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包括德國入侵比利時、坦南堡戰役、馬恩河奇跡、加里波利戰役、凡爾登戰役、索姆河戰役、日德蘭海戰、最後的決戰等戰役。
袖指海峽: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第一仗,標志著一個時代的結束,另一個時代的開始。
神話破滅:德軍粉碎俄國「蒸汽壓路機」的神話,錯誤的判斷導致俄國災難性的慘敗。
砥定乾坤:邊退邊戰的協約國軍隊,力挽狂瀾轉敗為勝,創造「馬恩河奇跡」。
海峽悲歌:指揮官的無能,導致戰爭的勝負在瞬間轉化,英國人遭受一戰最大傷亡。
人體磨坊:10個月的廝殺,100萬人傷亡,一戰中的決定性戰役。
北海狂濤:一場雙方都是「勝利者」的戰役,日不落帝國的海上霸權從此衰落。
勝負之間:4年血戰,交戰雙方2000萬人傷亡,一場「結束戰爭的戰爭」落幕。
目錄
第1章 袖指海峽 德國入侵比利時
「施利芬計划」出台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列日血戰
盧萬的烈火
第2章 神話破滅 坦南堡戰役
「壓路機」神話
倉促出兵
魯登道夫「粉墨登場」
俄第2集團軍全軍覆沒
神話被打破
第3章 砥定乾坤 馬恩河奇跡
法國戰略
邊境之役受挫
老將出山
巴黎前線
全線恢復攻勢
大膽的進攻命令
德軍撤退了
第4章 海峽悲歌 加里波利戰役
土耳其被迫參戰
向達達尼爾海峽進軍
紙上談兵的計划
與勝利擦肩
第5章 人體磨坊 凡爾登戰役
備戰凡爾登
凡爾登戰火
都蒙淪陷
┅┅
第6章 地獄之火 索姆河戰役
第7章 北海怒濤 日德蘭海戰
第8章 勝負之間 最後的決戰
「施利芬計划」出台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列日血戰
盧萬的烈火
第2章 神話破滅 坦南堡戰役
「壓路機」神話
倉促出兵
魯登道夫「粉墨登場」
俄第2集團軍全軍覆沒
神話被打破
第3章 砥定乾坤 馬恩河奇跡
法國戰略
邊境之役受挫
老將出山
巴黎前線
全線恢復攻勢
大膽的進攻命令
德軍撤退了
第4章 海峽悲歌 加里波利戰役
土耳其被迫參戰
向達達尼爾海峽進軍
紙上談兵的計划
與勝利擦肩
第5章 人體磨坊 凡爾登戰役
備戰凡爾登
凡爾登戰火
都蒙淪陷
┅┅
第6章 地獄之火 索姆河戰役
第7章 北海怒濤 日德蘭海戰
第8章 勝負之間 最後的決戰
序
在社會歷史發展的長河中,20世紀算得上是一個典型的戰爭世紀。
人類僅有的兩次世界大戰均發生在這個世紀,形形色色的局部戰爭和武裝沖突充斥著這個世紀。
從1900年「八國聯軍」侵略中國拉開本世紀的帷幕,到1999年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集團發動侵略南斯拉夫的科索沃戰爭包括轟炸我駐南聯盟大使館,落下本世紀的帷幕,整個20世紀以戰爭開始,又以戰爭結束。20世紀的戰爭規模最大,類型最多,頻率最高,性質最為復雜,對社會進程的影響也最深刻。從一定意義上說,20世紀的戰爭是空前的,也很可能是絕後的。溫故而知新。在善良的人們希望一掃20世紀的戰爭陰霾而開創和平的新時代,深入研究和了解20世紀戰爭,對於正確認識戰爭、應付戰爭、控制戰爭、制止戰爭乃至消滅戰爭,實現由」戰爭世紀」向「和平世紀」的根本轉變,無疑具有積極的意義。
20世紀的戰爭具有諸多鮮明的特點,這里僅擇其要者列舉如次:
首先,20世紀的戰爭是世界基本矛盾激化的產物。進入20世紀後,西方國家由自由資本主義發展到壟斷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壟斷資產階級對廣大勞動人民剝削的加深,帝國主義列強對殖民地人民的掠奪和壓迫的加劇,國際壟斷資本集團之間競爭的激化,帝國主義國家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斗爭,使資本主義世界矛盾重重。當這些矛盾斗爭發展到極端激烈,用和平方式再也不能達到各自的政治目的時,於是便訴諸武力,用戰爭達到政治目的。
其次,20世紀的戰爭是隨著社會生產力特別是科學技術的發展而發展的。從世界范圍看,20世紀出現了三次軍事技術革命。第一次是20世紀上葉以坦克、飛機、航母為代表的軍事技術革命,促進了機械化戰爭的發展。第二次是60、70年代以核武器、導彈為代表的軍事技術革命,促進了核威懾和有限戰爭的發展。第三次是80年代以來以指揮、控制、通信、偵察等數字信息化裝備為代表的軍事技術革命,促進了高技術戰爭的發展。這三次軍事技術革命,均引起了戰爭形態和軍事實踐的躍進性變革。
第三,20世紀的戰爭是隨著各國利益觀的變化在全維時空展開的較量。戰爭的對抗空間是隨著參戰國利益觀的發展而變化的。20世紀的戰爭正是在各國的利益觀的變化下,經歷了由傳統的陸海空三維向陸海空天電磁全維不斷拓開的過程。隨著戰爭空間由陸海空發展到陸海空天電,制陸權、制海權、制空權、制天權和制信息權相互為用,戰爭的較量日益激烈、復雜和驚心動魄。
第四,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轉換迅速。20世紀發生的具有一定規模的戰爭就有約200次,戰爭與和平的轉換相當頻繁。20世紀上半葉,戰爭陰雲十分濃重,多數國家都有意識地把一場戰爭之後的和平看做下一場戰爭的准備與過渡,戰爭和戰略理論則把戰爭准備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如何打贏戰爭和准備戰爭,是20世紀戰略家和軍事理論家始終關注的主題。
第五,20世紀的戰爭在力量角逐中反映了整體性和綜合性。20世紀的戰爭,不論規模大小,都體現了力量對抗的整體性和綜合性。戰爭作為力量的競賽,既包括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等物質力量的較量,也包括意志、謀略、組織、指揮和民族凝聚力等精神力量的抗爭。物質力量只有通過戰爭指導者有效的動員和組織工作,才能使之成為現實的戰爭力量,才能對戰爭的進程和結局發生直接作用。
第六,20世紀的戰爭空前慘烈,造成對人類的空前浩劫。特別是兩次世界大戰的浩劫令人矚目驚心。歷時4年零3個多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共有33個國家15億人口卷入戰爭,戰火遍及歐洲、非洲、亞洲,協約國和同盟國雙方軍隊共陣亡853萬余人,平民死亡1260多萬人,直接經濟損失約?863億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戰則更為慘烈,先後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參戰國61個)、20億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戰爭,軍民死亡5120余萬人。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行將結束的時候,美國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扔下了·兩顆原子彈,從而揭開了核時代的序幕。繼原子彈之後,氫彈、中子彈等相繼問世,而導彈武器的出現,又使這些令人望而生畏、談核色變的核武器插上了翅膀,把整個地球推到了隨時都可以被毀滅的危險境地。
第七,20世紀的戰爭形態和樣式更新頻繁。20世紀是人類發展史上劇烈變革的時期,開啟了從戰爭與革命時代到和平與發展時代,從列強爭霸、兩極格局到一極稱雄天下的多極格局,從工業文明社會向信息文明社會的歷史大過渡。社會歷史條件的發展,經濟和科學技術水平的進步,武器裝備的更新,促使戰爭形態和樣式的急劇變化。隨著工業革命的最新成果被大量運用於軍事領域,戰爭從一般熱兵器戰爭發展到機械化戰爭;隨著核武器的出現和核威懾理論的應用,戰爭又表現為核威脅條件下的常規戰爭;隨著工業時代大規模和集約化生產方式的發展,大規模毀傷的機械化火力型戰爭日漸形成,並且其強度不斷提高;隨著信息科技革命在世界范圍內蓬勃興起,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高技術戰爭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成為主要戰爭樣式。
第八,戰爭與戰略理論的發展對20世紀戰爭的變革產生極大的反作用。20世紀是戰爭的世紀,也是戰爭理論蓬勃發展的世紀。這兩種發展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結果,對於推動和牽引軍事技術的進步和軍隊體制編制以及戰術戰法的改革乃至整個軍事領域的變革,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當前,世界軍事領域正在發生一場將導致戰爭形態和軍事行動方式發生根本性變化的深刻變革。在這場軍事變革中,創新軍事理論具有十分突出的重要作用。理論的創新離不開實踐,戰爭理論的創新必須植根於豐富的戰爭實踐,而戰爭史作為戰爭實踐的基本載體無疑對於戰爭理論的創新具有重要的意義。
《中國百年戰爭全景》,包括《民國時期戰爭大參考》、《土地革命戰爭大參考》、《中國抗日戰爭大參考》和《中國解放戰爭大參考》。我們從世紀和歷史的高度選擇了20世紀中對中國的社會和歷史具有重要影響在軍事和戰略戰術的發展中具有重要意義、在戰法和謀略的運用方面有獨到之處、在戰爭的殘酷性和激烈程度以及正義與邪惡的較量方面可歌可泣的近百場重要的戰爭和重要戰役,由著名軍事專家執筆編纂成此套書,具有觀點的權威性和史料的可靠性的特點,提供了一部系統而生動的百年來重要和重大戰役的「檔案」。
在編寫中,我們力求使本套書具有情節的趣味性和文字的生動性,從而有別於一般的軍事史書。我們的初衷是將本套書寫成一套好讀的20世紀戰爭的「百科全書」。同時,又是一套引人入勝的普及國防及戰爭知識和倡導人類和平的「教科書」,但願我們的努力能夠得到廣大讀者的認同。
人類僅有的兩次世界大戰均發生在這個世紀,形形色色的局部戰爭和武裝沖突充斥著這個世紀。
從1900年「八國聯軍」侵略中國拉開本世紀的帷幕,到1999年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集團發動侵略南斯拉夫的科索沃戰爭包括轟炸我駐南聯盟大使館,落下本世紀的帷幕,整個20世紀以戰爭開始,又以戰爭結束。20世紀的戰爭規模最大,類型最多,頻率最高,性質最為復雜,對社會進程的影響也最深刻。從一定意義上說,20世紀的戰爭是空前的,也很可能是絕後的。溫故而知新。在善良的人們希望一掃20世紀的戰爭陰霾而開創和平的新時代,深入研究和了解20世紀戰爭,對於正確認識戰爭、應付戰爭、控制戰爭、制止戰爭乃至消滅戰爭,實現由」戰爭世紀」向「和平世紀」的根本轉變,無疑具有積極的意義。
20世紀的戰爭具有諸多鮮明的特點,這里僅擇其要者列舉如次:
首先,20世紀的戰爭是世界基本矛盾激化的產物。進入20世紀後,西方國家由自由資本主義發展到壟斷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壟斷資產階級對廣大勞動人民剝削的加深,帝國主義列強對殖民地人民的掠奪和壓迫的加劇,國際壟斷資本集團之間競爭的激化,帝國主義國家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斗爭,使資本主義世界矛盾重重。當這些矛盾斗爭發展到極端激烈,用和平方式再也不能達到各自的政治目的時,於是便訴諸武力,用戰爭達到政治目的。
其次,20世紀的戰爭是隨著社會生產力特別是科學技術的發展而發展的。從世界范圍看,20世紀出現了三次軍事技術革命。第一次是20世紀上葉以坦克、飛機、航母為代表的軍事技術革命,促進了機械化戰爭的發展。第二次是60、70年代以核武器、導彈為代表的軍事技術革命,促進了核威懾和有限戰爭的發展。第三次是80年代以來以指揮、控制、通信、偵察等數字信息化裝備為代表的軍事技術革命,促進了高技術戰爭的發展。這三次軍事技術革命,均引起了戰爭形態和軍事實踐的躍進性變革。
第三,20世紀的戰爭是隨著各國利益觀的變化在全維時空展開的較量。戰爭的對抗空間是隨著參戰國利益觀的發展而變化的。20世紀的戰爭正是在各國的利益觀的變化下,經歷了由傳統的陸海空三維向陸海空天電磁全維不斷拓開的過程。隨著戰爭空間由陸海空發展到陸海空天電,制陸權、制海權、制空權、制天權和制信息權相互為用,戰爭的較量日益激烈、復雜和驚心動魄。
第四,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轉換迅速。20世紀發生的具有一定規模的戰爭就有約200次,戰爭與和平的轉換相當頻繁。20世紀上半葉,戰爭陰雲十分濃重,多數國家都有意識地把一場戰爭之後的和平看做下一場戰爭的准備與過渡,戰爭和戰略理論則把戰爭准備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如何打贏戰爭和准備戰爭,是20世紀戰略家和軍事理論家始終關注的主題。
第五,20世紀的戰爭在力量角逐中反映了整體性和綜合性。20世紀的戰爭,不論規模大小,都體現了力量對抗的整體性和綜合性。戰爭作為力量的競賽,既包括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等物質力量的較量,也包括意志、謀略、組織、指揮和民族凝聚力等精神力量的抗爭。物質力量只有通過戰爭指導者有效的動員和組織工作,才能使之成為現實的戰爭力量,才能對戰爭的進程和結局發生直接作用。
第六,20世紀的戰爭空前慘烈,造成對人類的空前浩劫。特別是兩次世界大戰的浩劫令人矚目驚心。歷時4年零3個多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共有33個國家15億人口卷入戰爭,戰火遍及歐洲、非洲、亞洲,協約國和同盟國雙方軍隊共陣亡853萬余人,平民死亡1260多萬人,直接經濟損失約?863億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戰則更為慘烈,先後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參戰國61個)、20億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戰爭,軍民死亡5120余萬人。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行將結束的時候,美國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扔下了·兩顆原子彈,從而揭開了核時代的序幕。繼原子彈之後,氫彈、中子彈等相繼問世,而導彈武器的出現,又使這些令人望而生畏、談核色變的核武器插上了翅膀,把整個地球推到了隨時都可以被毀滅的危險境地。
第七,20世紀的戰爭形態和樣式更新頻繁。20世紀是人類發展史上劇烈變革的時期,開啟了從戰爭與革命時代到和平與發展時代,從列強爭霸、兩極格局到一極稱雄天下的多極格局,從工業文明社會向信息文明社會的歷史大過渡。社會歷史條件的發展,經濟和科學技術水平的進步,武器裝備的更新,促使戰爭形態和樣式的急劇變化。隨著工業革命的最新成果被大量運用於軍事領域,戰爭從一般熱兵器戰爭發展到機械化戰爭;隨著核武器的出現和核威懾理論的應用,戰爭又表現為核威脅條件下的常規戰爭;隨著工業時代大規模和集約化生產方式的發展,大規模毀傷的機械化火力型戰爭日漸形成,並且其強度不斷提高;隨著信息科技革命在世界范圍內蓬勃興起,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高技術戰爭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成為主要戰爭樣式。
第八,戰爭與戰略理論的發展對20世紀戰爭的變革產生極大的反作用。20世紀是戰爭的世紀,也是戰爭理論蓬勃發展的世紀。這兩種發展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結果,對於推動和牽引軍事技術的進步和軍隊體制編制以及戰術戰法的改革乃至整個軍事領域的變革,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當前,世界軍事領域正在發生一場將導致戰爭形態和軍事行動方式發生根本性變化的深刻變革。在這場軍事變革中,創新軍事理論具有十分突出的重要作用。理論的創新離不開實踐,戰爭理論的創新必須植根於豐富的戰爭實踐,而戰爭史作為戰爭實踐的基本載體無疑對於戰爭理論的創新具有重要的意義。
《中國百年戰爭全景》,包括《民國時期戰爭大參考》、《土地革命戰爭大參考》、《中國抗日戰爭大參考》和《中國解放戰爭大參考》。我們從世紀和歷史的高度選擇了20世紀中對中國的社會和歷史具有重要影響在軍事和戰略戰術的發展中具有重要意義、在戰法和謀略的運用方面有獨到之處、在戰爭的殘酷性和激烈程度以及正義與邪惡的較量方面可歌可泣的近百場重要的戰爭和重要戰役,由著名軍事專家執筆編纂成此套書,具有觀點的權威性和史料的可靠性的特點,提供了一部系統而生動的百年來重要和重大戰役的「檔案」。
在編寫中,我們力求使本套書具有情節的趣味性和文字的生動性,從而有別於一般的軍事史書。我們的初衷是將本套書寫成一套好讀的20世紀戰爭的「百科全書」。同時,又是一套引人入勝的普及國防及戰爭知識和倡導人類和平的「教科書」,但願我們的努力能夠得到廣大讀者的認同。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