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與擴張:美國政治與中美關系

崛起與擴張:美國政治與中美關系
定價:186
NT $ 162
  • 作者:孫哲
  •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4-12-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03652144
  • ISBN13:9787503652141
  • 裝訂:457頁 / 23 x 16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沉默螺旋:為什麽「9·11」造就了美國的「民主獨裁」和「帝王式總統」的再現?拳擊和太極:喜歡在國際事務中指手畫腳的美國和韜光養晦的中國能否避免兵戎相見?對台斗爭就是對美斗爭:美國對台獨的縱容怎樣使中美關系風波迭起?

霧里看花:美國人看中國「非黑即白」;中國人看美國「又愛又限」,此情何時解;,此恨何時休?

外交無小事,外交非外事:中國崛起中應該有什麽樣的大外交戰略和大國精神氣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國際關系暨政治學博士、復旦大學著名美國問題專家、博士生導師孫哲教授和您一起用新的視野領略美國政治的最新發展和中美關系的風雲變幻。
 

目錄

自序
第一章 中美關系「大變局」:新世紀的國際生態
 一、「9·11事件」與全球政治經濟走勢
  (一)中彈的美國與流血的文明:如何認識這場駭人聽聞的襲擊?
  (二)政治傷害:喪心病狂的恐怖行動是為了報復美國的政治瘋狂?
  (三)國際形勢與美國戰略面臨挑戰:戰爭還是和平?
  (四)從「9·11事件」看經濟全球化的脆弱性
  (五)中國人怎麼看「美國悲劇」?
 二、新世紀、新挑戰、新行動:國際環境的立體化和多樣化
  (一)世界政治的多極化趨勢
  (二)經濟全球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三)國際關系的民主化趨勢
  (四)世界發展模式的多樣化特點
 三、對美國的「軟性制衡」與新世紀大國關系的塑造
  (一)「單極穩定」與「單極動盪」
  (二)美國會給自己的政策「整容」並「整形」嗎?
  (三)對美國的「軟性制衡」與大國之間的「硬性對抗」
 四、新世紀之初影響美國外交的三個重要國家
  (一)俄羅斯:美國的「戰時盟友」?
  (二)「格列佛的煩惱」:朝鮮為何成為美國巨大的麻煩?
  (三)伊拉克:打破國際政治生態的戰爭
第二章 國王的新衣:「反恐壓倒一切」前提下的美國外交
 一、為反恐定調:「邪惡軸心論」的出台
  (一)布什宣讀國情咨文顯露美國三大隱憂
  (二)繼續編織神話:評「邪惡軸心」的「溢出效應」
  (三)對美國反恐的質疑:「和平紅利」與「戰爭暴利」
  (四)布什東亞之行展示「善意」?
 二、「帝王式總統」與美國反恐時期的「民主獨裁」
  (一)反恐時期的「民主獨裁」
  (二)布什和他的個「助理國務卿」:總統與國會關系
  (三)美國心理安全的「馬其諾防線」
 三、倒薩:獨裁下的決策風格
  (一)對立的「新保守主義」和「多邊主義」陣營
  (二)新保守派和多邊論者之間爭論的焦點
  (三)「倒薩」難題:布什聲望如日中天狀態下的艱難選擇
 四、后冷戰時期美國外交決策的「私有化」傾向
  (一)「私有化」發展的原因:利益集團的崛起
  (二)外交決策「私有化」表現:利益集團在國會的游說
  (三)決策「私有化」的具體案例分析
  (四)利益集團介入國會事務的政治影響
第三章 驢象之爭:動盪不安的美國國內政治
 一、「痛苦中的一致」:美國國家政策制定的特點
  (一)美國國家政策制定的兩個背景
  (二)半陰影區:白宮與國會之間的矛盾
  (三)美國國家決策的不確定性和偏激化后果:帝國的擴張
 二、國內政治沖突平台:美國國會
  (一)國會政治的行為、制度和生態邏輯
  (二)國會中國問題委員會
  (三)國會山中的「隱形政府」:國會助理制度
  (四)變天的「城堡」和不變的權力制衡「網絡」:透視「傑福茲事件」
  (五)美國國會對美國對華政策的影響
 三、美國政治中的媒體與選舉
  (一)有關美國國會選舉的一般理論
  (二)美國大選:超越選舉的觀察
  (三)國會中期選舉的特點
  (四)現代國會選舉的「市場化」傾向
  (五)媒體與國會選舉的互動:競選策略中的「M」原則
  (六)美國媒體「操縱」國會選舉的原因
  (七)選舉改革,難上加難
 四、「政治軟錢」:美國代議民主的「阿基里斯之踵」
  (一)昂貴的選舉:金錢之戰
  (二)政治「硬錢」和選舉「軟錢」
  (三)「軟錢」的弊病
  (四)關於「軟錢」的爭論
第四章 深入剖析美利堅:美國國家精神變形?
 一、美國的國家形象:中國人怎樣看美國?
  (一)「美麗的帝國主義」:民意調查的初步結論
  (二)中國人心目中的美國
 二、考察美國國家景觀的五大視角
  (一)美國的國家地理景觀
  (二)美國作為移民國家的特定人口結構景觀
  (三)美國作為最發達國家的經濟景觀
  (四)美國獨特的「民主」政治景觀
  (五)不斷擴張的全球霸權景觀
 三、美國個性探索
  (一)美國人的群體特征
  (二)美國個性形成的深層原因
 四、對「美國精神」的質疑
  (一)「美國精神」和「美國信條」
  (二)對「美國精神」的三點評判
第五章 先謀於局,后謀於略:在共識和分歧之間對話的中美關系
 一、百年激盪:世紀中美關系回顧
  (一)三重視角透視中關關系
  (二)「既愛又恨」的鍾擺:中關關系的坐標與定位
  (三)美國對華政策的不同流派
  (四)自許與期待:中美共同利益與五大問題
  (五)「躁動的靈魂」:中美未來的較量
 二、在共識與分歧間對話
  (一)切尼:一位如核原料般難處理的人物
  (二)敏感時期的敏感來訪:切尼在中國的政治行銷
  (三)中國:絕不拿台灣這個內政問題做交易
  (四)雙邊關系實質:一場「奧林匹克競賽」?
  (五)結構性導航:中美關系的管理與未來
 三、聚焦中美關系中的「重中之重」:兩岸關系與台灣問題
  (一)兩岸關系:美國扮演什麼角色?
  (二)突破兩岸關系的僵局:WTO框架下的兩岸互動
  (三)美台之間分歧的明顯化
  (四)謹慎解讀克里關於「一國兩制」的言論
  (五)對當前台灣地區局勢和兩岸關系的再思考
 四、中美經貿沖突
  (一)高速發展的中國經濟是輸向美國的壓力嗎?。
  (二)中關貿易發展的三個階段
  (三)中關經貿關系特征:宏觀分析
  (四)中關經貿關系特征:微觀考察
  (五)影響中美經貿關系的因素
  (六)美國外貿體制對雙方經貿關系產生的制約『
 五、「軟性政治」:中國和美國在人權領域的交鋒
  (一)人權標准界定的困境:如何衡量中國的人權狀況
  (二)中國和美國在人權領域爭論的焦點
  (三)中國的進步和不足
 六、中美戰略和安全關系
  (一)關於中國是否對美國構成威脅的兩種觀點
  (二)美國亞太戰略及對中國的戒備和防范
  (三)中國真的強大嗎?
第六章 和平崛起:中國外交的再思考
 一、和平崛起: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戰略定位與外交轉型
  (一)后冷戰時期中國的外交軌跡
  (二)中國外交成就的八大方面
  (三)中國「溫和而堅定」的外交風格的形成
 二、制度文明為基礎:中國外交決策的變遷和制定過程
  (一)制度變遷:一元主導下的復合決策體制的出現
  (二)外交決策和執行體制的三大變化
  (三)制定過程:外交管理的科學化發展
 三、中國外交思想庫的角色分析:參與決策?
  (一)思想庫和「政策團體」
  (二)中國外交思想庫:機制和人員概況
  (三)思想庫政策研究人員的角色分析
  (四)思想庫之間的平行信息流動和人員交往
  (五)參與決策的思考
  (六)對擴大思想庫政治參與的技術性建議
附錄:從另類視角看中美交流和中國的發展
 一、「撞機事件」之后的中美關系
 二、中美兩國青年參政意識的異同
 三、有關台灣地區公投的辯論
 四、「未來中國」,化解「台獨」
 五、中國外交:向前走的新紀元
 六、跳躍外交思維
 七、金融大鱷的救世情懷
 八、索羅斯:我害怕不確定性
 九、與美國國會議員對話
 十、對美國會外交告別紙上談兵
后記
 

記得兩年前曾負責接待一個非常重要的美國國會代表團,邀請他們參加復旦大學的「與美國國會議員對話」活動。來賓包括當時美國國會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拜登(Joseph Biden)、參議院銀行委員會主席薩班斯(Paul Sarbanes)、參議院撥款委員會資深委員司派克特(Arlen Specter)、參議院財政委員會資深委員湯普遜(Fred Thompson)等人。在簡短的歡迎詞後,我彬彬有禮地請代表團主席拜登先生講話。沒想到的是,這位一向心直口快的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迫不及待地開始扮演了一個訓導主任的角色,上來就對我們的學生一頓訓示:「你們剛剛20多歲,已經忍受了共產黨專制統治20多年。我今天來這里對話的目的,就是要讓你們想一想,現在中國這樣的政治體制是最落後的政治體制,必須予以改變。所謂的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能夠『和平共處』的話,完全是空話。你們能給我舉出一個現在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和平共處』的例子嗎?在未來20年里,你們應該得到民主和自由,生活在一個更為幸福的體制中。如果那樣,你們就可以大膽地像我們美國學生一樣批評我,和我自由對話┅┅」

作為主持人,我當時心底一沉:此等言論,理應反擊,但是又存難處,畢竟他們是作為國賓被請到中國宋的。鑒於這樣的講話實在有違我國的政治文化,我起身對學生們說:「批評我們的人,也可以變成我們最好的朋友。現在我們就改變原來的計划,請同學們直接回答拜登先生提出的問題。」

一個長相斯文、戴著眼鏡的男生慢悠悠地站了起來,他不慌不忙地說:「拜登先生,您好!謝謝你對我們的好意。你剛才批評了我們,的確,我們的政治體制有許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我們也很痛恨腐敗、痛恨官僚主義,這些都是我們需要改進的。但是我們也覺得過去生活的20多年來,親眼目睹了中國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覺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這場改革開放運動是偉大的。你問社會主義能不能和資本主義『和平共處』?我可以明確地告訴你:完全可以,而且共處得很好!不信的話,你今天晚上有空,可以去一下我們上海的一個叫『新天地』的地方。你可以看見,一邊是共產黨的誕生地——中共第一次代表大會會址,另一邊,是人群比肩接踵的、和你們資本主義國家見到的沒什麽兩樣的繁榮商業區,甚至更為燈紅酒綠的娛樂區。你可以去那里找個美國老板經營的餐廳,肯定是能得到一杯免費的啤酒!」

那天晚上,我陪同拜登一行拜見了當時的上海市市長徐匡迪先生。拜登等人對復旦學生的真誠和成熟大加贊賞,對下午的對話仍感意猶未盡,認為這次的中國之行過程中與復旦學生的對話對他們的影響最深。

「新天地」在上海的確是一個很特殊的地方。它以前是一片上海有名的「棚戶區」,整體改造之後,青年人覺得到那里可以懷舊,老年人覺得在那里可以感受時尚;外國人覺得那里充滿東方神韻,中國人卻覺得那里非常洋氣。我想它最大的啟迪,如果用在文化上,恐怕是那種美好融合夢一般的境界象征著人類可以和平共處的理念,舊傳統與新文化之間,完全可以溝通;中國人也好,美國人也好,都會喜歡某些共融的東西。我們希望世界能有更多的這樣的「新天地」,也希望中美兩國之間營造這樣一種「新天地」關系。

良好願望雖在,但現實政治遠沒有那麽多甜蜜的意境。拜登的「訓示」,起碼促使我們深思美國人到底從什麽樣的視角看待美國與中國的關系問題。在我們的現代化建設和外交「和平崛起」的過程中,美國人到底扮演什麽樣的一個角色?今後兩岸關系中我們又應該如何處理美國因素?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