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學叢書》,為近代琴家楊宗稷編輯。
楊宗稷(一八六五~一九三三年),字時百,湖南寧遠人。二十歲開始學習古琴。一九一七年後,專門從事古琴教學和琴學理論研究,自號[九疑山人]稱自己的居室為[半百琴齋],並創辦[九疑琴社]。一九二二年春,受聘到北京大學教授古琴,一九三三年病逝。他是當時公認的琴學宗師,一生著述頗豐,後人合刊為《琴學叢書》。
《琴學叢書》包括《琴粹》、《琴話》、《琴余漫錄》、《琴學隨筆》、《琴學問答》和《琴境》等共四十三卷,於一九一年至一九三一年陸續出版。收錄資料頗多。在《琴話》、
《琴粹》部分提出[以琴傳聲,如鏡臨物然]。他承認民間曲調對琴曲起到豐富發展的作用,認為一意追摹古調則[難為聽者]。書中收錄琴曲三十二首,附有工尺譜。對《碣石調幽蘭》、《廣陵散》等久已絕響的傳統名曲也作了點拍的嘗試。楊宗稷被稱為[民國古琴第一人]。
序
古琴是中華文化中頗具魅力的藝術形式,與書法、繪畫、圍棋並為文人雅士必備之藝,在中國古代文明歷程中綿延不息。
古琴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遠古時期,便出現在祭祀或盛典上,成為諸侯、貴族的專崇。春秋戰國之後,古琴逐漸在民間流傳,被文人雅士推崇。《高山》《流水》《陽春》《白雪》《雉朝飛》等名曲就在此時成為千古絕唱流芳於世,古琴也從此成為一門高雅的藝術表現形式。至唐代曹柔將以文字形式詳盡記錄弘序徽位和演奏指法的『文字譜』,改變為『減字譜』記錄琴譜,即按相應的規律將漢字折分組合,形成自成體系的樂譜符號。對琴譜的傳承和專業化發展,起到了不可磨滅的積極作用。明清以降,大規模琴譜整理和研究的深入,推動『琴學』形成。並因地域文化的景響以及師承之異、傳譜之差,古琴逐漸形成了風格各異的不同流派,如虞山派、廣陵派、金陵派、松山派、紹興派、諸城派、嶺南派、中州派、梅庵派等,在中國古代藝苑中爭芳斗艷,各顯異彩。
古琴藝術的發展歷程,顯示出華夏先賢以樂明志、以樂喻情的高雅情懷。古琴不僅僅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更展現了中國古代精神文化。在這門博大精深的藝術中,蘊涵了道家的『清靜無為』,儒家的『中正平和』,釋家的『寧靜致遠』。二○○三年中國古琴藝術被聊合國教科文組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正體現出古琴藝術的顯著魅力。
中國從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譜共有一百五十余部,琴曲三千余首,但現在能演奏的不足百首。現存琴譜主要出自明清時期,這些琴譜具有權高的資料價值,為人們了解和研究古代琴學、依譜習琴及演奏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資料。
┅┅
古琴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遠古時期,便出現在祭祀或盛典上,成為諸侯、貴族的專崇。春秋戰國之後,古琴逐漸在民間流傳,被文人雅士推崇。《高山》《流水》《陽春》《白雪》《雉朝飛》等名曲就在此時成為千古絕唱流芳於世,古琴也從此成為一門高雅的藝術表現形式。至唐代曹柔將以文字形式詳盡記錄弘序徽位和演奏指法的『文字譜』,改變為『減字譜』記錄琴譜,即按相應的規律將漢字折分組合,形成自成體系的樂譜符號。對琴譜的傳承和專業化發展,起到了不可磨滅的積極作用。明清以降,大規模琴譜整理和研究的深入,推動『琴學』形成。並因地域文化的景響以及師承之異、傳譜之差,古琴逐漸形成了風格各異的不同流派,如虞山派、廣陵派、金陵派、松山派、紹興派、諸城派、嶺南派、中州派、梅庵派等,在中國古代藝苑中爭芳斗艷,各顯異彩。
古琴藝術的發展歷程,顯示出華夏先賢以樂明志、以樂喻情的高雅情懷。古琴不僅僅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更展現了中國古代精神文化。在這門博大精深的藝術中,蘊涵了道家的『清靜無為』,儒家的『中正平和』,釋家的『寧靜致遠』。二○○三年中國古琴藝術被聊合國教科文組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正體現出古琴藝術的顯著魅力。
中國從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譜共有一百五十余部,琴曲三千余首,但現在能演奏的不足百首。現存琴譜主要出自明清時期,這些琴譜具有權高的資料價值,為人們了解和研究古代琴學、依譜習琴及演奏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資料。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3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