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思想經典不受時間的限制,甚至歷久彌堅。這里之所以選亨廷頓1981年出版的這本《失衡的承諾》,倒不僅在於這本書至今仍然是美國大學政治學和政治哲學的經典教科書,更在於20多年來美國政治的發展進一步驗證和強化了該書所闡述的基本觀點。美國政治體制存在高度的理想主義與多樣化的、沖突的現實之間的失衡,與英國、法國、德國等相當有機性的西方社會相比,作為移民國家的美國的社會構成是紛繁復雜的,美國人甚至不為自己的民族性、自然資源和文化而感到自豪,但整合美國人、造就其自身特點的正是其政治性,是基於個人主義、自由主義、憲政契約民主的政治理念,他們為此奮斗不息。這一特點可以說明美國自獨立戰爭以來的許多政治抗爭和現實的政治行為。正如作者所深刻指出的:「美國人如果不信奉美國信念就不成其為自己,如果信奉美國信念就必定反對自己。美國人愈是投身於自己民族的政治信念,就愈發對自己的政治體制充滿敵視、憤世嫉俗。這種理想與體制的裂痕,導致美國政府的合法性與美國政治理想的信奉相反相成。」作者深刻地揭示了美國歷史上發生的多個信念激情期如何促進了其體制的變革,但其思想訴求卻不是標新立異,而是維護古典的自由、個人權利和限制政府權力的傳統價值。周期性的政治地震並未引發針對自己人的革命,而是促成了社會的不斷改良,讓不同的社會力量輪番登場,不斷地克服社會弊端(盡管新問題也不斷產生),從而避免了重大的階級斗爭和政治革命。事實上,我們從今天美國的內外政策和社會變遷中仍然可以看到這種理想與體制的裂痕,以及為消弭裂痕而作出的艱巨努力。同時,本書所揭示的分析方法和國際比較的視角無疑為我們理解和研究各國的政治文化、經濟社會和思想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