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過了四十歲后編定的第一本書,收錄的文章自然也是進入四十歲以來寫的。年齡這東西,實在是世間的造化,沒有人特別在意,但有時卻也屢屢成為有些人拿來立身的資本。就像是排隊,一會兒有人說要照顧老人,於是年輕的統統退下,排到后面;一會兒又說要提拔青年,於是照樣的很多人涌到了前頭。總之,一些人是很懂得年齡的訣竅,總能夠不失時機地把年齡的招牌舉起放下。但大多數人做事都與這些無關。他們的位置不前也不后,夾雜在人流中間,急急地走自己的路。我想我是屬於這樣的人。記得自己曾經是上海最年輕的中文教授,於是,有人想大概是沾了年齡的光,沖到了前頭。其實這是沒有的事。在學校評委的逼視中,從采沒有人問及過年齡,關注較多的,倒是學術方面的問題。我從來不期望生活和學術中會出現奇跡,而只顧着自己做自己的工作。短短的三四年中,竟也積累了一些文字。這些文章全都發表過。但發表時有些被編輯刪節了,我對這些做派向來是不特別在意的,知道編輯有編輯的難處。但有時刪節得讓人難過了,就想到今后不再給這些人稿件了。對自己的文章,我始終懷有一個信念,相信還會有機會集中在一起出版。現在這個機會采了,能夠讓那些失落的文字重新回到原來的位置,發出自己的聲音,我想這是一件很讓我開心的事。不知山東文藝出版社和吳義勤君怎麼會關注到我的。我在出書方面,與山東有些緣分。第一本評論集《月光下的追憶》是在山東友誼出版社出的,收入陳思和教授編的「逼近世紀末叢書」。現在這一本評論集又在山東出版了,那引起的觸動是不是有點類似於那位見到了一棵棗樹后,又見到了一棵棗樹的先生於寂寞中有了一點不甘寂寞的快意?但靜夜中這一切又是多麼的無聊啊。回過神來想想,還是再努力寫新書吧,這是自己的工作。是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