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為三大部分共六章,分別論述了西方文學史上悲劇、小說和哀悼劇所代表的三種救贖思想及其背後的思想轉型。這里悲劇、小說和哀悼居並非簡單地指現代文體意義上的划分,而是指涉三種文學形式所代表的看待人與世界之間關系的三種思想觀念,因此,目的是在對藝術史的哲學考察中闡釋本雅明的立場。具體說來,第一部分分析了希臘悲劇及古典悲劇詩學中對人與神和解平平衡的高超技藝的分析,以及當這種技藝失效之後,現代悲劇哲學試圖重返這種和解的努力的失敗,從而徹底否定了神與人在塵世之內重新和解的可能性;第二部分分析了小說對史詩的傳承與斷裂關系,以及用小說來進行救贖努力的失敗,並以此否定了走向重新和解的另一個極端——徹底地逃離與遺忘神的可能性;第三部分則分析了本雅明從被誤解和淹沒了數個世紀的巴洛克哀悼劇中所發現的第三種可能性,即如何能悖論性地在放棄與神的和解,重新確立法塵世價值中與神達成新的和解,確立與傳統古代既斷裂又相關的新的現代。
政治哲學是一種超學科的學問。它的論題范圍既涉及道德、滲透者發,宗教,習俗以致杜群、民族、國家及其經濟分配方式,雙涉及性別,友誼,婚姻,家庭,養育,教育以至文學藝術等表現方式,因此政治哲學具有不受現代學術分工所牢穩定性的特性。說到底,政治哲學是一個政治苟同體之自我認識和自我反思的集中的表達,置身於十二一世界開端的中國學人正在萌發一種新的文化自覺,這必將道德體現為政治哲學的叩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