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這本書源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的一個國際合作項目,它旨在對社會和文化人類學做一個總覽。該書並非一般意義上的教材,它試圖在理論與實踐之間、在人文視角與科學視角之間、在象征與實質之間開辟一片「積極的中間立場」。著名人類學家麥克爾·赫茲菲爾德摒棄傳統的學科布局,將他的同行——那些在人類學各領域中的專家——納入一個更為廣闊的對話空間,來探討如何讓社會與文化人類學照亮並揭示那些隔岸觀花的研究所無力企及的人類狀況。

本書並不是單純的學術作品,它展現了人類學家長期從事的理論研究和一向堅持的倫理道德感,從而解釋了為什麽他們在批判種族主義以及其他缺乏寬容感的人類行為中始終都扮演著領頭羊的角色。該書所探討的話題涉及到人類學研究中的各個領域,學生們能夠從中對該學科進行宏觀的把握,但或許更重要的是,讀者將發現,在一個通訊與交流接觸日漸頻繁的今天,他們可以透過該書對文化和社會中的各種復雜現象獲得更為深入的認識。
 

目錄

第一章 定位:作為理論實踐的人類學
人類學:對常識的批判
歷史及理論淵源之謎
人類學和認同政治
學以致用
從常識到多感知:在更寬泛的領域內進行理論實踐
第二章 認識論
懸而未決的知識
探尋的認識論
選擇立場
相對化的相對主義
建構文化
視覺主義
地區和自我
反思和后現代主義
經驗的反思
動因和實踐
第三章 歷史
各種歷史的歷史
方法論問題
使展演文本化
過去為什麼會變得合法?
殖民主義及其持久影響
人類學和歷史學的交匯
過去之於現在就如同傳統之於現代嗎?
到處彌漫的二分法
第四章 經濟
情境中的經濟
物質生活的地方理論
商品和禮物:物質的社會生活
沒有用於貿易的商品
商業協作與家庭生產:社會生活的物質基礎
經濟體系:社會的、政治的還是文化的?
第五章 政治
對「權力」研究的批判性回顧
權力與權力的表象
政治機構與政治網絡
政治禮儀:儀式與權利
從后民族到多元文化:新的研究視點
第六章 邊界、交點與分類群體
支離破碎的定信紙
鱗片與孔隙
由城市到交點(Nodes)
必要的分區:多元文化主義與文化交流主義
對方法論所做的修正
交點、邊界與群體的重新分類
第七章 發展論
第八章 環境論
第九章 宇宙論
第十章 苦難與學科
第十一章 感官
第十二章 秩序的展示
第十三章 美學
第十四章 傳媒
參考文獻
譯后記
 

二戰后成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是唯一以發展和促進社會科學為目標的聯和國授權代理機構,其主要宗旨是「通過教育、科學和文化來促進各國之間的合作,對世界和平與大眾的福祉做出貢獻」。④

五十多年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為了實現上述目標已在全球各個國家展開工作,它一直十分關注社會科學研究領域,並且致力於證明社會科學是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石這一事實。我們希望通過這本書來強調人類學學科以及人類學方法對於理解日漸全球化的當今世界中的社會發展動力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這本書原來計划是一本人類學教材,但實際上成書之后大大超出了我們原本的期望值。該著作將帶領讀者進行一次啟迪思想的航程,它涉獵到人類學的方方面面,並深入探討了一些當今社會所面臨的棘手問題。雖然該書向讀者呈現了一幅生動、全面的人類學畫面,但其讀者絕不僅僅限於學術界,任何對目前某些問題感興趣的讀者,哪怕對人類學知之甚少,仍能從該書所涉及的不同領域中找到令人欣喜又不乏洞見的觀點。在此,我也向那些從事發展研究和實踐的工作者強烈推薦這本書,因為該書向當今正在主宰政治和經濟決策的一些被全世界普遍接受的假設提出了質疑。

由於該書的前言部分已對該書的成書原因和過程進行了較為詳細的交待,在此我亦無需贅述。但是,我想向為本書的寫作貢獻自己的著作的來自世界各國的人類學家們表示敬意和感謝,他們無一不大度地接受了我們所提出的「有異有同,團隊協作」的工作模式,因此這一集體成果才能如此優異。上述學者論文的原文均刊登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發行的《國際社會科學期刊》第153期和第154期上。此外,我還想感謝該書的主編David Makinson和他的助手Gly—nis Thomas,他們為該書的出版做了大量工作。

最后,我想對該著作的作者進行一下評價。麥克爾·赫茲菲爾德教授的學術水平是有目共睹的,這本著作無疑再次證明了他所具有的非凡的分析能力和學術洞察力,此外,他也用其嫻熟、睿智的寫作證明了他與其他學者以及讀者的溝通能力。除了學術能力之外,他做事始終如一、追求完美、熱情大方等個人品質也使該書成為學術界的一大亮點。

在向讀者推出該著作的同時,我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工作人員也希望能夠繼續在世界范圍內強調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的重要性。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社會科學研究與政策部項目官員

Nadia Auriat博士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部部長助理、項目負責人

Ali Kazancigil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