 東虢
三 周
四 召
五 單
六 溫(蘇)
七 檀
八 榮
九 管
十 蔡
十一 康
十二 毛
十三 畢
十四 豐
十五 南
十六 成
十七 郇
第三章 西周王畿采邑的分布變遷(下)
十八 原
十九 霍
二十 芮
二十一 虞
二十二 (於阝)
二十三 應
二十四 凡
二十五 胙
二十六 祭
二十七 滑
二十八 尹
二十九 甘
三十 邢
三十一 秦
三十二 樊
三十三 鄭
三十四 楊
第四章 西周采邑制度探微
一 采邑的封授與世襲
二 「授民」及「民」的身份
三 采邑的等級與規模
四 采邑與公邑
五 祿田與賞田
第五章 春秋時代采邑制度的變革
一 采邑封授權和分布重點的轉移
二 采邑內部組織機構的發展和完善
三 從「國家」概念的確立過程看「家」的實質
第六章 齊國的采邑——卿族興廢與采邑爭奪(上)
一 高氏的采邑
二 管氏的采邑
三 鮑氏的采邑
四 晏氏的采邑
五 陳(田)氏的采邑
六 小結
第七章 魯國的采邑——卿族興廢與采邑爭奪(中)
一 臧孫氏的采邑
二 季孫氏的采邑
三 陪臣與采邑
四 小結
第八章 晉國的采邑——卿族興廢與采邑爭奪(下)
一 (谷阝)氏的采邑
二 范氏的采邑
三 趙氏的采邑
四 晉國采邑的特點
五 晉國的縣制
第九章 采邑制的衰敗及其在中國歷史上的殘存形態
一 郡縣制取代采邑制的歷史必然性
二 戰國時代的封君制
三 采邑制與封君制的比較
四 泰漢及其後的封國食邑制
插圖
圖1-1 《大簋》銘文
圖1-2 《不斯簋》(蓋)銘文
圖1-3 《大保簋》銘文
圖1-4 《冬戈)鼎》(II)銘文
圖1-5 《牆盤》後半部銘文
圖2-1 《辶人木人)盤》銘文
圖2-2 《卯簋蓋》銘文
圖3-1 西周王畿采邑分布變遷圖
圖4-1 《(走中一丨口口)卣》銘文
圖4-2 《段簋》銘文
圖4-3 《多友鼎》銘文
圖4-4 《師(疒口月)簋》(蓋)銘文(摹本)
圖4-5 《(合卩)朐簋》銘文
圖4-6 《大盂鼎》銘文
圖4-7 《令鼎》銘文
圖5-1 《師鼎鼎》銘文(摹本)
圖6-1 春秋齊國采邑分布圖
圖7-1 春秋魯國采邑分布圖
圖8-1 春秋晉國采邑分布圖
圖9-1 《戰國秦封宗邑瓦書》銘文(摹本)
附錄
表1 春秋列國采邑表
表2 戰國封君表
本書征引書目
增訂版後記
序二
前言
第一章 西周采邑概說
一 西周的王畿
二 畿內封邑與畿外封國
三 西周諸侯國內無采邑
四 畿外少數諸侯的采邑
五 殷商遺民的采邑
第二章 西周王畿采邑的分布變遷(上)
一 西虢
二 東虢
三 周
四 召
五 單
六 溫(蘇)
七 檀
八 榮
九 管
十 蔡
十一 康
十二 毛
十三 畢
十四 豐
十五 南
十六 成
十七 郇
第三章 西周王畿采邑的分布變遷(下)
十八 原
十九 霍
二十 芮
二十一 虞
二十二 (於阝)
二十三 應
二十四 凡
二十五 胙
二十六 祭
二十七 滑
二十八 尹
二十九 甘
三十 邢
三十一 秦
三十二 樊
三十三 鄭
三十四 楊
第四章 西周采邑制度探微
一 采邑的封授與世襲
二 「授民」及「民」的身份
三 采邑的等級與規模
四 采邑與公邑
五 祿田與賞田
第五章 春秋時代采邑制度的變革
一 采邑封授權和分布重點的轉移
二 采邑內部組織機構的發展和完善
三 從「國家」概念的確立過程看「家」的實質
第六章 齊國的采邑——卿族興廢與采邑爭奪(上)
一 高氏的采邑
二 管氏的采邑
三 鮑氏的采邑
四 晏氏的采邑
五 陳(田)氏的采邑
六 小結
第七章 魯國的采邑——卿族興廢與采邑爭奪(中)
一 臧孫氏的采邑
二 季孫氏的采邑
三 陪臣與采邑
四 小結
第八章 晉國的采邑——卿族興廢與采邑爭奪(下)
一 (谷阝)氏的采邑
二 范氏的采邑
三 趙氏的采邑
四 晉國采邑的特點
五 晉國的縣制
第九章 采邑制的衰敗及其在中國歷史上的殘存形態
一 郡縣制取代采邑制的歷史必然性
二 戰國時代的封君制
三 采邑制與封君制的比較
四 泰漢及其後的封國食邑制
插圖
圖1-1 《大簋》銘文
圖1-2 《不斯簋》(蓋)銘文
圖1-3 《大保簋》銘文
圖1-4 《冬戈)鼎》(II)銘文
圖1-5 《牆盤》後半部銘文
圖2-1 《辶人木人)盤》銘文
圖2-2 《卯簋蓋》銘文
圖3-1 西周王畿采邑分布變遷圖
圖4-1 《(走中一丨口口)卣》銘文
圖4-2 《段簋》銘文
圖4-3 《多友鼎》銘文
圖4-4 《師(疒口月)簋》(蓋)銘文(摹本)
圖4-5 《(合卩)朐簋》銘文
圖4-6 《大盂鼎》銘文
圖4-7 《令鼎》銘文
圖5-1 《師鼎鼎》銘文(摹本)
圖6-1 春秋齊國采邑分布圖
圖7-1 春秋魯國采邑分布圖
圖8-1 春秋晉國采邑分布圖
圖9-1 《戰國秦封宗邑瓦書》銘文(摹本)
附錄
表1 春秋列國采邑表
表2 戰國封君表
本書征引書目
增訂版後記
序
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呂文郁博士出自金景芳先生門下,精心研究中國古代歷史文化有年,論著甚豐,為學術界所熟知。他的學位論文《周代采邑制度研究》,命意新穎,有開拓意義,此書曾在台灣文津出版社出版。後幾經修訂,現將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印行。我非常高興能有機會在這里寫幾句話,作為對呂文郁博士這部大著的推薦介紹。
采邑制度在先秦施行甚久,於當時社會中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所謂周行「封建」,采邑制度即系其中心內容之一。及至秦廢「封建」而改行「郡縣」,後來雖仍有采邑之名,實質則有根本變化,以致人們對先秦的采邑制度多有誤解,異說紛紜。周代的采邑制度雖有流弊,隨著時勢的推演,不得不由衰而亡,但其興起有因,也具有相當強大的生命力,從而持續綿延,達幾百年之久。後世鑒於這類制度有藩屏王朝的長處,不斷有人倡言恢復,引起種種爭論,也反映出其在歷史上留下了深遠的影響。近年古代歷史文化的探討日益昌盛,然而專門論述先秦采邑制度的著作尚如鳳毛麟角,尤其缺少能獨辟新徑的作品,《周代采邑制度研究》一書之出,可謂空谷足音。
過去王國維先生倡導二重證據法,即以傳世的文獻材料與地下的考古文物相結合,互相印證,為古史研究開一新境界。呂文郁博士此書,不僅充分引用古籍記載,還大量征引金文和考古材料,左右逢源,相得益彰,確實發揮了二重證據法的優長。在援用金文時,注意吸取古文字學各家的考釋成果,擇善而從,態度矜持。在引據文獻時,注意融會歷代注疏箋釋之說,不囿門戶,並且時出新意。特別是全書中多以《周禮》、 《左傳》、《國語》的記載為典據,加以分疏說明,更可見作者功力所在。在廣泛運用文獻、金文和考古材料的基礎上,將采邑制度的探索提高到理論高度來分析觀察,這種研究方法顯然是正確的。
書中精彩部分甚多,這里殊難備舉。以對周代王畿采邑的討論為例,不少觀點即足釋讀者之疑。漢以下許多學者的著作,每每不理解周朝畿內國的性質特點,甚至有懷疑其是否存在的。近人有的書籍,也只講畿外諸侯,否認畿內采邑,未免有所缺漏。此書對畿內國首先從概況說明,繼以具體例證,再就其各方面特點逐一剖析,有很多值得重視的見解。
不承認畿內分封的存在,正如呂文郁博士在此書第一章所說,是完全錯誤的。核之文獻記載,絕不可通。不要說別的,就以人所共知的《詩經》而論,開首便是《周南》、《召南》,鄭玄《詩譜》於周、召的分封及其采地的性質,論述極詳。如果沒有畿內國的制度,對周、召怎樣解釋呢?《詩譜》雲周文王「分岐邦周、召之地為周公旦、召公奭之地,施先公之教於己所職之國」,是畿內國的典型例子,書中已有詳細論證。
周公所封之周,本為周朝舊都岐周,文王遷豐,於是封給周公旦。周公旦長子伯禽就國於魯,次子君陳仍食采於周,世為周公。這個周在今陝西岐山、扶風問的周原,經過近年多次發掘調查,周城的輪廓業已顯露。當地從來是西周青銅器的重要出土地點,前些年又發現了甲骨。從甲骨文、金文的內容考察,足以認識周城在分封周公之後仍然是周朝的一個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
召公所封之召,也是岐周地域的一部分。和周公一樣,召公奭長子就封於燕,另一子繼為召公。但不管是文獻記載,還是考古材料,召都不如周城的明確。由1902年出土的太保玉戈等物,知道召應在今岐山西南劉家 一帶。最近在該地附近又有很重要的文物發現,看來召的位置的線索已逐漸明朗。周、召兩地的考古工作,將能進一步揭示當時周朝畿內國的面貌。
又如虢叔所封的西虢,在今陝西寶雞,後隨周平王東遷於今河南三門峽。另據今本《竹書紀年》,西虢於幽王八年滅焦,焦正在二門峽境。兩說雖有不同,相差不過幾年。寶雞已發現不少虢的器物,三門峽上村嶺也發掘到虢國墓地。尤其最近幾年,上村嶺有新的發現,為研究東遷後的虢提供了許多材料。西虢也是畿內國的典型例子之一。
以上所述周、召、西虢,不過是《周代采邑制度研究》所論西周畿內國的一小部分。書中對許多類似采邑都一一作出詳細的探究,並就其共同的性質和制度進行綜合總結。繼之又以較長的篇幅,深入討論了東周時期列國采邑制度的演進變革,分析其走向衰落的過程和原因。所涉及的問題范圍,是相當廣闊的。因此,凡對先秦歷史文化、社會制度等方面抱有興趣的讀者,定能由此書得到啟示。同時,如呂文郁博士所說,采邑制度的殘存形態在後世歷史中長期留存,所以研究秦以下歷史的學者讀一讀此書,也會有所幫助。
李學勤
1992年5月於北京香山
采邑制度在先秦施行甚久,於當時社會中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所謂周行「封建」,采邑制度即系其中心內容之一。及至秦廢「封建」而改行「郡縣」,後來雖仍有采邑之名,實質則有根本變化,以致人們對先秦的采邑制度多有誤解,異說紛紜。周代的采邑制度雖有流弊,隨著時勢的推演,不得不由衰而亡,但其興起有因,也具有相當強大的生命力,從而持續綿延,達幾百年之久。後世鑒於這類制度有藩屏王朝的長處,不斷有人倡言恢復,引起種種爭論,也反映出其在歷史上留下了深遠的影響。近年古代歷史文化的探討日益昌盛,然而專門論述先秦采邑制度的著作尚如鳳毛麟角,尤其缺少能獨辟新徑的作品,《周代采邑制度研究》一書之出,可謂空谷足音。
過去王國維先生倡導二重證據法,即以傳世的文獻材料與地下的考古文物相結合,互相印證,為古史研究開一新境界。呂文郁博士此書,不僅充分引用古籍記載,還大量征引金文和考古材料,左右逢源,相得益彰,確實發揮了二重證據法的優長。在援用金文時,注意吸取古文字學各家的考釋成果,擇善而從,態度矜持。在引據文獻時,注意融會歷代注疏箋釋之說,不囿門戶,並且時出新意。特別是全書中多以《周禮》、 《左傳》、《國語》的記載為典據,加以分疏說明,更可見作者功力所在。在廣泛運用文獻、金文和考古材料的基礎上,將采邑制度的探索提高到理論高度來分析觀察,這種研究方法顯然是正確的。
書中精彩部分甚多,這里殊難備舉。以對周代王畿采邑的討論為例,不少觀點即足釋讀者之疑。漢以下許多學者的著作,每每不理解周朝畿內國的性質特點,甚至有懷疑其是否存在的。近人有的書籍,也只講畿外諸侯,否認畿內采邑,未免有所缺漏。此書對畿內國首先從概況說明,繼以具體例證,再就其各方面特點逐一剖析,有很多值得重視的見解。
不承認畿內分封的存在,正如呂文郁博士在此書第一章所說,是完全錯誤的。核之文獻記載,絕不可通。不要說別的,就以人所共知的《詩經》而論,開首便是《周南》、《召南》,鄭玄《詩譜》於周、召的分封及其采地的性質,論述極詳。如果沒有畿內國的制度,對周、召怎樣解釋呢?《詩譜》雲周文王「分岐邦周、召之地為周公旦、召公奭之地,施先公之教於己所職之國」,是畿內國的典型例子,書中已有詳細論證。
周公所封之周,本為周朝舊都岐周,文王遷豐,於是封給周公旦。周公旦長子伯禽就國於魯,次子君陳仍食采於周,世為周公。這個周在今陝西岐山、扶風問的周原,經過近年多次發掘調查,周城的輪廓業已顯露。當地從來是西周青銅器的重要出土地點,前些年又發現了甲骨。從甲骨文、金文的內容考察,足以認識周城在分封周公之後仍然是周朝的一個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
召公所封之召,也是岐周地域的一部分。和周公一樣,召公奭長子就封於燕,另一子繼為召公。但不管是文獻記載,還是考古材料,召都不如周城的明確。由1902年出土的太保玉戈等物,知道召應在今岐山西南劉家 一帶。最近在該地附近又有很重要的文物發現,看來召的位置的線索已逐漸明朗。周、召兩地的考古工作,將能進一步揭示當時周朝畿內國的面貌。
又如虢叔所封的西虢,在今陝西寶雞,後隨周平王東遷於今河南三門峽。另據今本《竹書紀年》,西虢於幽王八年滅焦,焦正在二門峽境。兩說雖有不同,相差不過幾年。寶雞已發現不少虢的器物,三門峽上村嶺也發掘到虢國墓地。尤其最近幾年,上村嶺有新的發現,為研究東遷後的虢提供了許多材料。西虢也是畿內國的典型例子之一。
以上所述周、召、西虢,不過是《周代采邑制度研究》所論西周畿內國的一小部分。書中對許多類似采邑都一一作出詳細的探究,並就其共同的性質和制度進行綜合總結。繼之又以較長的篇幅,深入討論了東周時期列國采邑制度的演進變革,分析其走向衰落的過程和原因。所涉及的問題范圍,是相當廣闊的。因此,凡對先秦歷史文化、社會制度等方面抱有興趣的讀者,定能由此書得到啟示。同時,如呂文郁博士所說,采邑制度的殘存形態在後世歷史中長期留存,所以研究秦以下歷史的學者讀一讀此書,也會有所幫助。
李學勤
1992年5月於北京香山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