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學名臣:劉宗周傳

儒學名臣:劉宗周傳
定價:150
NT $ 131
  • 作者:陳永革
  •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5-07-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213030833
  • ISBN13:9787213030833
  • 裝訂:351頁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劉宗周,既是一名儒學名臣,同時也是明代最后一個純粹的儒學派系——蕺山學派的創始者,被人稱為「明季二大儒」之一、「理學的殿軍」、是宋明理學「最后的大師」、「中國17世紀最具原創性的思想家之一」。本書全景式地展現了這位儒學名臣的人生畫卷。

陳永革,1966年10月生,浙江永康人。南京大學哲學博士,師從賴永海教授,專攻近世中國佛教思想,兼及區域思想文化研究。現為浙江省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主要著作有《晚明佛學的復興與困境》(200l年)、《佛教弘化的現代轉型:民國浙江佛教研究(1912-1949)》(2003年)、《人間潮音——太虛大師傳》(2003年)等。在各類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
 

目錄

第一章 寒門有子初長成
遺腹稱孤
求學應試
拜師問道
第二章 亮節清修希賢聖
萬歷黨爭
授徒講學
一歲三遷
京兆府尹「劉順天」
證人之會
社學重光
第三章 宋明儒學之論衡
推尊濂溪之學
對朱子學的再理解
即氣言性與即心言性
性情之辨
存發一機、中和一性
靜存之外無動察
慎習與慎獨
第四章 慎獨立極之學
以《中庸》為理據的「獨體論」
獨體即天命之性
以《大學》為理據的慎獨之學
心性歸宗於慎獨
第五章 誠意知本之學
誠意「一本論」
攝知歸意
意念之辨
「四句教」辨
良知之辨
儒佛之辨
第六章 證人成聖之學
《人譜》之作的緣起背景
《人譜》的內容與結構
《人譜》的地位及其效應
第七章 孤忠耿耿
草莽孤臣
「決此一朝死,了我平生事」
孤忠耿耿
結語
儒學名臣
蕺山學派
「浙學淵源」
劉宗周大事年表
參考文獻
 

劉宗周,字起東,山陰人。父坡,為諸生。母章氏妊五月而坡亡。既生宗周,家酷貧,攜之育外家。後以宗周大父老疾,歸事之,析薪汲水,持藥糜。然體孱甚,母嘗憂念之不置,遂成疾。又以貧故,忍而不治。萬歷二十九年,宗周成進士,母卒於家。宗周奔喪,為堊室中門外,日哭泣其中。服闋,選行人,請養大父母。遭喪,居七年始赴補。母以節聞於朝。

時有昆黨、宣黨與東林為難。宗周上言:「東林,顧憲成講學處。高攀龍、劉永澄、姜士昌、劉元珍,皆賢人。於玉立、丁元薦,較然不欺其志,有國士風。諸臣摘流品可也,爭意見不可;攻東林可也,黨昆、宣不可。」黨人大嘩,宗周乃請告歸。

天啟元年,起儀制主事。疏言:「魏進忠導皇上馳射戲劇,奉聖夫人出入自由。一舉逐諫臣三人,罰一人,皆出中旨,勢將指鹿為馬,生殺予奪,制國家大命。今東西方用兵,奈何以天下委閹豎乎?」進忠者魏忠賢也,大怒,停宗周俸半年。尋以國法未伸請戮崔文升以正弒君之罪,戮盧受以正交私之罪,戮楊鎬、李如楨、李維翰、鄭之范以正喪師失地之罪,戮高出、胡嘉棟、康應乾、牛維曜、劉國縞、傅國以正棄城逃潰之罪;急起李三才為兵部尚書,錄用清議名賢丁元薦、李朴等,諍臣楊漣、劉重慶等,以作仗節徇義之氣。帝切責之。累遷光祿丞、尚寶、太仆少卿,移疾歸。四年,起右通政,至則忠賢逐東林且盡,宗周復固辭。忠賢責以矯情厭世,削其籍。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