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旨在全方位展示美國貿易救濟制度,並以此為基礎,全景式反映近年來中美雙方在「反傾銷」、「保障措施」、「337條款」、「非市場經濟地位」等領域的經典貿易摩擦案例,總結國內企業應對中美貿易摩擦的經驗教訓以及「攻克」美國貿易救濟制度的策略技巧和操作程序。對此,理性面對和合理正視中美貿易摩擦,要在思想上正視,在戰略上重視,在戰術上藐視,做到「冷靜觀察、沉著應對、眾志成城、知己知彼、據理力爭、勇於抗辯、穩住陣腳,為我所用」。
中美貿易關系並不完全是一個經濟問題,其中還摻雜著深層的政治因素。作為全球兩大最重要的貿易體,在貿易中發生摩擦是一種正常現象。理性面對和合理正視中美貿易摩擦,要在思想上正視,在戰略上重視,在戰術上藐視,做到「冷靜觀察、沉著應對、眾志成城、知己知彼、據理力爭、勇於抗辯、穩住陣腳,為我所用」。貿易摩擦並不可怕,成敗輸贏亦屬正常。關鍵在於我們能否辯證地、科學地和理性地看待和把握,並運用國際規則有理、有利、有節和有力地加以應對,以爭取貿易爭端中的主動。
目錄
第一章 中美貿易發展總體分析
第一節 美國對外貿易發展的特點
第二節 中美貿易發展的特點
第三節 中美貿易發展的影響因素
第四節 中美貿易關系最新進展評述
第五節 布什連任與中美貿易未來走向
第二章 中美貿易摩擦現狀分析
第一節 中美貿易摩擦的歷程
第二節 中美貿易摩擦的新特點
第三節 中美貿易摩擦的根源
第四節 中美貿易摩擦的效應分析
第五節 正確認識和看待中美貿易摩擦
第三章 美國反傾銷法律制度
第一節 美國反傾銷法律制度——實體規則
第二節 美國反傾銷法律制度——程序規則
第三節 美國反傾銷法律制度特點
第四章 中美反傾銷貿易摩擦
第一節 中美反傾銷貿易摩擦現狀
第二節 中國企業應對美國反傾銷的技巧——經營策略
第三節 中國企業應對美國反傾銷的技巧——應訴策略
第四節 經典案例分析與啟示
第五章 中美「非市場經濟地位」貿易摩擦
第一節 中美「非市場經濟地位」問題淵源
第二節 美國反傾銷法關於「非市場經濟國家」的規定
第三節 《中國入世議定書》中關於「非市場經濟地位」規定
第四節 中國應對「非市場經濟地位」策略分析
第五節 經典案例分析與啟示
第六章 中美保障措施貿易摩擦
第一節 美國全球保障措施法律制度(第201~204節)
第二節 美對華特定產品過渡性保障措施法律制度(第421節)
第三節 美國對華紡織品實施特別保障措施法律制度
第四節 美國保障措施法律制度特點
第五節 美國對外發起保障措施案件概述
第六節 經典案例分析與啟示
第七章 中美「337條款」貿易摩擦
第一節 美國「337條款」法律制度簡介
第二節 美國「337條款」調查程序
第三節 美國「337條款」的特點與評析
第四節 中美「337條款」貿易摩擦現狀
第五節 中國企業應對「337條款」策略分析
第六節 經典案例分析與啟示
第八章 WTO爭端解決機制與中美貿易摩擦
第一節 WTO爭端解決機制簡介
第二節 WTO爭端解決機制的特點評述
第三節 利用WTO爭端解決機制化解中美貿易摩擦的策略分析
第四節 經典案例分析與啟示:委內瑞拉與美國「汽車標准」爭端案
後記
主要參考文獻
第一節 美國對外貿易發展的特點
第二節 中美貿易發展的特點
第三節 中美貿易發展的影響因素
第四節 中美貿易關系最新進展評述
第五節 布什連任與中美貿易未來走向
第二章 中美貿易摩擦現狀分析
第一節 中美貿易摩擦的歷程
第二節 中美貿易摩擦的新特點
第三節 中美貿易摩擦的根源
第四節 中美貿易摩擦的效應分析
第五節 正確認識和看待中美貿易摩擦
第三章 美國反傾銷法律制度
第一節 美國反傾銷法律制度——實體規則
第二節 美國反傾銷法律制度——程序規則
第三節 美國反傾銷法律制度特點
第四章 中美反傾銷貿易摩擦
第一節 中美反傾銷貿易摩擦現狀
第二節 中國企業應對美國反傾銷的技巧——經營策略
第三節 中國企業應對美國反傾銷的技巧——應訴策略
第四節 經典案例分析與啟示
第五章 中美「非市場經濟地位」貿易摩擦
第一節 中美「非市場經濟地位」問題淵源
第二節 美國反傾銷法關於「非市場經濟國家」的規定
第三節 《中國入世議定書》中關於「非市場經濟地位」規定
第四節 中國應對「非市場經濟地位」策略分析
第五節 經典案例分析與啟示
第六章 中美保障措施貿易摩擦
第一節 美國全球保障措施法律制度(第201~204節)
第二節 美對華特定產品過渡性保障措施法律制度(第421節)
第三節 美國對華紡織品實施特別保障措施法律制度
第四節 美國保障措施法律制度特點
第五節 美國對外發起保障措施案件概述
第六節 經典案例分析與啟示
第七章 中美「337條款」貿易摩擦
第一節 美國「337條款」法律制度簡介
第二節 美國「337條款」調查程序
第三節 美國「337條款」的特點與評析
第四節 中美「337條款」貿易摩擦現狀
第五節 中國企業應對「337條款」策略分析
第六節 經典案例分析與啟示
第八章 WTO爭端解決機制與中美貿易摩擦
第一節 WTO爭端解決機制簡介
第二節 WTO爭端解決機制的特點評述
第三節 利用WTO爭端解決機制化解中美貿易摩擦的策略分析
第四節 經典案例分析與啟示:委內瑞拉與美國「汽車標准」爭端案
後記
主要參考文獻
序
自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年來,隨着我國對外貿易的高速增長,中外貿易摩擦越來越多,目前已經進入貿易摩擦的高發期。據統計,自1979年至2005年3月,共有36個國家和地區發起了694起針對或涉及中國產品的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及特保措施調查案件,其中反傾銷案件620起,其他案件74起,涉及4000多種商品,影響了中國近200億美元的出口貿易。僅在2004年就有16個國家和地區對中國發起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及特保調查59起,涉案金額共13億美元。非常不合理的是,盡管我國目前的貨物貿易出口占世界貨物貿易出口總額的比重很低,2004年也只有6.5%,但遭受國外貿易壁壘和貿易摩擦的頻率大大高於一般國家。例如,長期以來,我國一直是世界上遭受反傾銷最多的國家,與我國占世界出口總額的比重非常不相稱。據世貿組織統計,1995~2004年,中國遭受其他世貿組織成員反傾銷立案次數為411起,占世貿組織成員反傾銷總量的15.6%,其中2004年高達22.8%;遭受最終反傾銷措施297起,占世貿組織成員反傾銷總量的17.9%,其中2004年高達28.4%。
中外貿易摩擦之所以愈演愈烈,根本的原因在於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存在。盡管當代世界各國貿易政策的總趨勢是貿易自由化,但是貿易保護主義依然存在,而且還花樣翻新,采取者如設置技術性貿易壁壘、濫用反傾銷措施和保障措施等手段,引發相應的國際貿易摩擦。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我國自身在經濟結構、體制和政策方面存在的問題也容易誘發貿易摩擦。近年來我國出口超高速增長,不可避免地要給一些國家的市場在短時間內形成沖擊,這些國家於是便采取反傾銷、保障措施等國際規則許可的手段來限制中國的出口,從而引發貿易摩擦。同時,我國出口產品大多是勞動密集型產品,生產技術水平要求不高,進入的門檻很低,往往是一個企業開辟了某一國際市場,眾多企業便競相進入,可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導致出口秩序混亂。由於一些出口產品生產企業很少甚至不支付社會成本和環境成本,一味壓低工人工資和福利,使部分產品銷售價格低於社會實際平均生產成本,很容易招致國外對我反傾銷。另外,由於目前我國仍然處於經濟轉軌過程之中,還未形成完善的市場經濟和開放經濟體制,政府和企業的關系沒有完全理順,企業不熟悉國際規則、知識產權觀念比較淡薄,這些因素都容易引起貿易摩擦。
根據國際經驗,一個國家和地區在經濟快速增長和出口迅速增加的過程中,貿易摩擦是不可避免的。例如,在日本、韓國和我國台灣省經濟崛起的過程中,所遭遇的貿易摩擦與經濟崛起前相比,都呈現大幅度增加的趨勢。以日美貿易摩擦為例,從最初的紡織品和服裝貿易摩擦開始,在鋼鐵、彩電、機床、汽車、半導體、農產品和日元匯率等領域發生了非常頻繁的爭端和摩擦。其中,紡織品和服裝的貿易戰從20世紀60年代初打到90年代初;鋼鐵貿易戰從60年代中期打到現在;彩電貿易戰從60年代后期打到80年代初期;機床貿易戰從70年代后期打到90年代初期;汽車貿易戰從80年代初期打到90年代中期;半導體貿易戰從80年代中期打到90年代中期。近年來逐步增加的中外經濟摩擦,也是我國經濟迅速崛起和對外開放不斷擴大中難以避免的現象。因此,我們應以平常心來看待中外貿易摩擦,同時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加以應對。今后,隨着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參與經濟全球化程度的不斷提高,所遭遇的貿易磨擦很可能會繼續增加。
既然中外貿易摩擦發生的原因錯綜復雜,那麼應對貿易摩擦也需要多管齊下。化解中外貿易摩擦應該「從我做起」,通過經濟發展戰略、體制和政策的調整,消除引發中外經濟摩擦的自身因素。首先要轉變觀念,摒棄「出口至上」戰略,在保持一定出口增長速度的同時,重視進口和拓展國內市場,避免出口的過度增長。在經濟體制和政策方面,應該按照規范的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徹底轉變政府職能,盡快完成國有企業改革,深化價格和市場改革,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提高國內經濟規則的國際化程度,以消除可能誘發貿易摩擦的體制和政策因素,並結合多邊和雙邊談判,盡快獲得他國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認可,擺脫在反傾銷等貿易摩擦中的被動局面。
同時,我們還要通過積極參與國際經濟規則的制定與完善,推進世界貿易自由化。目前的當務之急是積極參與正在進行的多哈回合談判。在多哈回合等多邊和雙邊談判中,尤其是要關注與中國利益攸關的領域,如紡織品和服裝協議的充分實施、反傾銷規則的完善等。特別需要指出的是,要通過談判早日完善有關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法律規則。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法律文件中的反傾銷、特殊保障措施等條款,存在嚴重「安全漏洞」,導致其他世貿組織成員對中國濫用貿易限制措施和加劇中外貿易摩擦。為盡可能減少世貿組織成員對這些條款的濫用,中國應該敦促這些成員嚴格遵守有關紀律。同時要與有關成員談判,爭取縮短有關條款的適用期。
此外,要充分利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構築中外貿易摩擦「最后的防線」。實踐證明,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可以公正地解決各國之間的貿易爭端,特別是可以充分保護發展中國家的正當權益。例如,在世貿組織已經作出的裁決中,發展中國家申訴發達國家案件的勝訴率高達100%。正因為如此,印度、巴西等廣大發展中成員都在積極地利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但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后,對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的利用明顯重視不夠,向世貿組織申訴的貿易爭端僅有一起(即2002年美國鋼鐵保障措施案)。今后,我們應該提高對於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重要性的認識,積極利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來緩解日益嚴重的中外貿易摩擦。
企業是經濟活動的主體,面對日益頻繁的貿易摩擦,國內企業應該高度重視,在日常經營活動中健全制度,規范行為,尤其是要完善財務管理制度、實行國際經濟、技術和環境標准,切實保護知識產權,盡可能避免陷入國際經濟摩擦。一旦遭遇摩擦,就要積極應對,有效化解。根據國際經驗,作為一個行業所有企業的合作組織,行業協會是代表本行業企業應對國際經濟摩擦的最佳「角色」。但令人遺憾的是,目前中國的行業協會體制由於改革嚴重滯后而無法充分有效地發揮作用。我們應該根據市場經濟和開放經濟的要求,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盡早地對行業協會體制進行徹底的改革。
為了幫助國內企業與有關部門更加積極有效地應對貿易摩擦,中國世貿組織研究會與深圳市世貿組織事務中心聯合組織編寫了《貿易摩擦應對叢書》。該叢書由以下4部著作構成:《反傾銷摩擦》、《中美貿易摩擦》、《中歐貿易摩擦》和《深圳企業應對國外反傾銷案例精選》。這些著作既有對中外貿易摩擦重點領域的分析,又有對中外貿易摩擦主要對象的探討。各書自成體系,而又有共性,旨在立足中國企業和政府部門應對中外貿易摩擦實踐的需要,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為企業和政府應對貿易摩擦提供了有益的對策。
中國世貿組織研究會
深圳市世貿組織事務中心
2005年6月6日
中外貿易摩擦之所以愈演愈烈,根本的原因在於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存在。盡管當代世界各國貿易政策的總趨勢是貿易自由化,但是貿易保護主義依然存在,而且還花樣翻新,采取者如設置技術性貿易壁壘、濫用反傾銷措施和保障措施等手段,引發相應的國際貿易摩擦。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我國自身在經濟結構、體制和政策方面存在的問題也容易誘發貿易摩擦。近年來我國出口超高速增長,不可避免地要給一些國家的市場在短時間內形成沖擊,這些國家於是便采取反傾銷、保障措施等國際規則許可的手段來限制中國的出口,從而引發貿易摩擦。同時,我國出口產品大多是勞動密集型產品,生產技術水平要求不高,進入的門檻很低,往往是一個企業開辟了某一國際市場,眾多企業便競相進入,可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導致出口秩序混亂。由於一些出口產品生產企業很少甚至不支付社會成本和環境成本,一味壓低工人工資和福利,使部分產品銷售價格低於社會實際平均生產成本,很容易招致國外對我反傾銷。另外,由於目前我國仍然處於經濟轉軌過程之中,還未形成完善的市場經濟和開放經濟體制,政府和企業的關系沒有完全理順,企業不熟悉國際規則、知識產權觀念比較淡薄,這些因素都容易引起貿易摩擦。
根據國際經驗,一個國家和地區在經濟快速增長和出口迅速增加的過程中,貿易摩擦是不可避免的。例如,在日本、韓國和我國台灣省經濟崛起的過程中,所遭遇的貿易摩擦與經濟崛起前相比,都呈現大幅度增加的趨勢。以日美貿易摩擦為例,從最初的紡織品和服裝貿易摩擦開始,在鋼鐵、彩電、機床、汽車、半導體、農產品和日元匯率等領域發生了非常頻繁的爭端和摩擦。其中,紡織品和服裝的貿易戰從20世紀60年代初打到90年代初;鋼鐵貿易戰從60年代中期打到現在;彩電貿易戰從60年代后期打到80年代初期;機床貿易戰從70年代后期打到90年代初期;汽車貿易戰從80年代初期打到90年代中期;半導體貿易戰從80年代中期打到90年代中期。近年來逐步增加的中外經濟摩擦,也是我國經濟迅速崛起和對外開放不斷擴大中難以避免的現象。因此,我們應以平常心來看待中外貿易摩擦,同時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加以應對。今后,隨着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參與經濟全球化程度的不斷提高,所遭遇的貿易磨擦很可能會繼續增加。
既然中外貿易摩擦發生的原因錯綜復雜,那麼應對貿易摩擦也需要多管齊下。化解中外貿易摩擦應該「從我做起」,通過經濟發展戰略、體制和政策的調整,消除引發中外經濟摩擦的自身因素。首先要轉變觀念,摒棄「出口至上」戰略,在保持一定出口增長速度的同時,重視進口和拓展國內市場,避免出口的過度增長。在經濟體制和政策方面,應該按照規范的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徹底轉變政府職能,盡快完成國有企業改革,深化價格和市場改革,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提高國內經濟規則的國際化程度,以消除可能誘發貿易摩擦的體制和政策因素,並結合多邊和雙邊談判,盡快獲得他國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認可,擺脫在反傾銷等貿易摩擦中的被動局面。
同時,我們還要通過積極參與國際經濟規則的制定與完善,推進世界貿易自由化。目前的當務之急是積極參與正在進行的多哈回合談判。在多哈回合等多邊和雙邊談判中,尤其是要關注與中國利益攸關的領域,如紡織品和服裝協議的充分實施、反傾銷規則的完善等。特別需要指出的是,要通過談判早日完善有關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法律規則。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法律文件中的反傾銷、特殊保障措施等條款,存在嚴重「安全漏洞」,導致其他世貿組織成員對中國濫用貿易限制措施和加劇中外貿易摩擦。為盡可能減少世貿組織成員對這些條款的濫用,中國應該敦促這些成員嚴格遵守有關紀律。同時要與有關成員談判,爭取縮短有關條款的適用期。
此外,要充分利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構築中外貿易摩擦「最后的防線」。實踐證明,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可以公正地解決各國之間的貿易爭端,特別是可以充分保護發展中國家的正當權益。例如,在世貿組織已經作出的裁決中,發展中國家申訴發達國家案件的勝訴率高達100%。正因為如此,印度、巴西等廣大發展中成員都在積極地利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但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后,對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的利用明顯重視不夠,向世貿組織申訴的貿易爭端僅有一起(即2002年美國鋼鐵保障措施案)。今后,我們應該提高對於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重要性的認識,積極利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來緩解日益嚴重的中外貿易摩擦。
企業是經濟活動的主體,面對日益頻繁的貿易摩擦,國內企業應該高度重視,在日常經營活動中健全制度,規范行為,尤其是要完善財務管理制度、實行國際經濟、技術和環境標准,切實保護知識產權,盡可能避免陷入國際經濟摩擦。一旦遭遇摩擦,就要積極應對,有效化解。根據國際經驗,作為一個行業所有企業的合作組織,行業協會是代表本行業企業應對國際經濟摩擦的最佳「角色」。但令人遺憾的是,目前中國的行業協會體制由於改革嚴重滯后而無法充分有效地發揮作用。我們應該根據市場經濟和開放經濟的要求,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盡早地對行業協會體制進行徹底的改革。
為了幫助國內企業與有關部門更加積極有效地應對貿易摩擦,中國世貿組織研究會與深圳市世貿組織事務中心聯合組織編寫了《貿易摩擦應對叢書》。該叢書由以下4部著作構成:《反傾銷摩擦》、《中美貿易摩擦》、《中歐貿易摩擦》和《深圳企業應對國外反傾銷案例精選》。這些著作既有對中外貿易摩擦重點領域的分析,又有對中外貿易摩擦主要對象的探討。各書自成體系,而又有共性,旨在立足中國企業和政府部門應對中外貿易摩擦實踐的需要,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為企業和政府應對貿易摩擦提供了有益的對策。
中國世貿組織研究會
深圳市世貿組織事務中心
2005年6月6日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