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室秘藏

蘭室秘藏
定價:66
NT $ 66
 

內容簡介

本書據明·梅南書屋刊《東垣十書》整理。全書3卷,分述飲食勞倦、中滿腹脹、心腹痞、胃脘痛等21門病證,內容涉及內、外、婦、兒、五官臨床各科,其中對脾胃病證的論述之為後世重視。

本書為東垣的一部臨床實踐錄,書中方劑多為李氏創制,藥味雖較多,但配伍精當,切於實用,對現代中醫臨床有啟迪。本次整理新增方劑索引,便於讀者查閱。
 

目錄

蘭室秘藏 卷上
飲食勞倦門
飲食所傷論
勞倦所傷論
調中益氣湯
寬中喜食無厭丸
效泰丸
木香人參生姜枳術丸
木香干姜枳術丸
扶脾丸
和中丸
檳榔丸
消積滯集香丸
黃(艹氏)湯
黃(艹氏)當歸湯
參術湯
益智和中丸
益胃散
脾胃虛損論
三黃枳術丸
巴豆三棱丸
白術丸
草豆蔻丸
中滿腹脹門
中滿腹脹論
諸脹腹在皆屬於熱論
中滿分消丸
中滿分消湯
廣茂潰堅湯
半夏厚朴湯
破滯氣湯
草豆蔻湯
心腹痞門
消痞丸
失笑丸
黃連消痞丸
消痞湯
葶塵丸
胃脘痛門
草豆蔻丸
神聖復氣湯
麻黃豆蔻丸
酒傷病論
葛花解酲湯
枳術丸
半夏枳術丸
橘皮枳術皮
除淡益氣丸
除濕散
升麻黃連丸
上二黃丸
五苓散
瓜蒂散
消渴門
眼耳鼻門
蘭室秘藏 卷中
蘭室秘藏 卷下
方劑索引
 

中醫藥學具有中國特色的生命科學,是科學與人文融合得比較好的學科,在人才培養方面,只要遵循中醫藥學自身發展的規律,只要把中醫理論知識的深厚積淀與臨床經驗的活用有機的結合起來,就能培養出優秀的中醫臨床人才。

近百余年西學東漸,再加上當今市場經濟價值取向的作用,使得一些中醫師診治疾病,常以西藥打頭陣,中藥作陪襯,不論病情是否需要,一概是中藥加西藥。更有甚者不切脈、不辨證,凡遇炎症均以解毒消炎處理,如此失去了中醫理論對診療實踐的指導,則不可能培養出合格的中醫臨床人才。對此,中醫學界許多有識之士頗感憂慮而痛心疾首。中醫中藥人才的培養,從國家社會的需求出發,應該在多種模式多個層面展開。當務之急是創造良好的育人環境。要倡導求真求異,學術民主的學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設立了培育名醫的研修項目,首先是參師襄診,拜名師制訂好讀書計划,因人因材施教,務求實效。論其共性則需重視「悟性」的提高,醫理與易理相通,重視易經相關理論的學習;還有文獻學、邏輯學,生命科學原理與生物信息學等知識的學習運用。「悟性」主要體現在聯系臨床,提高思想思考思辯的能力,破解疑難病例獲取療效。再者是熟讀一本臨證案頭書,研修項目精選的書目可以任選,作為讀經典醫籍研修晉階保底的基本功。第二是診療環境,我建議城市與鄉村、醫院與診所、病房與門診可以兼顧,總以多臨證多研討為主。若參師三五位以上,年診千例以上,必有千乘學問。第三是求真務實,「讀經典做臨床」關鍵在「做」字上苦下功夫,敢於置疑而後倒流下、詮釋進而創新,詮證創新自然寓於繼承之中。

中醫治學當溯本求源,古為今用,繼承是基礎,創新是歸宿,認真繼承中醫經典理論與臨床診療經驗,做到中醫不能丟,進而才是中醫現代化的實施。厚積薄發、厚今薄古為治學常理。所謂勤求古訓、融匯新知,即是運用科學的臨床思維方法,將理論與實踐緊密聯系,以顯著的療效、詮釋、求證前賢的理論,寓繼承之中求創新發展,從理論層面闡發古人前賢之未備,以推進中醫學科的進步。

綜觀古往今來賢哲名醫均是熟諳經典,勤於臨證,發遑古義,創立新說者。通常所言的「學術思想」應是高層次的成就,是鍥而不舍長期堅持「讀經典做臨床」在取得若干鮮活的診療經驗的基礎上,應是學術閃光點凝聚提煉出的精華。筆者以弘揚中醫學學科的學術思想為己任而決不敢言自己有什麽學術思想,因為學術思想一定要具備有創新思維與創新成果,當然是在繼承為基礎上的創新;學術思想必有理論內涵指導臨床實踐,能以提高防治水平;再者學術思想不應是一病一證一方的診治經驗與心得體會。如金元大家劉完素著有《素問玄機原病式》,自述「法之與術,悉出《內經》之玄機」,於刻苦鑽研運氣學說之後,倡「六氣皆從火化」,闡發火勢病證脈治,創立腑腑六氣病機、玄府氣液理論。其學術思想至今仍能指導溫熱、瘟疫的防治。非典型傳染性肺炎(SARS)流行時,運動玄府氣液理論分析證候病機,確立治則治法,遣藥組方獲取療效,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造福群眾。毋庸置疑劉完素是「讀經典做臨床」的楷模,而學習歷史,凡成中醫大家名師者基本如此,即使當今名醫具有卓越學術思想者,亦無例外,因為經典醫籍所提供的科學原理至今仍是維護健康防治疾病的准則,至今仍堡其青春,因此「讀經典做臨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值得指出,培養臨床中堅骨干人才,造就學科領軍人物是當務之急。在需要強化「讀經典做臨床」的同時,以唯物主義史觀學習易經易道易圖,與文、史、邏輯學交叉滲透融合,提高「悟性」指導診療工作。面對新世紀東學西漸是另一股潮流,國外學者研究老聃、孔丘、朱熹、沈括之學,以應對技術高速發展與理論相對滯後的矛盾日趨突出的現狀。譬如老聃是中國宇宙論的開拓者,惠施則注重宇宙中一般事物的觀察。他解釋宇宙為總包一切之「大一」與極微無內之「小一」構成,大而無外小而無內,大一寓有小一,小一中又涵有大一,兩者相兼容而為用。如此見解不僅對中醫學術研究具有指導作用,對宏觀生物學與分子生物學的鏈接,納入到系統復雜科學的領域至關重要。近日有學者撰文討論自我感受的主觀症狀對醫學的貢獻和工程師參照的意義;有學者從分子水平尋求直接調節整體功能的物質,而突破靶細胞的發病機制;有醫生運用助陽化氣,通利小便的方藥能同時改善胃腸症狀治療幽門螺桿菌引起的胃炎,還有醫生使用中成藥治療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運用非線性方法,優化觀察指標,不把增生前列腺的直徑作為惟一的「金」指標,用綜合量表評價療效而獲得認許,這就是中醫的思維,要堅定地走中國人自己的路。

人民衛生出版社為了落實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設立的培育名醫的研修項目,先從研修項目中精選20種古典醫籍予以出版,余下50余種陸續刊行,為我們學習提供了便利條件,只要我們「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就會學有所得、學有所長、學有所進、學有所成。治經典之學要落腳臨床,實實在在去「做」,切忌坐而論道,應端正學風,尊重參師,教學相長,使自己成為中醫界骨干人才。名醫不是自封的,需要同行認可,而社會認可更為重要。讓我們互相勉勵,為中國中醫名醫戰略實施取得實效多做有益的工作。

王永光
2005年7月5日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