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現代性問題的研究可謂大有成為「顯學」的勢頭。
現代性問題成為知識界的前沿課題之一,其實有其深刻的社會、歷史和文化原因。從本土情境來說,隨著中國現代化進程的加快,當下的諸多問題不斷向我們提出新的挑戰,要求我們對社會文化的急速發展和深刻變遷作出理論上的回應。同時,歷史地看,中國傳統文化本身的研究,傳統文化的現代轉型,近代以來中國文化發展的困境及其反思,五四新文化運動考量,甚至白話文新詩的再評價,等等,如此多的問題相互纏繞,彼此糾結,這就要求研究者必須尋找一個宏觀的視野來加以審視。
從外部境況來看,現代化和全球化把不同地區、民族國家及其經濟、文化帶入了一個「大旋渦」之中(伯曼語)。近幾十年來,現代性問題一直是西方學界的熱門話題,各種學派觀點紛爭不斷,學派著述林林總總。現代性問題的討論可以說跨越了學科邊界,涉及自文藝復興以來,西方社會、歷史和文化的各個層面。
正是在這樣一種語境下,現代性的「地平線」出現了。有些人認為,現代性並不新鮮,不過是種常見的更換概念的做法而已。這種說法顯然過於簡單化了。在我看來,現代性不僅是一個觀察和思考問題的角度,同時也是一種進入問題情境的必要的問題意識。就像一個觀察事物的透鏡一樣,當我們從現代性的透鏡來考察事物時,便會發現其他透鏡所看不到的東西。這恰恰是現代性研究的獨特魅力所在!
顯而易見,現代性作為一個總體性概念是包羅萬象的,所以對現代性的理解紛繁駁雜。英國社會學家霍爾認為,現代性乃是一個復雜的交互作用的進程,至少可以區分出現代性的四個主要層面:政治現代性(民族國家與世俗統治,主權與合法化觀念等);經濟現代性(貨幣化的交換經濟,大規模商品生產與消費等);社會現代性(勞動與性別的社會分工,夫權制等);文化現代性(世俗的物質文化取代宗教,個人的理性的和工具性的沖動,知識進步與歸屬感的形成等)。這種看法在提醒我們,現代性涉及現代社會的許多方面有必要深入到現代性的具體層面上去加以考察。本書的焦點集中在文化現代性上,尤其是聚集於審視現代性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