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語言學是一門獨立的交叉學科,分廣義、狹義兩種。狹義的應用語言學研究語言教學。中國一般取廣義的,也有取狹義的。我們取廣義的,包括語言應用的各個方面,范圍是開放的,具體包括四大部分:一是語言教學,主要研究第二語言教學或外語教學;二是語言規划,主要研究語言地位問題和語言文字規范化、標准化;三是廣義的社會語言學,研究語言同社會的關系和語言的社會應用;四是語言本體和本體語言學同現代科技的關系,例如語言信息處理和計算語言學。應用語言學是語言本體和本體語言學同相關學科發生關系的學科。作為交叉學科,它和本體語言學具有交融性。如,語法學談語法結構屬於本體研究,而談語法運用就跨界了,談語法規范基本上屬於應用語言學了。應用語言學既注重語言應用規律和基礎理論的研究,更著眼於語言的實際應用研究;既注重思辨性的探討,更立足於自然觀察、社會調查和科學實驗。
語體產生發展的歷史非常悠久,可以上溯到人類早期文明時期。但作為現代語言學意義上的漢語語體研究,卻不過短短的半個世紀的時間。我國語體學的探索和研究是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的,到了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才有所發展。
我國語體學的探索和研究是從語言學領域的學科建設和教學改革中起步的。20多年來,出現了一批著作和論文,部分高校在研究生和本科高年級中開設了語體學的課程,這為語體研究打下了初步的基礎,成為語體學進一步探索和研究的立足點和支撐點。當然,目前的研究現狀與真正建立起一門獨立的學科和實現語體學研究的最終目標相比,還有著不小的距離。這里還有學科的基礎需要我們去進一步夯實;還有不少體系的框架和藍圖需要我們去構建和描畫;還有不少理論上的高峰和大海需要我們去攀援、去飛越,難度是很大很大的。但我們相信,只要鍥而不舍,咬住不放,始終不渝,堅持不懈,積以時日,是必定會達到目的的。
我們深知,漢語語體學建設的道路還相當漫長修遠,需要我們不斷地學習、研討,去克服許多困難和挫折,既要有持久作戰的毅力,又要有團隊攻堅的決心。我們清楚地知道這本教材的出版,其實只是我們攀援和遠航中一個新的開始,新的起點,更為艱難的征程,正在等著我們!